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什麼是活在當下?》

     簡單概括來說,就是自己知道自己這一刻正在活著的專注!說來順口容易,真知道活在當下的,百千萬中難找一!

       先反過來說,什麼不是活在當下?思憶過去,盼望未來,對此時此刻沒有專注,就不是活在當下了。當去郊野旅行時,帶著耳筒機聽音樂;進餐同時欣賞電視節目;坐公車和在街上行路時不把玩手機和遊戲;睡時想著未來的事;與別人談話時心裡不斷想著其他事情,都不是活在當下的實例,人間絕多的是呢!

      最近聞說有許多基督徒也來談,聽他們高唱字面「活在當下」四個字,順口溜出來也無什麼不妥,再聽下去,說出來的內容,吁嘆過去之可惜難追,與未來心望上帝之憐惜,人生苦短……剛好並非「活在當下」!

     知道正在行、停、坐、臥;感覺到冷、暖、癢、痛、舒適、痛苦等;心正在想什麼;和知道自己正在處於不斷變化的環境,即活在當下了。轉一個佛法的詞彙來說,就是「正念」。

     讀完以上的文字,對「活在當下」還不十分清楚是什麼一回事?那就閉上眼晴感覺著自己的呼吸的出入,一呼一吸,長的長,短的短,知道了自己的呼吸,感覺到自己的呼吸長短深淺,如果有一刻能夠那樣做,此刻就是「活在當下」的最佳體會。再簡單用文字舉一個例,就是此刻自己用自己的心,捨卻分別性的,去觀察著自心。許多時候,生存於現世代,尤其是我們活在奔波勞碌及麻煩困擾地方的人,想一下修法也是超越內心能負擔的能力,何況實行,又是那一句:「我們為何生於此」?如果在此一期生命中能撫心自問:「人生的意義何在」?那可能已是邁向出世間方向的第一步了!

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怎樣去引導固執者及消極者?》

      這兩類人都不能一開始便直接說理,因為他們兩者都有障礙,必須要迂迴曲折地引導,實際情況是誘使他們自己去根本暸解清楚自己的問題,但絕對不能從正面入手。

       固執的人心中似乎築起了堅不可摧的鐵石圍牆,腦子把他們固有的經驗全都困在心中,同時亦時刻提防外來新概念的入侵,這就形成固步自封的心理現象,最極致的一種,是外表看來似乎適應並且接受外間的新思惟,而實在內心則徹底抗拒。腦子把固有經驗認為是永恆的擁抱著,覺得那樣方式是至安全的做法,一旦拋棄了現存的觀念,即催毀整個心理防線,變得很不安全,因為要推翻固有經驗累積所提供的觀念,所以更形成恐懼,恐怕無以立足,這是固執者整個心理現象的特性。

     應對固執的人,不能正面攻堅,如果把矛盾激化,那麼擁有固執性子的人必然立即離去,造成不良的因緣,對於這類人,要用柔和的方法去誘導,知道他們的心理現象特性的根源來自於恐懼,於是把給予和藹可靠的信心設為宗旨,務求令他們自己去領會,一切新提供的概念只不過是修飾原來舊有觀念的好友,並非想去添新除舊,絕對沒有想趕走舊有思想的企圖,依舊保留固有的觀點,就是那麼而己,如果能夠在固執的人腦海中建立如此信心,滲透的部署經已差不多成功了。用怎麼樣的方法呢?一是人與人的關係,任憑固執的人表示什麼他自己的意見,一概先行接受,並且仔細聆聽,當成是認可,這樣的「溝通」才不會生起矛盾,亦是建立信心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修慈心觀,並且最好選擇夜間靜坐,在靜謐黑暗中修慈心禪最能令心柔軟。

     對於消極者,需要正面回答他們提出的所有問題,但消極性格的人,多半起初對陌生人或在陌生環境中都不多作出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行為,尤其害怕獨立發言。於是,先主動把所有事情都說成正面積極的,是入手的第一步。觀察他們對生活中所遇上的大小事情,如果他們自己肯透露當中的過程,知道自己在整件事中的角色,就不難覺察到他們緩慢地從負面的態度轉向正面,因為他們的心是往下沉降,所以要鼓勵向上的能量,每一件事都要往上提升。在白天觀想光明或佛相是一項增進正能量的好選擇,臨睡前以同樣的觀想法也十分有效。等到日常生活正面積極的心態變得穩定了,第二步需要把正面積極的心態調到中道的不負不正,這時便是把緣起生滅的課題引進的好機會了。(註:把負面的心態調至較正面,事實上,正面心態中卻包含負面,很容易又回復到負面的心態,所以正面積極的心態並不是終點,要了解緣起生滅性,情緒才不至墮於正負二邊。)

