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2日 星期日

《正見心繫 無拒偏計》

唯識三性的偏計所執性,在實際修習的角度而言,是否完全不好而應該避免? 20200704

現在暫且不給予本問題的任何評論,當你們知道了「三性」的「偏計所執性」,亦初步了解到它的內容,待我來再問一次20200613同樣的問題: 在「非以佛像為所緣境」的靜坐中(可能是正在觀入出息止的過程中),忽現()佛陀光明全像,你是不可能立刻停業靜坐向他進行禮拜崇敬,於是應該怎樣去處理 從你經已知道、思考及經答過昨天的問題,對於20200613同樣的問題,是否有同樣的見地?要從中思考出你自己選擇那樣做法的 原因,才是這個問題的重點所在。***這個問題給你們整個星期的時間去想,想想下可能會有點兒「開竅」的,不要失眠啊!★★★★★★    20200705

上星期六第一題「是否完全不好而應該避免?」,最後一句有 完全兩個字,我有意不用上「」符號,婉明很細心,最後提出來:「唔係 全部唔好」。如果把你的細微心思,用予修習靜坐,可能會有不錯的收效,修習靜坐的成效,很多分是建立在更細微的覺察力量之上。

首先講幾則實例:(1) 小孩子對學業不努力,父母知道他很喜歡某種玩具,於是對他說:「如果肯努力,他朝長大有錢就可以隨意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當下雙方生起「增益執」)。」(2) 上星期我自作了一個說駕車轉彎的比喻,去比喻用什麼心態去觀待每星期一次的禪修問題,為什麼不直接說出來?(3) 同上,好賦作詩偈的人,是先有「妄想」中的境,才把那些景象轉化成語言文字,它們可能令讀到和有能力知道的人,再一次把內容「還原」,成為自己能知道的意義。上述三個,皆屬於可以令「能」及「所」雙方都生起偏計所執的「增益執」(無中生有) 例子,同理,如果完全沒有「增益執」能力的人,要領略當中的意涵倒是十分困難。**所有比喻、詩偈和多分文字的內容,皆建基於作者和讀者的「增益執」上,「偏計執」能力弱,或「減執」成分重的人,無能欣賞藝術或深入了解文字背後暗示的意義,對於學佛,也真只能作為好像北傳佛教口中的「小乘」。

(4) 某天你的孩子生了病,帶他去看醫生,看情況十九會和醫生商量(暗示) ,不如速效注射(打針) ,因為孩子以往有此經驗,而他極之害怕打針的痛感,所以你會先游說他,保證今次見醫生不會打針,到時實際並不如是。(5) 你在工作的地方受了自己認為很委屈的事,心裡很不舒服,回家希望見到家人不再在外表反映出自己當天的心情,誰知也給至親發覺了,追問你是否因為工作問題至不開心?因為你不想連累他() 亦替你憂心,於是否認內心那個感受的事實,或另說更輕微的事。(6) 某天因貧窮沒錢沒有進餐而饑餓,因為你還想要生存下去,所以心理遮蔽著饑餓的感覺(本有饑餓而當沒有),去工作得酬勞以換取食物。上述三個是「損減執」的事例,真實比比皆是也。

    另外是內在的例子,每當苦受或樂受,如果掩蔽著它們當沒有發生,那是「損減執」;如果堅執著實有的苦樂受,那是「增益執」。但實踐中愈能夠盡情進入苦樂二邊的勇者,就愈有可能從中覺悟!如果苦來不覺苦、樂至不享樂,那麼憑藉什麼為緣去看待目前認為的事實(「依他起性」)?所以思想既守舊又頑固的老八古人叫後世人苦樂不著,那有可能是他自家的通達修為,但現在我們入去修,就必須要心頭上先有稱譏、毀譽、衰利、苦樂等去作為量度自心的緣,於是當我們面對那些二元對立的所有事,不生懼怕及不懷譴責。

絕大部分的情況,同樣一件事,心理上皆可能有「增益執」和「損減執」兩方面選擇的事實(就是欠缺「如實知」的 事實 事實二字就是「依他起」的因緣變易無常),例如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到社會上找工作,有一份要去貧困地區挨苦的工,詢問家長的意見?你是早知道那個地區的情況,是會令人吃盡苦頭的,於是你出於疼愛,極力反對!可以反過來施設,是因為你希望孩子多受生命的歷練,強力支持他去接受那份工作。前者「增益執」,因你自己只是「早知道」而未曾親歷,你所「增益」的部分未必存在,而且因人而異;後者是「損減執」,理由也是因你自己只是「早知道」而未曾親歷,事實「損減」的部分未必存在,而且因人而異。

