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見惑與修惑

 惑與惑。前者是見道即斷,後者在見道位仍隱伏無動,要經是時間努力修行,在修道位才能漸次斷除。惑又稱為迷於「」的煩惱,是不通於道理惑是對於「」的迷惑。即表示在修行的次第上說,道理比較容易明白;但頑固執著的習慣是相當改過來的,所以許多人常常在聽聞及學到佛理時飄飄欲仙,但實行起來卻一籌莫展。以下是書本上的參考資料,天台家通常把主要煩惱五五分,但俱舍家及唯識家另有分法:

惑與〕 煩惱大體分為見惑與修惑二種。所謂惑,是說迷於理論上的知,這主要是後天的,如果能聽到正確的理論而領悟,也可以立即去除這迷惑。所以也稱為使(犀利的煩惱)。惑又稱為惑,是習慣上之情意的迷惑,也可看作是先天的煩惱。對這種煩惱,雖然在理論上可以瞭解它是錯誤的,但很難改過來,這種習癖之類的頑固迷惑,須靠長時間努力修行,才能漸次斷除。故惑亦稱使(遲鈍的煩惱)。

見、見、見、取、戒禁五見為使                                                         欲、恚、無明(愚癡)、五者為使。(中略)

水野弘元煩惱論〉(摘錄自《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第八章)

====================================================================

見修二惑

惑與惑之併稱,又稱見思惑。惑是見道所斷惑(dars!ana-marga-prahatavyah!-kles/ah!)之略稱;惑是惟道)所斷惑(bhavana^-marga-praha^tavyah%-kles/ah!)之略稱。

 小乘俱舍家將此二惑說為因迷、迷而區別,即惑是迷於的煩惱,惑是迷於相的煩惱乘唯識家分別起、俱生起作為二惑之區別。以惑為分別,是由邪師、邪教、邪思惟分別而起的煩惱;惑是俱生起,是有情眾生與生俱起的煩惱不問大、小乘皆主張︰惑之性較猛利,在見道上,一旦見諦理便得頓斷;而惑反之,在修道上,屢觀事理而漸斷。故古來即有「見惑頓斷如破石,思惑漸斷如藕絲」之說。

 二惑之體有貪、瞋、癡、慢見、見、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十種根本煩惱。但是,二惑之分別,俱舍、唯識二家稍有同。

 俱舍家與身見等五見惑,其他通於二惑與五見是**之惑,係惑於而起貪、瞋、慢三種是迷於之惑,且是緣之惑,係緣於五見等而起,故通於二惑緣、緣兩惑相應,又迷於而起,故亦通於二惑

唯識家後三見(邪見、見取、戒禁取)是唯分別起之惑,其他通於二惑。即如下圖。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運用覺察力去對治陋習》

     例如習慣酒吸煙,一旦生起了覺察,準備戒掉,即準備要像馴服野猴子一般去對待,第一步要注意的,例如從腦海中浮現出想吸煙的念頭,以至由煙盒取出一支煙,及點火和吸每一口煙的所有動作,每個動作都減慢節奏,並保持極為 專注 覺察 酗酒的也一樣,由腦海中浮現想想喝酒的念頭,以至取出酒瓶倒出酒,以及每喝一啖下咽的所有動作和感受,都減慢節奏,同時保持那個極度 專注覺察 的念頭,有意識地知道自己內心欲望的渴求和行為的配合。簡單來說就是,每一個動作及細節,都要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平常好吸煙及喝酒的人,百分之九十九是享受著那麻醉的狀態,就是因為全心全意想去享用那種「自我感受樂極」的意向,所以失去 專注覺察 的念頭,然而享用煙酒者的目的,本身就是朝向暫且捨離 專注 覺察 等有意識的清醒作用,煙酒對於頭腦的作用是麻痺

     第二步不單不要減少每天吸煙或喝酒的份量,而且要倍增、甚至多倍增多倍!本來每天燒廾支煙的,現在加至燒四十支。本來每天喝一瓶酒的,現在喝兩瓶。幾天後,又再加倍至六十甚至八十支煙,不停地抽;又加至三至四瓶酒,當開水飲用。直至有一個在腦海的訊號出現,認為那個份量的確過多了一些,知道了之後,不要立即減份量,保持這個份量幾天(或許更長的一段日子),再添加至一個令惱海浮現出厭迫的感覺,之後的數天保持著那個份量和感覺,腦海裡厭離陋習的傾向便會愈趨明顯。此時,每次當有厭離的感覺在腦海中出現,就立刻去抽多支煙或加喝大量酒,直至極度討厭,依然在那種感覺之下強迫自己進行抽煙或喝酒。保持著那一個感覺的記憶,跨越那一個點之後,只要自己的 覺察 力不減,很自然地,身和腦所不能再承受那陋習的知覺會浮現出來,那就是下決心的時刻。但 覺察 力薄弱的人,那麼神仙也難救了!