 腦子就像頑劣的猴子,它喜歡亂蹦亂跳地奔竄,人根本沒有控制它的能力,問題是自己卻以為絕對可以?所以,禪修其實就是針對腦的頑劣性而設想,並不是說要把腦子的功能完全毀掉,而是要告訴它,如何遵守作為一個恰當思惟器官的規矩,不可越軌!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古道易難》

     “古道 就是古仙人道 。意思是各先輩古人們,依於此而達至涅槃(不再輪迴) 的修行方法,佛家概括地稱之及八正道” ------ 正見:正確見解,包括四聖諦。正思惟(正志):由正見引起的正確思量。正語(正言):正確的言論。正業(正行) :正當的行為。正命:正當的職業。正精進(正勤/正方便):依以上五項策勵修行。正念:憶念正道。正定:入無漏(清淨)定。八正道以正見為首,即以正見為最重要,因為有了正見,對於事理才會有正確的認識,就能破謬妄偏差的俗知俗見,悟入正道。那麼,什麼是事理正見呢?就是如實正思惟緣生之法。

    以下詳談三種類人對於探求古道亦易亦難的正反兩面。

    大富貴之人,他們為什麼擁有財富,源是因為他們所積的世間福德,亦可能因為他們在世間經營手段精明,到頭來,所積聚的財富對他們來說有什麼作用?除了可以主觀設想尋找更大的利潤,積聚財富的目的不外乎使其擁有者更能享受美好如意的生活,其實這就是唯一目的,當中包括屬於精神上享用的權位和物質上的所有人和事物。就是因為這一個不斷累積大量的財富便能令自己享受更美好如意的生活的內心行盤算計度,那麼分別心時刻不斷增加它對事物的影響力,增上的分別心又倒過來影響六觸入處的受、想、行,愈是增強分別心的力量,愈使濃霧籠罩著心眼,任憑怎樣聰敏,也覺察不到古道的入口處,這是沒有可選擇之途,唯一的選擇是繼續任由此生享用世間的財富。

    比較上不是大富大貴的人,不少十分羨慕權位與財富,他們可以選擇利用生命去追逐世間所有;或一方面妥善處理世間一切事務之餘,往出世間法中選擇他們的道路,然則在世間誘惑及出世間清淡之間游離,它們對於兩者的引力及因緣就要視乎個別的思想及環境而定,因此,有些人可能傾向追尋世間福樂,有些對於離苦的解脫心比較強,因人而異。此中絕大多數仍身戀富貴權位,而同時嚮往心中假設的世間所謂出世間法。

         生活窮困的人,不計算走偏了為非作歹的,其他實無二路可選,如果他們先天有點出世間想,當遇到好因緣,當然容易看見進古仙人道的入口;但如果欠缺先天的出世間想法,那就十分可惜地,甘於貧苦一生,枉費了知苦而求滅的機遇!

    另一類性情固執的人,除了自己,什麼都不相信!就算給他們聽聞出世間的道理,也會無動於衷,原因是他們築起自我執見的圍牆,牢牢地擋住外來所有對事物的詮釋,滴水也不漏,再想深一層,其實這類人連自己也不相信,所以表現出來是抗拒的恐懼!腦子恐怕接納道理後的結果就是推倒整個頑固的老圍牆,成為無所依據的更加恐懼,於是索性一概否定外來任何新加入的資訊。固執生於傲慢,傲慢根於恐懼。

    執見不很強的人,他們有兩大類,一類因為自已對事物沒有什麼主意,於是隨著其他大多數人主流或傳統的意見為依;另一類自己有獨自的思考能力,所以遇機緣便能辨別出古道的入口處,如果這一類人在經濟上沒有大問題,實在是學習和實踐佛法的良好因緣。

         第三類是一生身體向來少病苦的人,一般外來的苦,總不及切身苦的感受來得直接且強烈,此類人無法有自身苦的實際體會,腦海裡只是一片好像恆久不衰的實在感,由於並沒有切身體驗,所以無知(因緣條件生聚滅散的最佳反映外在是離合,而內在就是自身無疑) ,由於無知、比較而對自身的實在性產生傲慢。到頭來終有一天當疾病來臨時便更恐懼不己。因緣所生之法,如果他們真正能了解,恐怕也在花甲古稀之年了。

        相反,從實際情況去觀察,普遍的現象是,佛學班裡總有許多一心向道的人,是受盡病苦催迫之輩,這反映出雖然病苦在世間是逆境,但對尋找出世間古仙人道來說,卻是極佳的因緣,因為他們真正親身體驗到入門的道理------苦!

