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6日 星期六

《聖者怎樣教導門徒?》

          一是與大眾說。就是在聽者人數眾多的時候,說大眾易懂易明白的道理,在解釋內容細節時,也兼顧大部分群眾以至全部人都能獲得利益,但不能使個別程度有差別的人能夠深入法理中。

二是隨機而引導。遇上巧合機緣,例如路上碰面的人或看見的事,隨當時環境,借題發揮,是有所指向,利用該人或事所發生的現象,對同行的人作即時的啟發。

 是因個別而說。在人數不多的場合,或者個別相對的時候,知道某一位人的需要而作出針對,有時不是直接的說出來,而是憑某一些做作來顯示給對方了解,而能夠接收到的那一個人即時感應到師父的提示。

 四是舉問而說。有些提出疑難的弟子,其實經已了解該問題,不過知道其他人並不十分明白,於是提出希望師父能夠再闡釋。

最後是不說而說。這些行為身教,絕頂聰慧的弟子,能夠在觀察師父平日行住坐臥之中的一切細節,得到無盡的教法,他們會霎時間借來師父的眼耳口鼻,甚至能在一瞬間好像通去師父的心,所以,不通過語言與師父溝通,對這些人來說,經已是無尚的學習方式。

 「不說而說」的契機,主要是身為師父者,除了親自證知外,還要能通教化之道,能知悉對象徒子當刻所需為何。二是徒子在那個時候能接收到師父所傳遞的心法。三是當場環境的因緣。此時此地,因緣不就,所有上乘的教法基本上都隱沒了,能夠接受的極為稀少,也就沒有師父出現的必要,還是說說口頭禪,在真正的道理面前裝飾一下,轉頭又去為生活奔波勞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