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師父!師父!》


         在香港,很多時候尊稱司機為 師父,當然,稱呼出家人為 師父也可以(有些講究佛門稱謂禮儀的人,分清懂得說法的出家人稱為 法師,不懂得說法的為 師父” ),第三類是以裝修或廚師為業的人、承造金屬、器具的人,也可通稱為 師父 師父這個稱謂是屬於尊敬的,一般人都會接受。不過,在教與學的環境中,學的一方最可能稱呼教授的一方為老師,西方就稱 “miss” “sir” ,都是普遍的招呼語,反而如果學人稱教者為 師父!這個稱號就有很特別的意義。上年舉辨的初階佛學禪修班,有位家長學員,稱呼我為 師父,可能這位家長學員待人比較客氣和尊重,我還是覺得叫 “Li sir” (老師) 比較恰當。

前幾篇曾經寫過關於老師和師父的分別,而實際上我在佛學禪修班的角色,兩者都不是,只是講者或主持人而己,普通的研習講座,我們都是平等的平凡人啊!很多傳法的人,十分喜歡被別人稱為 師父,因為這個稱號實在 專貴。我是平凡的人,閒雲野鶴,自問絕對並非所謂 大乘種姓的料子,有緣相遇,對法有興趣者,大家不妨多溝通分享一下,無緣或不知何方神聖者隻字不提,囉唆乏味,亦不善諄諄教誨之道,何堪任為師父?聞此稱呼,啼笑皆非。 

我們聞思佛法,最主要就是把文言轉化為智慧的資糧,其他的事都並非內容!而老師和師父的最大分別,是前者只在文言層面琢磨,磨來磨去都是在那個層次,所以就算跟他們學習一生的半個世紀乃至多生,皆是打掃紙墨,整理著那些文言煩惱事;後者就擁有決定超越文言層面的深邃轉化力量,適當利用各種機緣善巧去激發個別追隨者的潛能。第二種作為師父的品質,是他自己擁有把文言轉化為智慧資糧的能力之外,還要清楚通達當中的來與去,那樣才可以循循善誘地安排追隨者拾級而上。稱得上為師父的第三種必需品質,是起碼從觀照的成就當中,發展出兩三分閱讀他心的能力:他心通,這種能力的重要性,是能揣摩在適當的人和環境下,作出應機的啟發。作為人師父的,應該還有一個特質,就是無盡的慈悲心,慈悲心可以表現為嚴厲但並不嚴肅、苛刻但不刻薄、方便但不至下流、隨俗而不傾向低俗等,要分清楚這些界限,在現世中並不容易。

我們習慣性地以自己的執著(我見)去改編實相而無知無覺,所以,向來把 (包括見與聽)” 得來的資訊轉化為自己的智慧資糧是最困難的事,不過,許多學佛法的人不覺得那是重點所在,以為一旦能明白所見與聽來的文言概念,就必定可以成為自己用以推動實踐的智慧資糧。如果能夠知道 接受外來資訊的困惑處,正如自我從來不能夠打破經驗上的執著,那麼, 接納才可以作為 接受之先鋒來考量抗衡我執,終能掌握突破執著(我見) 的點。

歷史告訴我們,師父親傳的徒弟不會太多,好像耶穌在他的年代信眾遍佈中東,很無奈地選中比較近身追隨者的十個蠢才;佛祖釋迦牟尼呢,他的十大弟子也被後來的所謂大乘行者貶以聲聞小乘(這是藉以抬高自宗的技倆)。真正的師父,會利用多種手段去啟發徒弟,但多不會私傳直接教導針對弊病的方法,除非用以傳於後世,究其原因,如果徒弟未達到某一個「爆破」向上的點,無論師父正面地指出任何的方法,對於徒弟來說,都是從外在加上去,而且和舊有的概念可能生起矛盾衝突,效果是短暫和未經實踐檢查驗證的;師父需要知道徒弟的步伐在哪一個階段,於是把握時刻透露出一些相關的玄機,例如六觸所遇或比喻來激起徒弟衝破自心的齊限,只有憑徒弟自己的力量(加上師父的一下當頭棒喝的增上力量),才有可能達成與自心同在的智慧。

自古以來,師與徒的關係都很微妙,常人的猜度,是徒弟冀求學法因而拜師, 「法」之傳遞則有可能不同,例如玄奘遊說少年窺基成為他的徒弟,藏傳佛教更多師父等待有質素的求學者故事,例如馬爾巴上師與密勒日巴尊者,因為能稱得上師父輩的人都或多或少有點他心通的能力,所以他們對於「人」內心的殷切期盼、本身能耐、甄別正向和俱生資質,皆有一定的把握,以免白費功夫或培育到歪苗而斷了法脈。以上所述的師徒關係,在現今的年代,因為人性扭曲墮落,經已差不多絕跡了。師與徒兩者溝通亦很奇妙的,日常生活可用言語,但主要的授予方式都不在文字言語的傳遞,師父選擇徒弟的品質,是可以在極平凡事情中能觀察到非凡的概念,超越言語的領悟。言語的符號除了生活必需應用之外,對於傳法的師徒關係來說,可以是一種退步和障礙。除非你曾經親歷其境地體驗過那一回事,才能真正明白,你只能渴望和羨慕有那麼一個自己成為當中主角的場境,繼續不望收獲的耕種吧!待幼苗成長,終有一天你也能夠做到,那個時刻你的師父將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師父最重要的特質,是他親證過所有傳授給徒弟的法,就算有些是由他過往的前輩所授,亦經他自己後來再親自證驗。有部分師父例如佛陀,能知道就算是自己所證到了,也都是森林中的一片葉,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證悟,那是最偉大的師父。只有最偉大的師父才可以容納一切法門!