        物極又是必反,窮困再加上病苦的,反過來很難入道,生活環境苦催迫過度,疾病纏身又提不起氣力精神,兩苦交煎之下,想也沒有用,根本缺乏空間去作任何求法的行為,也就是沒有選擇的餘地,所以,想求法的人,或多或少也要有點世間福氣(順福分),欠缺福分,什麼因緣都是徒然!

    事實上,求法者除了要遇上機緣之外,主要就是自己的心,心的盼望就待機緣巧合,機緣未到任憑如何也不能上路,遇緣不及時把握就等於枉費此生了。

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富貴乞丐》

     活在世間,每一個人都冀望增加順利的條件去保持身體健康長壽、享有家庭親屬和睦共處、乃至事業成就積聚財富。另一方面,厭離疾病死亡及一切逆意不順境的事情,這原本就是極其自然的。

     但是,現實的生命就是苦(不如意及不完美),以苦為本質,世上那有無苦的生命?未生時在母胎,血汙、擠壓及狹促的環境,出生時一下子接觸外間,極不習慣的感受到痛苦,於是呱呱大叫,生命成長的過程,身心也會遇到無數次千萬樣的苦厄,至病、老、死,無不是苦。

     富貴人家的孩子,因為他們無須顧慮經濟上的問題,所以自出生到年老,大都能從各方面解決了身體對於物質享用不足的苦,但於精神心靈方面,則多半未必能夠像物欲那樣的滿足。人的身與心,活像天秤的兩邊,必須要相互平衡,身心健康發展的人才會活得快樂。只能夠滿足身體之於物質或色慾的享受,當不斷追求的欲望快速地無窮增長,心靈的空虛也會隨之無止息地加深,在身與心的天秤上,當物質和色貪的欲望侵佔並操控了心的領域,人便會變成只為欲望而活著的奴隸,那時生命就是一部無心的機器。如果只從個人貧乏的貪婪去看待富貴人家的奢華享受,便無法理解身心天秤的其中一邊失衡了的弊端,那是普遍人以為的觀念。

     乾涸而貧乏的心靈,生活的行為便全是為了自我身體的好處(或自以為享受)而存活,因為極之害怕失去眼前財富及豐裕的物欲享受,處處得逢迎諂諛權貴,費盡心思考量利益效能,忽而為利不惜傷天害理,忽而為名慈善捐獻,到底生命的意義就是全枉花在「利」與「名」摺疊循環的意義上。相反,窮困的人在物質上根本從來未必足夠,甚至連用以活命的金錢也朝不保夕,所以許多貧苦大眾都怨聲載道,認為世界或社會對他們不公平,在身體和心靈上也一貧如洗。若然能夠瞭解,物質之於身體並不一定使心靈富足,但心靈的滿足卻可令身體安於平淡之道,窮人對於生命的處理態度就簡單得多了,他們一不怕苦,二可挨更多日子的餓,三不必穿著華服,四可用真情過活,五不必無時無刻追求更豐厚的金錢而拼盡身心,也不必為守財而擔憂煩惱….. 還有最大的好處,就是終不懼怕死亡的來臨,那麼多的好處,是自以為富貴就代表所有一切的紳士們,做夢也難以想像得到!相反,你說窮人在心靈上可以是多麼的幸福!

     所以,富貴人家小孩子的成長,他們從幼小無知開始,便享盡物質豐足,如遇家道中落破產,下半段必是苦不堪言。當一生榮華去盡,臨終時一切所記所憶,以往所擁金銀財帛及妻妾兒孫,乃至俐計名權等等,頃刻皆將滅去,那般執著戀棧不放但亦此刻難留的情緒,就好像要支付清所有曾經享盡世間榮華一生的債,倒頭鑽進陰司路,瞬即變成心靈貧乏的乞丐,等待平等的裁決。不要只看表面,推究真實,生命是何等樣的實際平等!越是曾經獲得欲樂及執著,最終便越難捨難離地墮下!

 皮包血肉骨纏筋,顚倒凡夫認作身,到死方知非是我,從前骨肉付誰人。[淨土偈語]



2020年9月12日 星期六

《修正陋習的圓滿》

     我們的陋習,在第六意識表現出來的最顯而易見,屬於身體上的行為如睹搏、吸煙、酗酒、吸毒等,屬於口的如說粗俗話、動作粗魯,對人沒有禮貌、動輒責罵別人、中傷他人等,屬於意念生起的除包括上述身體和口舌之間的,還有是腦海中徘徊而未真正付諸行動的。這等首先都要用覺察力來自我發現(discover),然後小心修正(investigate)。這裡沒有包括男女之慾,欲界天的眾生,對於異性之慾是最無能為力,也是俱生以來最深的煩惱之一。