於我來說,曾經講過多次,如果在街上遇傳道基督徒,問是否信「主」,必回答「當信已信!」此實「增益」(同為「信」,發問者心中對於「信」的觀念,與答者的「信」,內容很可如有相當異差,所以問者以為自己心中的「信」,與答者所答的一樣[或相接近])。見陌生佛教人士,問是否已皈依信佛,必回答「未曾!」此「損減」也。為何?於我想避免無謂多言多說。或許自我當時拆下一重隔膜,真正難以避免要繼續交談下去的時候,互相學習的空間更廣闊(起碼於自己如是)

如果明白上述從百千萬生活事情當中選出來的幾個例,你必然會恍然大悟(或小小悟)!「增益執」和「損減執」兩種偏計執並不一定是惡?現在你是不是更糊裏糊塗呢?!那麼一旦能夠追本溯源,回到生起偏計執的幕後「操控者」: 八正道之首 --- “正見 身、邊、邪、見取及戒禁取等不正見,便㑹完全能夠了解,並且能好好地利用偏計所執去融入日常生活的一切大小事。「偏計所執性」一旦被 正見所覺察(知道) ,當下即轉為「依他起性」。為什麼呢?很早前我不是說過一個比喻,你家是村屋,傍晚時分,門前路上的中央,不知為何來了一塊不大不小的石頭,於是你打開門行了兩步被絆倒,一次被絆倒之後,你搬開了那塊石頭,等到第二天清晨還未日出,當你再次打開門出行的時候,會不會有意識地看一看那個地方,還有任何可能令自己再一次被絆倒的阻礙物?就是那種覺察(知道) 的心理能力,加上自己從佛法學到的正見,能點石成金!上述的比喻也需要「偏計所執」的能力,欠缺一點點,讀到了那樣的文字,就只認為文字中提到的 事實,真正實行每天踏出家門時,即「如實」地去視察一下究竟有沒有能絆倒自己的阻礙物?那十分可憐!你認為「偏計所執」的能力是否不好?由此可知道。以後修習什麼法門皆可用上如此的方法,毋須硬碰衝撞,亦可從單邊強行壓伏煩惱中逃脫出來。 

   「依他起性」只不過是一張大數據的藥方,「正見」是眾多味藥,人是醫師,智慧的行事是對症下藥,把一味味的藥寫進方單,好像李sir先前的中藥方,才可以治病。反轉過來,正如我曾見過有人拿著一張超過一百味藥的自擬中藥處方到藥局去,藥局的店員也會照辦,但服後好彩的當即不至於死去!只拿著「依他起性」的大藥方,沒有加上適用的「正見」與行動的智慧,相等於沒有曾經知道過「依他起性」那一回事,不落入於 眾緣萬物不實所引起的負面影響經已十分幸運。

偏計所執無可懼,為善為惡唯隨心!若無正見,行善也惡;心懷正見,行惡也善。偏計所執和 分別心是同一伙兒,最近幾期我在blog寫的三篇文章內容皆有詳細描述,它並不一定是壞東西,要看內心是否抱著正見(正見本身就是 如實思惟”[正如以前「十二因緣」講義中說的緣起法,那亦是從唯識角度去看待的如實知「依他起性」為假有不實在、是無常無我的變易法則])去操作?在許多情況來說,實際上可以當作為好伴侶。

    待我逐點分拆寫出來,好讓大家把它們融合日常生活、與以六入處為本的修習:

(1)   於六入處遍知 a. 外在人事物的生滅。b. 內在身受心的集滅。

(2)   因接觸而能簡單知道生與集的有;亦知道滅去的無,是無可避免或遮蔽的。

(3)   以當下正見覺察「生集的有」(增益執) 為「假有」,亦同時以當下正見覺察「滅去的無」(損減執[不是真正的滅去,但心中損減認為如此) 為「假無」。

(4)   常無間思考並生起觀照,周遭人事物的生滅「非有非無」(只是自己增益及損減的心理執著所引致。) 此等過程亦當引用於所有成敗、得失、強弱、多少、美醜、稱譏、毀譽、衰利、苦樂、憂喜等等二元對立之事情。