如果以上的方法不能使陋習生厭,或厭離一段日子後,又再生起渴望有那陋習,那麼就不要勉強自己,順其自然好了,可能有朝一日,碰上大挫折或生一場大病等,會令你生起忽然去除了那些陋習的念頭。

戒除陋習如吸煙、酗酒或賭博等,必須經過一個過程的轉捩點,這個點的敲擊力在腦海生起共鳴,陋習可即時剷除,它們的枯萎冷卻,是不會回頭的,未到那個點,任憑外力如何,也是徒勞,而這個點的出現,與自我覺察力的生起及強度有關,需要經歷時間的長短,亦因人而異,有時更加是于廻曲折,抉擇力不足的人,中途又會放棄了。


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由替人開門說起》

    四位上了年紀的女士,在我所住屋苑通往三樓街市的出入口等候,這個出入口的玻璃大門是要用屋苑特設的智能卡才能進入,四位女士可能不是屋苑住客,沒有智能卡,亦沒有按任何密碼,所以在門外等候,我則稍遠觀望著……半分鐘後,有一位女士從屋苑大堂出來,按下大堂的開門掣,門外的四位女士但見門開,第一時間不由分說,立即一步上前推門而入,然後才讓那按開門制的女士行出門外,我即隨後而進屋苑大堂,情況是在大堂內準備離開的一位女士按下開門制,門外四人在外經守候多時,心急如焚,即急不及待地推門即進,繼而四位女士當中,其一光火咒罵著粗話: 我們開了門給那個女人出去,為什麼不向我們說句「謝」,正式「冚家X……”。嘩!

    看了以上一段真實日常生活情節,有沒有多少啟發?或許從頭再讀一趟就會更明白。平日每天在中午時分,我離開屋苑也會經那個玻璃大門行出三樓商場,按下大堂的開門掣,如果門外有住客等著進入,熟面口的,我會讓他() 先進入,有的會向我表示謝意,通常我以 “u a welcome” 回應,有些認為理所當然的不表示什麼,我的心裡倒也是沒有什麼反應,門外的人,人家給你按開門掣,你一衝而入還要當面咒罵人的,還是第一次接觸到。

    在互聯網 江峰漫談 的節目裡,曾經講到一則在當地(美國) 唐人街餐館的親身經歷,他說進入餐館時一手拉開大門,隨後十多個支那人不理誰在拉著那道門,一邊談笑一邊進入,於是他一直拉著那道門……,而在美國當地西方人的傳統,對於那樣的事情,會很有覺察力和禮貌地,知道「誰」(如果並不是餐館內服務的人)正在為自己服務(開門) ,立刻道謝及用自己的手去接替(令門繼續保持開啟) ,那樣的做法,絕對不單是因為西方人的傳統習慣,而是現代支那人的籠統顢頇和無禮無節。

    我們日常的煩惱,十居其八九是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產生,我們又不能割劃離於人群(離群獨處可能有另外一些煩惱) ,於是首要設法解決人際關係的問題。在人際關係中,作了某一個行為,就只是那行為的本身,並不涉及其他過去記憶及未來將會如何的問題,例如送出了一件物件或一句說話,內心不要老是等候著要對方回應或回報的償還。作出一個行為,就只有行動本身的方便和利益,淡化對於該行為所帶來影響及施予的對象,不要冀望任何令自己覺得好或不好的感受,那是最能夠在施與受過程中不沾上額外煩惱做最佳心理行為。

    另外,接受他人的餽贈,老一輩的教導,大有可能是日後有機會要去反映那份謝意,但那個反映,亦多有可能引起下一次的餽贈?那麼是否要再次反映?感恩是內心的感受,要自己去衡量,溢於言表的表達,不好再告知對方那件物件怎樣的好或不好,於是乎止於該處,不再增添任何延伸的煩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