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沒有言語的當下.下》

    但凡專注於自己呼吸便好像睏倦有睡意、或者一旦專注頭腦便想著其他的事,此兩者**需要時間和毅力來克服,睡著了總會有醒的一刻,頭腦想著天邊的事也一定會回來,不要與它們梗碰,更不要責備自己,醒來或回來,就是簡單的知道自己曾經離開過專注自己的呼吸,而現在回來重新的再專注了,必須珍惜特別珍惜!專注於那「甦醒的一刻」是十分重要!下一次,或者再下一次,你必定會將離開的時間縮短,因為你經已把專注的強心針,注入甦醒的一刻。記著,切不要責怪自己的昏沉和妄想(散亂和掉舉)當甦醒過來的一刻,是你的正念及覺知力量「擊倒」昏沉和妄想的時候,是你在那過程中真正要把握的良機,那一刻正念及覺知的力量最強(如果相對弱便沒法從昏沉和妄想中甦醒過來),切勿平白讓它溜走,充分地專注和覺醒,感恩於那個時刻,感恩於能創造如此契機的昏沉和妄想,從中能學習把禾草鍛鍊成為黃金的藝術,有朝將成為解脫苦因之讑匙。

**散亂:在多境上極之躁動。掉舉:在緣一境上極之躁動。

     專注於呼吸便會緊張起來的人,因為緊張背後的成因,可能很複雜,所以,建議有如比問題的禪修者把雙手輕觸自己的腹部,只要用手掌感覺呼吸時腹部的起伏。將來某天,或者那個一旦專注呼吸便緊張的情況改善了,還是可以逐漸地轉回專注於呼吸上的。

     專注呼吸的方法,各家繁多,甚至於莊子在其內篇《大宗師》中,描述真人的呼吸及至腳踵,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毋須令簡單的方法變得複雜,呼吸從鼻孔進出,我們便簡單地把專注力輕放在鼻孔空氣進出的位置好了!以下的幾點是要留意的:一是無論開眼或閉眼,都是用心的專注力去觀察一呼一吸從鼻孔的地方進出,不是用眼睛去望著(似乎是慣性像平時打開眼睛一般的),而且可以感覺到吸入及呼出時空氣的溫度差異。二是無論自己的呼吸如何的變化,自己的專注力只作為一個在旁的觀察者,切莫嘗試加以調控或干涉,這是十分重要的。三是坐姿和練習慈心一樣,端正而不要靠椅背,初修習每次五至十分鐘,可放在練習慈心之前。

     即是說,自然呼吸,然後自己的意識扮演一個旁觀的角色,在旁專注著呼吸,不要加以任何控制,如果感覺昏沉睡意,也不要特別去管,若然雜亂的思想來來去去,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加上自己的意見,似在旁觀看著它們來了就走,停留一會也任由它們,只要那個專注力不去參與,妄想是會自動離去的,一旦強要它們離開,或試圖改變它們,任何主動的控制,將必然導致加強妄想的力量,這點要切記。

     專注著自己的呼吸,只是希望暫且享用 沒有言語的當下 的一種手段,它並非目的,能夠成就專注於呼吸而達到暫時「離開言語概念」的當下,它的情況就如釋重負的輕鬆與平靜,好比炎夏中的涼風,寒冬裡的暖流的令人舒暢。

 最後,說到以上觀呼吸及以往曾寫過的屬於慈心禪一類靜心方式,一群興緻勃勃的初學者,懷著無比的熱情去學習,到頭來,能持續修習的常千中無一,或許有時會破例的見千分之二三(說的是持續窮其餘生去修習靜心的人),這是現代繁忙社會的普遍現象,工作、疲累、日務、及其他有聲有色的吸引多了。靜心這一門,淡淡然無味,久久才稍見功的修持,若非真有千般放下的能耐,如何能日久堅持?話得說回來,如果能夠有緣遇到益友良師,不斷為這項只問耕耘的靜心法門加入新的動力原素,它又有可能從荒廢了一段日子之後再重新起航出發的,所以,絕大部分初修的人,不能離開善知識的關懷和互相推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