(5)   經常那樣去思惟,心理將把「偏計所執性」的執磨之又磨、損之更損,於是在自己通遍緊執「偏計所執」的內心鑿出一條幽徑,通往更接近「依他起」之門。這是比較易為、借力打力、以毒攻毒之法,但求很有耐性及細心無間地操作,無懼心理上的迂迴及反覆(反覆是自我求體證的修正) ,鐵柱成針,久必有成,冷暖自知。

    有一點必須特別留意,我們以日常六入處修,心理上必先從「有」而入,「有」就是那個稱為「偏計所執」的東西,不從「空」(即無常無我) 方面入。「空」對於我們來說,一直仍是概念的非真實心理,我們在自己的心中,從並無那個體驗「空」的實在經歷,所以修起上來,一旦每一次都憑「空」想起並思考它底奧秘,那麼便會漸漸地落入好像「什麼都沒有」的田地,這是見效的(會愈修愈變得性情古怪,不是瀟灑!) 第二個不妥的地方,是本來利用六入處的境去修「依他起」,從「空」入就是跳越了那個步驟,反而倒轉過來,企圖用一個「清淨依他起」接近「圓成實」的概念去回過來對應因境起「偏計所執」的心,本末倒置了。我們應先從眼前境況或內心生起的各種受入手,第二步才把「正見]投射上去(所謂 第二步亦可能即剎那間事,但先後次序要分清) ,或許把 第二步形容為盡情享用眼前境況或內心生起的各種受之後,放下再進行檢討(必須把握未忘記前去做) ,從有入手是穩當不過的,極其量你「再被打回原處」,沒有半點風險,所以記著,從「有」(偏計執)入,以「緣起正見」知「依他起」為「假有」(依眾緣生滅) ,然後自知「有」(偏計執) 及「假有」(依他起) 二者(知二者十分重要,只知「有」是「偏計執」,只知「假」而不「有」即所有的真實唯仍是不完整。真正了知無常無我體性「空」的智慧,是你完成上述階段之後的果,那個「空」的果到最後還是要剷除掉,不過已是後話了。

有說上述(3)(5) 的轉變過程,必須於對境時即處理,我的體驗是,有些場合,因為外在因素,修者未必有時間及空間能夠同時兼顧心理的轉變,於是只要過後能記得起,一樣可以收效,至於熟練之後,遇事就會隨即很自然地在心內顯生起「對境偏計」……「正見(無實)……「依他(眾緣生滅)……「幻有(假有)……「必要堅固「心對境無實在但假現有的二邊(偏計執及依他起)」概念……「放下執實在(增益或損減)」的步驟。同時,每一天第六意識觸碰諸大小等事,大部分皆微細至不能從意識的記憶中再次顯現出來,實際上它們也一一被不經自覺地記憶下來,於是有時它們會在我們極其寧靜、不多受控的當下,例如一類夢境(有時醒後記起為什麼會生起某一個與任何事都好像與所有事「無關」的夢)或靜坐時,好像臨終時刻一樣,忽然從腦海中浮現,在靜坐中遇上那種情況是十分普遍的,所以我說靜坐是給細心人玩的遊戲,腦海中忽然出現的思惟概念,立即要分辨是否屬於目前自思的念頭,或先前曾以六入處所觸境留下的記憶,前者可以由他自去,後者可立即轉向重複上述(3)(5) 的轉變過程,之後回到靜坐所緣。