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世間之法》

      早上在屋苑平台遇見鄰居,他曾在上水鳳溪小學任教了一段相當長日子,為師相當熱誠,常帶學生到屋苑會所免費給他們補課,可能因為同事們都十分擁戴他,所以多年來都被選為校內的模範老師(本地教育署早在九十年代開始,舉辦每年每校自選一名最佳教師,理論上是由各位老師同工互相投票選出,但由於各學校有不同的傳統習慣及複雜人士問題,有等為避免同事之間爭議,用年資排名的方式,每年輪流自動當選,如此,雖則免去同事之間內心你我猜度的問題,但卻完全失去該項選舉的原意!)

    今次和那位居住同屋苑的老師閒聊,他表示本學期經已轉去另一所學校任教,最令他雀躍和引以為傲的,可能就是他透露今年在新校任職不到一年,經已被同事選為全校的最佳老師了!當我聞說之後,心中再次浮現出以往多次每當他向我說出那一年又被同事選為最佳教師時,我真的希望告訴他 最好設法下次讓另外一位當選啊 

     記憶往昔三十多年教學,每班經常考獲第一名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會一直承受著極巨大的壓力,100分的科目是不可能再進步的!同樣地,本次考試成績獲得首名,下次只有 退步一途!而且,心理上會視眾後追者為對手,所以,小學每年都名列前茅的學生,許多升上中學便無以為繼,但一般家長皆不會覺察那個問題的存在,還在背後作為積極的鞭策者。

    太太任職的公司,每年都設有若干獎項,主要還是看全年生意數據的增減和服務的質素,某兩年連續得到分區首名大獎,當春茗聯歡,上台領獎之際,屬下分行員工當然喜笑顏開,台下其他分行同工也報以掌聲……. 試從另外一個觀點去把事情拆解,台下其他分行的管理人(和員工),你會以為他們當時喜歡站在台上領獎品獎金、還是在台下為另外一家分行鼓掌呢?鼓自己的雙掌究竟是為替別人慶祝?還是為了自己作為 抬轎的欣喜(羨慕/嫉忌)?並非小人心,事實就是如此,這是世間道理,人間常態來的。從來沒有一個人肯甘心一而再再而三地鼓自己的掌來 慶祝他人(對手) 的勝利,也用同一動作去認同自已的挫敗!怎麼要好的同事或朋情,也會因此而隔膜!略有多少世間智慧的,隨即便要收斂,所以,當內人第二次領獎之後,我認真地說出整件事情的 玄機所在,希望她 設法不好連續第三次上台領「賞」。

    同一道理,如果遇上別人的褒揚,要很小心處理,外在是要清楚他人如此做作的動機,內在是要觀自心如如不動。反而 無理譏譭自己的人,不必如此地小心,只抱感恩(如實能知的一課世間法)及以慈心(修習的對象)對待就不必介懷了。事實上,還是要去整理一下無理譏譭自己的,是否真正的 無理,或許需要留意改善自己的行為,那就要看觀照的能力了。

    曾經讀過一篇關於古代莊子的寓言故事,話說莊子和他的弟子四處遊歷,在某條村落地方住下,日子久子,村民都因他的日常談吐行為而稱許,當弟子向莊子反映村民對他們的稱譽,翌日莊子即喚各弟子準備離去。這一則是內容深邃的寓言,人與人之間,淡如水的感情不會出現甜如蜜的交往,亦沒有成為仇敵的可能,稱譽當中,在反面卻隱藏著譏譭。我們讀了如此類的寓言,不要以為任職或任何場合,一概稱譽皆變成為心生惶恐的因素,畢竟禪修總是要運用世間的智慧去判別,欠缺了慧就不能引至正見的成就。

如果有足夠的覺察和觀察力,日常生活就是最佳的禪修道場,把實踐融入其中,從他人身上看見自己,觀照自心及他人的行為,借鑒兩者的關係,探究當中的因由,從而更新自己對所有事物的觀念。能夠利用如此方法去修習,勝於只鑽研於文字語言。聞、思、修是解脫一切煩惱的過程,如果只聞不思不修,那怕生生世世過去,還只是多聞之佛學者;聞思而不修,白白花費了光陰,還有可能墮入負面情緒的困惑;禪修就是把所學所聞放入生活中去進行實際的體驗,縱橫深淺的正思考量,再經過不斷反覆實踐及思惟的循環更新,心自然會悟入有意識操作的階段。

戰勝增怨敵,  敗苦臥不安,
  勝敗二俱捨,  臥覺寂靜樂。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六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