     修正的次第,必定是會從粗顯處入手,而且要利用自我覺察的能力,不斷反覆思考,意識表層易被察覺的陋習通常都可以因為覺察力相對的增強和時間的磨損而修正,但愈細微的陋習愈難處理。有一些人認為自己好像擁有無暇的內在美,沒有任何缺點,這等人的覺察力未必很弱,但相對其微細的陋習,他們的覺察能力就無能穿透,這些人的問題也就極難處理。

     陋習除去後,除了在自己內心中生起不再是可愛感受之外(應該必然是可厭的感受),下一步最難消去的,反而是倒轉過來,對該種自己曾染不良習慣還未能除去的人,覺得厭惡不己,那麼,整個修正,要在內心對所有還未能剷除該種陋習的,不再生起不快的感覺,這才算是圓滿。不過,這一步,比起能夠自己用覺察的能力去消滅那些陋習更難不知多少倍。如果因為跳出行為陋習,而墮入生起厭惡心的另外一個洞,那減一加一,到頭來又執起另一個更深層的陋習了。

     至於深層意識和潛意識內層的惡習,則非生生世世長期以正念靜坐入觀,否則難以觸到,倍何況修正。


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見惑與修惑

 惑與惑。前者是見道即斷,後者在見道位仍隱伏無動,要經是時間努力修行,在修道位才能漸次斷除。惑又稱為迷於「」的煩惱,是不通於道理惑是對於「」的迷惑。即表示在修行的次第上說,道理比較容易明白;但頑固執著的習慣是相當改過來的,所以許多人常常在聽聞及學到佛理時飄飄欲仙,但實行起來卻一籌莫展。以下是書本上的參考資料,天台家通常把主要煩惱五五分,但俱舍家及唯識家另有分法:

惑與〕 煩惱大體分為見惑與修惑二種。所謂惑,是說迷於理論上的知,這主要是後天的,如果能聽到正確的理論而領悟,也可以立即去除這迷惑。所以也稱為使(犀利的煩惱)。惑又稱為惑,是習慣上之情意的迷惑,也可看作是先天的煩惱。對這種煩惱,雖然在理論上可以瞭解它是錯誤的,但很難改過來,這種習癖之類的頑固迷惑,須靠長時間努力修行,才能漸次斷除。故惑亦稱使(遲鈍的煩惱)。

見、見、見、取、戒禁五見為使                                                         欲、恚、無明(愚癡)、五者為使。(中略)

水野弘元煩惱論〉(摘錄自《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第八章)

====================================================================

見修二惑

惑與惑之併稱,又稱見思惑。惑是見道所斷惑(dars!ana-marga-prahatavyah!-kles/ah!)之略稱;惑是惟道)所斷惑(bhavana^-marga-praha^tavyah%-kles/ah!)之略稱。

 小乘俱舍家將此二惑說為因迷、迷而區別,即惑是迷於的煩惱,惑是迷於相的煩惱乘唯識家分別起、俱生起作為二惑之區別。以惑為分別,是由邪師、邪教、邪思惟分別而起的煩惱;惑是俱生起,是有情眾生與生俱起的煩惱不問大、小乘皆主張︰惑之性較猛利,在見道上,一旦見諦理便得頓斷;而惑反之,在修道上,屢觀事理而漸斷。故古來即有「見惑頓斷如破石,思惑漸斷如藕絲」之說。

 二惑之體有貪、瞋、癡、慢見、見、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十種根本煩惱。但是,二惑之分別,俱舍、唯識二家稍有同。

 俱舍家與身見等五見惑,其他通於二惑與五見是**之惑,係惑於而起貪、瞋、慢三種是迷於之惑,且是緣之惑,係緣於五見等而起,故通於二惑緣、緣兩惑相應,又迷於而起,故亦通於二惑

唯識家後三見(邪見、見取、戒禁取)是唯分別起之惑,其他通於二惑。即如下圖。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運用覺察力去對治陋習》

     例如習慣酒吸煙,一旦生起了覺察,準備戒掉,即準備要像馴服野猴子一般去對待,第一步要注意的,例如從腦海中浮現出想吸煙的念頭,以至由煙盒取出一支煙,及點火和吸每一口煙的所有動作,每個動作都減慢節奏,並保持極為 專注 覺察 酗酒的也一樣,由腦海中浮現想想喝酒的念頭,以至取出酒瓶倒出酒,以及每喝一啖下咽的所有動作和感受,都減慢節奏,同時保持那個極度 專注覺察 的念頭,有意識地知道自己內心欲望的渴求和行為的配合。簡單來說就是,每一個動作及細節,都要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平常好吸煙及喝酒的人,百分之九十九是享受著那麻醉的狀態,就是因為全心全意想去享用那種「自我感受樂極」的意向,所以失去 專注覺察 的念頭,然而享用煙酒者的目的,本身就是朝向暫且捨離 專注 覺察 等有意識的清醒作用,煙酒對於頭腦的作用是麻痺