現在該輪到解答星期日的問題了:當你們知道了「三性」的「偏計所執性」,亦初步了解到它的內容,待我來再問一次20200613同樣的問題: “在「非以佛像為所緣境」的靜坐中(可能是正在觀入出息止的過程中),忽現()佛陀光明全像,你是不可能立刻停業靜坐向他進行禮拜崇敬,於是應該怎樣去處理?”先說兩個重點:一是「三性」名相的假施設,並非說「三性」各別獨立存在,正如佛法中的「空」和「有」一樣,大家學佛的要特別留意,因為在我們的意識中,並沒有「空」和「有」同時相即「中」的概念,一時要強植入去是相當困難的,根本亦沒有那個可能。二是正見,正見就是去「知道」,正確說法應該是「如實地」(知緣起法)去「知道」,但因為先前的第一點,我們今生無能「如實地」去知,所以亦退而用文字及現生的因緣,嘗試比較接近「如實地」去了解,那「三性」,一旦你能夠在內心反映那種比較接近 「如實地」去了解(知道)” 「偏計所執性」的性質,那「偏計所執性」即時轉變為「依他起性」了!它在你內心所顯現出來的性質,再不是之前你概念中所以為的「偏計所執性」!簡單純粹地因為你今後以正見為嚮導,確實「知道」了「偏計所執」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所以,「知道」了「偏計所執」之後,你必然要好好地利用它去修習,例如唸佛號、見應化身、想像兜率或西方極樂,乃至臨終的所謂「亂意獨頭意識」(不要再理會它在文意中是否說 亂意,亂意於你是 清淨「依他起性」,當隨佛往生。) 一切都隨著自己已實際比較接近 “「如實地」去了解(知道) 「偏計所執性」的性質,而歸納於「依他起性」了!它的過程及結果,關鍵在於幕後的「正見」,即反過來說,如果一切事情以「不正見」去操作,所有「依他起性」皆為「偏計所執」

抱著「正見」,靜坐在「正念」中,「見」佛又何妨!下次如果你有如此機緣,儘管放心,因為那已並非「偏計所執」了**這些每星期一次的問題是不是十分好玩有趣?於你們應該是好好玩的,更可以藉此學習。我要寫出許多文字給你們去「偏計所執」啊!不過那些文字的內容早在我心,一點都不困難。我想經過今次的問題,大家對於「偏計所執」,及「偏計所執」和「依他起性」的關係,有忽悟嶄新的認識,這不單只是因為這一篇文字,那只是增上緣;經過答第一題,之後七日七日的思考,才是因緣所在。無間努力才有成果,修習佛法一直如此!學佛多進步,那種空間,是每每留給思想活潑的人,心中自知的。

唯識三性說,其奧妙之心法學問,不下於我們曾少分知解的緣起法,其實如此「偏計所執」、「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在唯識的主要理論,世親菩薩造的《唯識三十頌(玄奘三藏所編譯《成唯識論》的依據)中,有一個「公式」,簡單地描述就是:「如果能做到在『依他起相』上除去『遍計所執』為緣,此依他是清淨,就能了解『圓成實相』。」理論上只能在依他起相上修行,把依他起相(=)上的遍計所執逐漸掃除掉,當下無執,便可以通達圓成實相。但在實踐禪修,我們日常對待每一件事,無可避免的心中都會生起多少分「偏計所執」,於是實踐起上來,如果執梗要從「依他起性」入手,因為我們都市人根本終日在繁忙事務中打量(偏計所執) ,根本就找不到入手處(依他起性)?於是想出施設從「偏計所執」入,把「正見」連上「依他起性」,之後你自己把上述兩者(「偏計所執」及「依他起性」)的縱橫關係,放到日常生活六觸入處的緣起觀上去修之又再修,即把此時從唯識所學到的,結合以前所學的「十二因緣觀法」,那麼很可能比較容易修。

事實上,你我都只走在起始點去認識它們,而且,因為此生時光有限,學以致用為必要,施設給大家學習佛法禪修的整個計劃,皆以能啟發日常生活的實踐為主軸,所以,今番概括難以避免的「偏計所執」於諸普遍事,去燃點話頭,日後若大家朋友再有機緣學習唯識三性說,亦可從拾似曾相識的記憶而更益增進。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與「分別比較」為伴.下》

葡萄園的園主清早到墟市請工人採摘葡萄,協議一天工作的工資是一個銀幣,於是請了一幫工人到園裡作採摘果子工作,之後發覺不夠人手,再到墟市請工人,就那樣三次請得工人,並講明完成一天的工資亦是一個銀幣,到晚上時候,較遲來的兩批工人拿了他們應得的工資滿意地離開,最早來的第一批工人很不服氣,他們認為工作時間比後一批的工人長很多,但工資卻一樣,園主對他們說,早前我經已和你們講清楚,從清早到晚間的工作,工資是一個銀幣,你們卻看見別人和自己待遇的不同而不滿,那為什麼你們早前又答應呀?以上是《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二十章的一則寓言故事。

 20:1 [hb5]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 人、進他的葡萄園作工

     [kjv]         For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unto a man that is an householder, which went out early in the morning to hire labourers into his vineyard.

