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欲界之迷惘》


    在我們生存的欲界,最令人嚮往的,莫如健康、金錢財富及欲望的滿足,前一為人生之優先理想,擁金錢財富是後天灌輸的觀念,欲望分物欲與色欲,唯色欲是俱生而來!

    色欲俱生而有,接近動物性的衝動,它的終極目的與其他所有欲界天的動物一樣,都是為了繁衍下一代。然而,人類社會不斷進化,曾經歷一妻多夫的群居生活,亦曾有一夫擁三妻四妾的年代,當今此地維繫社會規律,奉行西方一夫一妻的制度。

    一夫一妻制是後天所附加於性關係的價值觀,然理論上說,當代的教育及主流思想亦明確顯示此為大眾認可及應遵行的制度。是否先天性的慾欲饑渴由此可得到完滿釋放呢?那則因人而異。

    首先要說明的是,因為慾欲是先天動物性的原始衝動,所以無論任何人士,貧富貴賤也好,社會階級高低亦無別,一旦頭腦啟動了慾欲衝動的門,可以是完全不講求理智及邏輯,甚至不顧一切後果,那股無形力量好像遮蔽了所有身心的門窗,只能望見慾欲之火。第二點是在這個欲界天,雌性動物的天賦是以生育為繁衍目的,雄性俱生品賦是以找尋多個交配對象以顯乾威,是以現代的婚姻制度,只能在後天教育及倫理觀念上,使人的表面行為能達至共同的規範。

    由此可知,欲界天的眾生,雖然受某時某地的制約所規限,但腦海所潛藏的慾欲勢力,卻是遠久以來所儲存及薰習的結,埋伏在潛意識中蠢蠢欲動,一旦遇緣即躍躍欲試,此欲界天的迷惘,由於長遠執六觸入處為實存實有的對象,內在的問題根深蒂固,愈是薰習煩惱的勢力愈增強,千絲萬縷,十分複雜難解,唯一的方法,是以拆解因緣法及念念不忘四念住的修法,而且平日需以正念經常覺察自己的心,時刻無間地修習。對於陷入慾欲而不能自拔的人,在公眾譴責之餘,寄以無限同情和悲憫。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以過程為目標》


        看幼兒啜飲奶的情形,和幼豬、幼犬及其他各類幼小的動物一樣,他們用盡最大的努力,拼命地填飽肚子則滿足了飢渴的欲望,如此就是唯一的目標。盛宴佳餚當前,食客們肚中有數,心中想著的,就是把檯上的珍饈百味嚐光;更待美酒端來,一飲而盡再過三巡,目的還不是乾了杯中物!

        我們欲界天的眾生,食與色等齊!年青佳人異性相吸,所謂愛意增長,男女愛情之價,無非性欲緊催,需要找對象來解救的別名,隨俗言辭粉飾招牌而己,若無最終性交往之欲,初接觸亦談不上愛情,大體過來之人,可暸解更甚,而正蜜運當中者則眷戀在二人世界裡,心傾慕於我所有的肉欲目標為實,以時間來換取所謂感情的箇中心理,是精神昇華到終極相互身體物質的交往,往後又如何去保證路途遙遠的一對一相處之道?之所以現代男女,一旦摒除你我相濡以沫的後患,甫認識吸引相悅即急不及待地開葷去矣!沒有半點的猶豫?

        人生的目標為何?試想,你我都是人,皇候將相又如何?富甲一方或才高八斗的也在所難免?過去的大人物,暴君秦始皇和魔王毛澤東是誰?其身體剩餘物質躺在黃土地中待被挖掘,或硬在透明箱中期許鞭屍的一天來臨,風雲際會的古今所謂風流豪傑,最終通通都是戲論!平凡人還可以,結局煙消雲散,這個世界沒有他()們又如何?愈有生命智慧的人,會愈早知道生命的目標只有一個,人人都逃避不了---------就是「死」!讀到這裡,如果之前完全或少有這樣的觀念,可會開始了解一點點嗎?姑且再讀下去看看如何好了。

        可以這麼理解,愈是少體會生命意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或閑暇的時候,愈會只顧趣於所指向的目標,而忽略整個過程,這是一個整體的普遍性。例如初信佛的人,聞說學佛法終以成佛為目的,需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之日子,修行是何等之艱巨?一想到經已覺得遙不可及?再舉一個例子,現今香港的學子們,初踏進小學校,家長見到其他學長們的優異成績,羨慕不己,遂揠苗助長,拼了老命地催谷其子弟,以邁向名列前茅的理想目標為延續自我之光榮使命,使幼兒的身心在疲累痛苦不堪的環境下成長,所以多年前教育當局才會推行所謂的「目標為本」計劃,令一眾莘莘學子拼死命地朝著一個目標狂奔,直至身體和精神兩方面未到成熟階段已給虛耗殆盡。