     第二步不單不要減少每天吸煙或喝酒的份量,而且要倍增、甚至多倍增多倍!本來每天燒廾支煙的,現在加至燒四十支。本來每天喝一瓶酒的,現在喝兩瓶。幾天後,又再加倍至六十甚至八十支煙,不停地抽;又加至三至四瓶酒,當開水飲用。直至有一個在腦海的訊號出現,認為那個份量的確過多了一些,知道了之後,不要立即減份量,保持這個份量幾天(或許更長的一段日子),再添加至一個令惱海浮現出厭迫的感覺,之後的數天保持著那個份量和感覺,腦海裡厭離陋習的傾向便會愈趨明顯。此時,每次當有厭離的感覺在腦海中出現,就立刻去抽多支煙或加喝大量酒,直至極度討厭,依然在那種感覺之下強迫自己進行抽煙或喝酒。保持著那一個感覺的記憶,跨越那一個點之後,只要自己的 覺察 力不減,很自然地,身和腦所不能再承受那陋習的知覺會浮現出來,那就是下決心的時刻。但 覺察 力薄弱的人,那麼神仙也難救了!

如果以上的方法不能使陋習生厭,或厭離一段日子後,又再生起渴望有那陋習,那麼就不要勉強自己,順其自然好了,可能有朝一日,碰上大挫折或生一場大病等,會令你生起忽然去除了那些陋習的念頭。

戒除陋習如吸煙、酗酒或賭博等,必須經過一個過程的轉捩點,這個點的敲擊力在腦海生起共鳴,陋習可即時剷除,它們的枯萎冷卻,是不會回頭的,未到那個點,任憑外力如何,也是徒勞,而這個點的出現,與自我覺察力的生起及強度有關,需要經歷時間的長短,亦因人而異,有時更加是于廻曲折,抉擇力不足的人,中途又會放棄了。


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由替人開門說起》

    四位上了年紀的女士,在我所住屋苑通往三樓街市的出入口等候,這個出入口的玻璃大門是要用屋苑特設的智能卡才能進入,四位女士可能不是屋苑住客,沒有智能卡,亦沒有按任何密碼,所以在門外等候,我則稍遠觀望著……半分鐘後,有一位女士從屋苑大堂出來,按下大堂的開門掣,門外的四位女士但見門開,第一時間不由分說,立即一步上前推門而入,然後才讓那按開門制的女士行出門外,我即隨後而進屋苑大堂,情況是在大堂內準備離開的一位女士按下開門制,門外四人在外經守候多時,心急如焚,即急不及待地推門即進,繼而四位女士當中,其一光火咒罵著粗話: 我們開了門給那個女人出去,為什麼不向我們說句「謝」,正式「冚家X……”。嘩!

    看了以上一段真實日常生活情節,有沒有多少啟發?或許從頭再讀一趟就會更明白。平日每天在中午時分,我離開屋苑也會經那個玻璃大門行出三樓商場,按下大堂的開門掣,如果門外有住客等著進入,熟面口的,我會讓他() 先進入,有的會向我表示謝意,通常我以 “u a welcome” 回應,有些認為理所當然的不表示什麼,我的心裡倒也是沒有什麼反應,門外的人,人家給你按開門掣,你一衝而入還要當面咒罵人的,還是第一次接觸到。

    在互聯網 江峰漫談 的節目裡,曾經講到一則在當地(美國) 唐人街餐館的親身經歷,他說進入餐館時一手拉開大門,隨後十多個支那人不理誰在拉著那道門,一邊談笑一邊進入,於是他一直拉著那道門……,而在美國當地西方人的傳統,對於那樣的事情,會很有覺察力和禮貌地,知道「誰」(如果並不是餐館內服務的人)正在為自己服務(開門) ,立刻道謝及用自己的手去接替(令門繼續保持開啟) ,那樣的做法,絕對不單是因為西方人的傳統習慣,而是現代支那人的籠統顢頇和無禮無節。

    我們日常的煩惱,十居其八九是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產生,我們又不能割劃離於人群(離群獨處可能有另外一些煩惱) ,於是首要設法解決人際關係的問題。在人際關係中,作了某一個行為,就只是那行為的本身,並不涉及其他過去記憶及未來將會如何的問題,例如送出了一件物件或一句說話,內心不要老是等候著要對方回應或回報的償還。作出一個行為,就只有行動本身的方便和利益,淡化對於該行為所帶來影響及施予的對象,不要冀望任何令自己覺得好或不好的感受,那是最能夠在施與受過程中不沾上額外煩惱做最佳心理行為。