     [bbe]       For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the master of a house, who went out early in the morning to get workers into his vine-garden.

20:2 [hb5]       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

     [kjv]         And when he had agreed with the labourers for a penny a day, he sent them into his vineyard.

     [bbe]       And when he had made an agreement with the workmen for a penny a day, he sent them into his vine-garden.

20:3 [hb5]       約在巳初出去、看見市上還有閒站的人.

     [kjv]         And he went out about the third hour, and saw others standing idle in the marketplace,

     [bbe]       And he went out about the third hour, and saw others in the market-place doing nothing;

20:4 [hb5]       就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也進去了。

     [kjv]         And said unto them; Go ye also into the vineyard, and whatsoever is right I will give you. And they went their way.

     [bbe]       And he said to them, Go into the vine-garden with the others, and whatever is right I will give you. And they went to work.

20:5 [hb5]       約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這樣行。

     [kjv]         Again he went out about the sixth and ninth hour, and did likewise.

     [bbe]       Again he went out about the sixth and the ninth hour, and did the same.

20:6 [hb5]       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裡.就問他們說、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裡閒站呢

     [kjv]         And about the eleventh hour he went out, and found others standing idle, and saith unto them, Why stand ye here all the day idle?

     [bbe]       And about the eleventh hour he went out and saw others doing nothing; and he says to them, Why are you here all the day doing nothing?

20:7 [hb5]       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

     [kjv]         They say unto him, Because no man hath hired us. He saith unto them, Go ye also into the vineyard; and whatsoever is right, that shall ye receive.

     [bbe]       They say to him, Because no man has given us work. He says to them, Go in with the rest, into the vine-garden.

20:8 [hb5]       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

     [kjv]         So when even was come, the lord of the vineyard saith unto his steward, Call the labourers, and give them their hire, beginning from the last unto the first.

     [bbe]       And when evening came, the lord of the vine-garden said to his manager, Let the workers come, and give them their payment, from the last to the first.

20:9 [hb5]       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

     [kjv]         And when they came that were hired about the eleventh hour, they received every man a penny.

     [bbe]       And when those men came who had gone to work at the eleventh hour, they were given every man a penny.

20:10        [hb5]       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

     [kjv]         But when the first came, they supposed that they should have received more; and they likewise received every man a penny.

     [bbe]       Then those who came first had the idea that they would get more; and they, like the rest, were given a penny.

20:11        [hb5]       他們得了、就埋怨家主說

     [kjv]         And when they had received it, they murmured against the goodman of the house,

     [bbe]       And when they got it, they made a protest against the master of the house,

20:12        [hb5]    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麼

     [kjv]         Saying, These last have wrought but one hour, and thou hast made them equal unto us, which have borne the burden and heat of the day.

     [bbe]       Saying, These last have done only one hour's work, and you have made them equal to us, who have undergone the hard work of the day and the burning heat.

20:13        [hb5]       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麼

     [kjv]         But he answered one of them, and said, Friend, I do thee no wrong: didst not thou agree with me for a penny?

     [bbe]       But he in answer said to one of them, Friend, I do you no wrong: did you not make an agreement with me for a penny?

20:14        [hb5]       拿你的走罷.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

     [kjv]         Take that thine is, and go thy way: I will give unto this last, even as unto thee.

     [bbe]       Take what is yours, and go away; it is my pleasure to give to this last, even as to you.

20:15        [hb5]       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麼.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麼。

     [kjv]         Is it not lawful for me to do what I will with mine own? Is thine eye evil, because I am good?

     [bbe]       Have I not the right to do as seems good to me in my house? or is your eye evil, because I am good?

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version=kjv&version=bbe&book=mat&chapter=20

         為什麼老是以《聖經》的內容作為材料?不是專門為了討好讀到此文的基督徒朋友們,而是作為學習禪修的過程,基督《聖經》的內容和佛經有許多相近的地方,說法不同,道理卻無異,不一樣的「說法」是給不同性類的友情去了解;始終的「道理」是百川匯海流,個別心中好像大有不同的並無分別。所以,現今歐英美澳等地,有很多天主教、基督教和佛教的團體共同一起研習禪修,交流經驗,除非你把自己束縛在自己或一群人認為是「唯我獨尊」的圈子裡而自我陶醉,否則在沒有任何藩籬的自由思想中,必定會令我們的智慧精神領域得到不斷的邁進及解放。況且我們每一個人在生命旅途中,一概都不能避免,同樣要經歷為生存而掙扎的煩惱問題,不因你信奉什麼宗教而減少,而且,作為能了解同理心的每一個人,還是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找到這等問題所帶來苦厄的大部分岀口”(暫且的解救方式)