        本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是給予我們在它的歷程中耐心細嚼思唯的好機會,不斷思考會改進自己的心靈的增長,偏偏現代社會不給我們那個條件,相反地,壓迫性及急促的步調,像無形枷鎖般牽著我們的頸項,使我們的生命以目標作為過程的倒行逆施,從誕下的一刻開始,在本來就是煩惱苦集的生命中,再平添上不必要的桎梏,一生人動彈不得,白白虛渡。在生命中欣賞它的過程,思考它的意義,原本是坦然平白的,毋須任何代價,可惜的是,現代城市的人,冀想有一刻去思唯及感受生命的過程,它的困難是「無價」,亦即欠奉了!內需是生活迫人,日夜工作,家庭繁務;外在是為生活日夜奔波勞累,社會上百般引誘,千般扭曲,因緣條件渺然。

        從無知的幼年動物及人類的肉欲我所行為中反醒,年長的一輩,有曰「歎」茶而不曰「喝」,同理,對異性方面的取向,亦可能只有交往的過程而省去了動物衝動性的行為傾向,那都是感受過程的好例子,不過當然亦有例外,那是生命中可能有經歷但未曾有體驗經歷的長者,那顆心還停留在幼童的老年人,或許他們被當代現實社會加諸上去的教導,扭曲並壓伏了大半生的腦袋而沉溺下去了。

  學佛的人不要老是想成佛,修行路途中的經歷,就是要自己知道苦集起的因和滅苦應指向哪一方正確的路,生命中的苦患,常常經已超出於我們所能承受的範圍,只是我們無奈地被迫接受而己,其實我們早已忘失了自已的身心而不能自知,修行佛法的道路上,如果要再增加苦的負擔,即苦上加苦的,那麼就應該立即遠離了,還說什麼三大阿僧衹劫的漫長旅程,真不敢想像!難怪我第一次在禪修講座課堂,說到從資糧位修行三大阿僧衹劫才能成佛的講義內容,女性的家長都默默不語,男仕則搖頭歎息。不要嚇唬壞了!佛法修行的重點全在於過程,過程就是目標!趣入了解因緣法,當中便可令人生起莫大的喜悅,思考眼前的當下因緣,度越人生的苦厄,過程比後際的所有事都重要得多,因為我們只活在此時此刻,唯有珍而重之,成佛倒是一個概念,如果能做好過程中的一切行為,當下思考它們的因緣,根本不必理會成佛與否!如果學佛的方向行對了,必定會由始而終愈行愈豁達開朗,相反便要檢查自已所行的解脫之道是否應該調整一下。事實上,以我的體會,佛法的內容有一種吸引力,是世間任何事物不能相比的「清涼灑脫」(利用文辭就只可以那麼形容,實在無法可透過文字表達) ,一旦涉獵其中,心對正法,必會鍥而不捨的產生喜悅與輕安,如是者循環不己地無間學習思惟,過程遂成為目標。

        過程為目標,欣賞、思考、感受、發現和探究細節內容,滅苦就依當下的因緣。若然以目標為過程,到了目標也莫知因緣,未到目標則苦痛堪忍;目標已達徒增驕慢,從未嘗成就則忿恨惱嫉。歸根到底,抉擇在於我們自己,唯一亦是最難處理的,是引導生命以“目標為過程”的堆填式教育,及主流社會所宣傳對事物價值觀的扭曲,令人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神足三摩地
有這樣的欲神足,有這樣的力道,才進入「勤神足」。這個勤,巴利文叫 (viriya) (virility)就是拉丁文、英文裏面講的精力。這也是一個從根部所生出來的,從樹木的根部所生出來的滋養。它有一種源源不絕的動力,鼓勵我們一直去面對世間的無常苦迫,一直去面對世間那種聚散的不安。那種可意的要散,不可意的聚,那種可意的聚的時候的緊張、不安、興奮,那種不可意的聚的時候的緊張、不安、苦迫,世間就是這樣生滅聚散、起起落落。 
我們能夠接受無常嗎?能夠接受老嗎?病嗎?死嗎?能夠接受可意的人、事的分離嗎 ?能夠接受和不可意的人相聚嗎?能夠接受有求,就有求不得的苦嗎?能夠接受內在,裏裏外外不安的苦嗎?能夠老實的去面對它嗎?能夠老實的用呼吸來推拿世間的苦嗎﹖有一種源源不絕的動力,一直去看苦,一直去看無常,這樣就叫「神足三摩地」。 
節錄自  美佛慧訊 第七十二期  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