    另外,接受他人的餽贈,老一輩的教導,大有可能是日後有機會要去反映那份謝意,但那個反映,亦多有可能引起下一次的餽贈?那麼是否要再次反映?感恩是內心的感受,要自己去衡量,溢於言表的表達,不好再告知對方那件物件怎樣的好或不好,於是乎止於該處,不再增添任何延伸的煩惱了。


2020年7月12日 星期日

《正見心繫 無拒偏計》

唯識三性的偏計所執性,在實際修習的角度而言,是否完全不好而應該避免? 20200704

現在暫且不給予本問題的任何評論,當你們知道了「三性」的「偏計所執性」,亦初步了解到它的內容,待我來再問一次20200613同樣的問題: 在「非以佛像為所緣境」的靜坐中(可能是正在觀入出息止的過程中),忽現()佛陀光明全像,你是不可能立刻停業靜坐向他進行禮拜崇敬,於是應該怎樣去處理 從你經已知道、思考及經答過昨天的問題,對於20200613同樣的問題,是否有同樣的見地?要從中思考出你自己選擇那樣做法的 原因,才是這個問題的重點所在。***這個問題給你們整個星期的時間去想,想想下可能會有點兒「開竅」的,不要失眠啊!★★★★★★    20200705

上星期六第一題「是否完全不好而應該避免?」,最後一句有 完全兩個字,我有意不用上「」符號,婉明很細心,最後提出來:「唔係 全部唔好」。如果把你的細微心思,用予修習靜坐,可能會有不錯的收效,修習靜坐的成效,很多分是建立在更細微的覺察力量之上。

首先講幾則實例:(1) 小孩子對學業不努力,父母知道他很喜歡某種玩具,於是對他說:「如果肯努力,他朝長大有錢就可以隨意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當下雙方生起「增益執」)。」(2) 上星期我自作了一個說駕車轉彎的比喻,去比喻用什麼心態去觀待每星期一次的禪修問題,為什麼不直接說出來?(3) 同上,好賦作詩偈的人,是先有「妄想」中的境,才把那些景象轉化成語言文字,它們可能令讀到和有能力知道的人,再一次把內容「還原」,成為自己能知道的意義。上述三個,皆屬於可以令「能」及「所」雙方都生起偏計所執的「增益執」(無中生有) 例子,同理,如果完全沒有「增益執」能力的人,要領略當中的意涵倒是十分困難。**所有比喻、詩偈和多分文字的內容,皆建基於作者和讀者的「增益執」上,「偏計執」能力弱,或「減執」成分重的人,無能欣賞藝術或深入了解文字背後暗示的意義,對於學佛,也真只能作為好像北傳佛教口中的「小乘」。

(4) 某天你的孩子生了病,帶他去看醫生,看情況十九會和醫生商量(暗示) ,不如速效注射(打針) ,因為孩子以往有此經驗,而他極之害怕打針的痛感,所以你會先游說他,保證今次見醫生不會打針,到時實際並不如是。(5) 你在工作的地方受了自己認為很委屈的事,心裡很不舒服,回家希望見到家人不再在外表反映出自己當天的心情,誰知也給至親發覺了,追問你是否因為工作問題至不開心?因為你不想連累他() 亦替你憂心,於是否認內心那個感受的事實,或另說更輕微的事。(6) 某天因貧窮沒錢沒有進餐而饑餓,因為你還想要生存下去,所以心理遮蔽著饑餓的感覺(本有饑餓而當沒有),去工作得酬勞以換取食物。上述三個是「損減執」的事例,真實比比皆是也。

    另外是內在的例子,每當苦受或樂受,如果掩蔽著它們當沒有發生,那是「損減執」;如果堅執著實有的苦樂受,那是「增益執」。但實踐中愈能夠盡情進入苦樂二邊的勇者,就愈有可能從中覺悟!如果苦來不覺苦、樂至不享樂,那麼憑藉什麼為緣去看待目前認為的事實(「依他起性」)?所以思想既守舊又頑固的老八古人叫後世人苦樂不著,那有可能是他自家的通達修為,但現在我們入去修,就必須要心頭上先有稱譏、毀譽、衰利、苦樂等去作為量度自心的緣,於是當我們面對那些二元對立的所有事,不生懼怕及不懷譴責。

絕大部分的情況,同樣一件事,心理上皆可能有「增益執」和「損減執」兩方面選擇的事實(就是欠缺「如實知」的 事實 事實二字就是「依他起」的因緣變易無常),例如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到社會上找工作,有一份要去貧困地區挨苦的工,詢問家長的意見?你是早知道那個地區的情況,是會令人吃盡苦頭的,於是你出於疼愛,極力反對!可以反過來施設,是因為你希望孩子多受生命的歷練,強力支持他去接受那份工作。前者「增益執」,因你自己只是「早知道」而未曾親歷,你所「增益」的部分未必存在,而且因人而異;後者是「損減執」,理由也是因你自己只是「早知道」而未曾親歷,事實「損減」的部分未必存在,而且因人而異。