 曾在一個中東蘇菲教的書籍裡讀到另一個寓言故事,小販在一個墟市攤檔擺賣飾物,有一個顧客到來問價,檔主開價要二十個銀幣,客人不斷以價還價,結果飾物得以八個銀幣成交。在旁的另一位顧客,從袋裡掏出八個銀幣,向檔主表示也要購買一個同樣的飾物,不過,檔主卻對新來的客人說,八個銀幣一件飾物的成交價,是先前一位顧客用他的口才討到的價,如果你想購另一個,需要從開始的二十個銀幣再來討過價!你想結果怎樣?新來討價的顧客,任憑他怎樣的討價,也沒有辨法用八個銀幣完成那個交易。

 想到另外一個本地發生的例子,茶餐店標價每客午餐$40,需要加「愛心感受」,別加$2!那後來加上去的$2「愛心感受」,究竟是什麼?如果你是其中一位顧客,要麼?

 讀了以上三則寓言故事後,有什麼令人啟發的地方?我們每天所遇到的事情,是不是好像和這三則故事很相似。例如在街頭買了一件十元的貨品,行至街中間另一家店,那件貨品標價八元,再行至街尾,居然七元有售,去到那巷口的一家店,自己經已氣得不敢再去看價!或許自己安慰自己,認為是不同的貨色?昨天在衣店買回一件新衣,今天該衣店同樣的貨品減售八折,如何感受?諸如這些,都可以不以埋怨的心態,料理一下自己為什麼不多考慮,如果知道身邊有品學兼優或人才出眾的朋友,英年忽罹絕症或意外早逝,又可以怪誰的戲弄?深思諸如此類的問題,或許世間經驗和知識可以有多少幫助,但那種「伶俐」不能令人放心,心老是偏執著伶俐中的自我聰敏,於是立於對立的繃緊而不自知。對於世間凡凡種種的「分別」事,必須用到智慧而非知識經驗所帶來的負面深藏作用。其一是臣服於上帝()的信仰,從祂為「絕對」權威及「大能」的自我心理庇蔭下,摒棄世間的諸多不平分別,並且得到此生完結更往「天堂」的世間暫且安樂。二是向諸佛學習更易俗世自心的「緣起法」,實在毋須去把目標放在正覺成佛那麼高調,目前從生命「分別」的苦惱中得到一分解脫,比起明天給你作皇帝或有朝能成阿羅漢等,不知現實了多少!反過來說,如果只是一直游說自己說,三大阿僧祇便可成就什麼什麼,而眼前當下所受的苦卻完全無從解決,那麼只有一句,以前從叔父前輩口中所聽過的俗語形容得最貼切:「食砒霜㢌屎杜塘魚(下砒霜期望稍後在魚塘邊大便入水中便能殺死塘中的魚並取之作餸) 」。

 要換轉一個角度去看待上段所描述的「砒霜」,如果你自己不嘗試服下,你怎能夠親自證得那砒霜」有「毒」?我是把砒霜」的「毒」放在心理而非物質的方面去談論,你必須服下砒霜」!但要「知道」,先「知道」或後才「知」也沒所謂,總要「知道」!為什麼知道兩個字要用上「知道」?因為絕大部分的俗人 「知道」,需知道「知道」與否,其結果完全不同,若然知道物質的砒霜有毒但可能養顏,當自己的目的為養顏的時候,會小心翼翼地逐少份量去服食。同理,如果把物質的砒霜比喻為心理的「分別」性,當我們要利用它作為生活和學習的目標上,我們不單不要把「分別」的執著視為敵人,還要好好地對待及善用每一次的「分別」才是。