於我來說,曾經講過多次,如果在街上遇傳道基督徒,問是否信「主」,必回答「當信已信!」此實「增益」(同為「信」,發問者心中對於「信」的觀念,與答者的「信」,內容很可如有相當異差,所以問者以為自己心中的「信」,與答者所答的一樣[或相接近])。見陌生佛教人士,問是否已皈依信佛,必回答「未曾!」此「損減」也。為何?於我想避免無謂多言多說。或許自我當時拆下一重隔膜,真正難以避免要繼續交談下去的時候,互相學習的空間更廣闊(起碼於自己如是)

如果明白上述從百千萬生活事情當中選出來的幾個例,你必然會恍然大悟(或小小悟)!「增益執」和「損減執」兩種偏計執並不一定是惡?現在你是不是更糊裏糊塗呢?!那麼一旦能夠追本溯源,回到生起偏計執的幕後「操控者」: 八正道之首 --- “正見 身、邊、邪、見取及戒禁取等不正見,便㑹完全能夠了解,並且能好好地利用偏計所執去融入日常生活的一切大小事。「偏計所執性」一旦被 正見所覺察(知道) ,當下即轉為「依他起性」。為什麼呢?很早前我不是說過一個比喻,你家是村屋,傍晚時分,門前路上的中央,不知為何來了一塊不大不小的石頭,於是你打開門行了兩步被絆倒,一次被絆倒之後,你搬開了那塊石頭,等到第二天清晨還未日出,當你再次打開門出行的時候,會不會有意識地看一看那個地方,還有任何可能令自己再一次被絆倒的阻礙物?就是那種覺察(知道) 的心理能力,加上自己從佛法學到的正見,能點石成金!上述的比喻也需要「偏計所執」的能力,欠缺一點點,讀到了那樣的文字,就只認為文字中提到的 事實,真正實行每天踏出家門時,即「如實」地去視察一下究竟有沒有能絆倒自己的阻礙物?那十分可憐!你認為「偏計所執」的能力是否不好?由此可知道。以後修習什麼法門皆可用上如此的方法,毋須硬碰衝撞,亦可從單邊強行壓伏煩惱中逃脫出來。 

   「依他起性」只不過是一張大數據的藥方,「正見」是眾多味藥,人是醫師,智慧的行事是對症下藥,把一味味的藥寫進方單,好像李sir先前的中藥方,才可以治病。反轉過來,正如我曾見過有人拿著一張超過一百味藥的自擬中藥處方到藥局去,藥局的店員也會照辦,但服後好彩的當即不至於死去!只拿著「依他起性」的大藥方,沒有加上適用的「正見」與行動的智慧,相等於沒有曾經知道過「依他起性」那一回事,不落入於 眾緣萬物不實所引起的負面影響經已十分幸運。

偏計所執無可懼,為善為惡唯隨心!若無正見,行善也惡;心懷正見,行惡也善。偏計所執和 分別心是同一伙兒,最近幾期我在blog寫的三篇文章內容皆有詳細描述,它並不一定是壞東西,要看內心是否抱著正見(正見本身就是 如實思惟”[正如以前「十二因緣」講義中說的緣起法,那亦是從唯識角度去看待的如實知「依他起性」為假有不實在、是無常無我的變易法則])去操作?在許多情況來說,實際上可以當作為好伴侶。

    待我逐點分拆寫出來,好讓大家把它們融合日常生活、與以六入處為本的修習:

(1)   於六入處遍知 a. 外在人事物的生滅。b. 內在身受心的集滅。

(2)   因接觸而能簡單知道生與集的有;亦知道滅去的無,是無可避免或遮蔽的。

(3)   以當下正見覺察「生集的有」(增益執) 為「假有」,亦同時以當下正見覺察「滅去的無」(損減執[不是真正的滅去,但心中損減認為如此) 為「假無」。

(4)   常無間思考並生起觀照,周遭人事物的生滅「非有非無」(只是自己增益及損減的心理執著所引致。) 此等過程亦當引用於所有成敗、得失、強弱、多少、美醜、稱譏、毀譽、衰利、苦樂、憂喜等等二元對立之事情。

(5)   經常那樣去思惟,心理將把「偏計所執性」的執磨之又磨、損之更損,於是在自己通遍緊執「偏計所執」的內心鑿出一條幽徑,通往更接近「依他起」之門。這是比較易為、借力打力、以毒攻毒之法,但求很有耐性及細心無間地操作,無懼心理上的迂迴及反覆(反覆是自我求體證的修正) ,鐵柱成針,久必有成,冷暖自知。