 用最簡易的方式去描述實踐,我們要去開解消融的(千萬勿對抗,一旦把它作為對抗的對象,它會在你不知不覺或稍為大意時反過來反噬**),並不是前台的「分別比較」執著,而是幕後的無明愛厭,而且,對待深層無明愛厭的態度,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不要視它們為敵人,反轉過來用善看待,不用處心積慮的一定要擺脫,以今生與之為伴侶、生生世世也為至親的心態,相互「勸說撫慰」,時而自己去遷就無明、時而愛厭遷就我,但自己要把握一點點可能的機會,當「分別比較」的執著稍為不那麼 (堅執) 的時候,不去理會它從內心的暗示,要十分細微地、不分別的去觀察**,逐少逐少並且迂迴探索,令它有比較多一點機會不那麼堅持,有時它好像知道你的意圖?那麼你又轉而隨順一下它的主意,但由始至終,你要保持「知道」(覺察著它們)!又再次再次地尋找能夠令「分別比較」的執著稍為不那麼 堅梗” ” (堅執) 的機會,一直如此反複地摸索,在過程中進進退退,有時以退為進,有時任由它去,任由它累,但無論如何,總不放過必定要「知道」,不愁能否達成目的,老是想著急於收效的人,倒是很難有進展,不去多考慮能否達成也是重要心理策畧之一,那麼你在生活與修學並行的當下,不會覺得厭煩倦累。最緊要的法門是「知道」(覺察它們的生滅)!而不必責怪任何不能自知的心(因為你一旦知道自己不自知的時候,即已「知道」。

 **當人試著要引導向於放掉執取時,他將遭受內在強而有力抵抗因為,心不想放棄它已經執取的所緣長久以來,心習慣於取得、緊抓與執取,要打破這些習慣,似乎不能單靠意志的作用。人們或許贊同離欲的需要,想將執取拋開,但當這種呼喚真出現時,內反而會退縮而持續朝往欲望掌控的方向。

 因此如何斷除欲望枷鎖的問題出現了。佛陀並未提供壓抑的方法 ──讓心充滿恐怖和厭惡以驅走欲望 ──來解決問題。壓抑但不能解決問題,反將問題推入表層下,而在表層之下,問題仍繼續滋生。佛陀所提供的工具是了解真正的並非強迫自己放棄內心珍愛的事,而是改變我們對珍愛事物的觀點,如此,這些欲望再束縛我們。當了解欲望本質我們以敏銳的專注密切地探究,不須搏鬥,欲望自己就會消失

 **修習比較像是去造作,而是更接近於如何去思考、判斷、連結、計劃、想像或冀望因為我們的」,都是干涉習慣模式,是為了讓心操縱經驗,並試圖確立其統馭地位的方法正是要藉著單純的察覺,以解開這些「所纏繞的結除了覺知之外,什麼也做,它看著每一個經驗生起、持續消逝

 摘錄自  八聖道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菩提長老(Bhikkhu BodhiOriginated from

http://kusala.online-dhamma.net/%E6%96%87%E5%AD%97%E8%B3%87%E6%96%99/%E5%8D%97%E5%82%B3%E4%BD%9B%E6%95%99%E5%9C%96%E6%9B%B8%E9%A4%A8%20Theravada%20Buddhism%20E-Library/034%20%E6%A6%82%E8%A6%81%E3%80%81%E5%85%A5%E9%96%80/%E5%85%AB%E8%81%96%E9%81%93-The+Noble+Eightfold+Path.pdf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san/The%20Noble%20Eightfold%20Path/The%20Noble%20Eightfold%20Path.pdf

        世事總會是參差不齊,凡事求公平的只是一廂情願的觀念,天地日月星辰自有它們的公平規律而非在人間,一旦墮入在千般參差中強求表象的平等,必會自尋煩惱。何不調整自己的心態,逐漸離開諸多比較的深淵,讓自己坐在清風送爽的岸邊,欣賞著波浪起伏和驚濤拍岸而衣角無霑的閑靜平和。作為平凡之人,那樣的做作,毋須強迫自己正如往昔賢聖之優雅,那只是文字上的恭維修飾。能夠在自心中自「知」,並實踐出當下從可以比較放下諸事「分別」煩惱的世間事實,無論信奉「上帝」或修習「緣起」,皆是相當令人鼓舞之途。

        嘗試自己做好自己的本份,不要把眼睛老是向著他人的際遇而比較,那麼人生的煩惱也會脫落了一大半,生活變得更安樂而滿足。凡事比較分別,是煩惱的主要來源!對事情「知道」而不多比較是直接減少煩惱的方法,愈少比較人就愈輕鬆!說易也易,說難者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