    有一點必須特別留意,我們以日常六入處修,心理上必先從「有」而入,「有」就是那個稱為「偏計所執」的東西,不從「空」(即無常無我) 方面入。「空」對於我們來說,一直仍是概念的非真實心理,我們在自己的心中,從並無那個體驗「空」的實在經歷,所以修起上來,一旦每一次都憑「空」想起並思考它底奧秘,那麼便會漸漸地落入好像「什麼都沒有」的田地,這是見效的(會愈修愈變得性情古怪,不是瀟灑!) 第二個不妥的地方,是本來利用六入處的境去修「依他起」,從「空」入就是跳越了那個步驟,反而倒轉過來,企圖用一個「清淨依他起」接近「圓成實」的概念去回過來對應因境起「偏計所執」的心,本末倒置了。我們應先從眼前境況或內心生起的各種受入手,第二步才把「正見]投射上去(所謂 第二步亦可能即剎那間事,但先後次序要分清) ,或許把 第二步形容為盡情享用眼前境況或內心生起的各種受之後,放下再進行檢討(必須把握未忘記前去做) ,從有入手是穩當不過的,極其量你「再被打回原處」,沒有半點風險,所以記著,從「有」(偏計執)入,以「緣起正見」知「依他起」為「假有」(依眾緣生滅) ,然後自知「有」(偏計執) 及「假有」(依他起) 二者(知二者十分重要,只知「有」是「偏計執」,只知「假」而不「有」即所有的真實唯仍是不完整。真正了知無常無我體性「空」的智慧,是你完成上述階段之後的果,那個「空」的果到最後還是要剷除掉,不過已是後話了。

有說上述(3)(5) 的轉變過程,必須於對境時即處理,我的體驗是,有些場合,因為外在因素,修者未必有時間及空間能夠同時兼顧心理的轉變,於是只要過後能記得起,一樣可以收效,至於熟練之後,遇事就會隨即很自然地在心內顯生起「對境偏計」……「正見(無實)……「依他(眾緣生滅)……「幻有(假有)……「必要堅固「心對境無實在但假現有的二邊(偏計執及依他起)」概念……「放下執實在(增益或損減)」的步驟。同時,每一天第六意識觸碰諸大小等事,大部分皆微細至不能從意識的記憶中再次顯現出來,實際上它們也一一被不經自覺地記憶下來,於是有時它們會在我們極其寧靜、不多受控的當下,例如一類夢境(有時醒後記起為什麼會生起某一個與任何事都好像與所有事「無關」的夢)或靜坐時,好像臨終時刻一樣,忽然從腦海中浮現,在靜坐中遇上那種情況是十分普遍的,所以我說靜坐是給細心人玩的遊戲,腦海中忽然出現的思惟概念,立即要分辨是否屬於目前自思的念頭,或先前曾以六入處所觸境留下的記憶,前者可以由他自去,後者可立即轉向重複上述(3)(5) 的轉變過程,之後回到靜坐所緣。

現在該輪到解答星期日的問題了:當你們知道了「三性」的「偏計所執性」,亦初步了解到它的內容,待我來再問一次20200613同樣的問題: “在「非以佛像為所緣境」的靜坐中(可能是正在觀入出息止的過程中),忽現()佛陀光明全像,你是不可能立刻停業靜坐向他進行禮拜崇敬,於是應該怎樣去處理?”先說兩個重點:一是「三性」名相的假施設,並非說「三性」各別獨立存在,正如佛法中的「空」和「有」一樣,大家學佛的要特別留意,因為在我們的意識中,並沒有「空」和「有」同時相即「中」的概念,一時要強植入去是相當困難的,根本亦沒有那個可能。二是正見,正見就是去「知道」,正確說法應該是「如實地」(知緣起法)去「知道」,但因為先前的第一點,我們今生無能「如實地」去知,所以亦退而用文字及現生的因緣,嘗試比較接近「如實地」去了解,那「三性」,一旦你能夠在內心反映那種比較接近 「如實地」去了解(知道)” 「偏計所執性」的性質,那「偏計所執性」即時轉變為「依他起性」了!它在你內心所顯現出來的性質,再不是之前你概念中所以為的「偏計所執性」!簡單純粹地因為你今後以正見為嚮導,確實「知道」了「偏計所執」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所以,「知道」了「偏計所執」之後,你必然要好好地利用它去修習,例如唸佛號、見應化身、想像兜率或西方極樂,乃至臨終的所謂「亂意獨頭意識」(不要再理會它在文意中是否說 亂意,亂意於你是 清淨「依他起性」,當隨佛往生。) 一切都隨著自己已實際比較接近 “「如實地」去了解(知道) 「偏計所執性」的性質,而歸納於「依他起性」了!它的過程及結果,關鍵在於幕後的「正見」,即反過來說,如果一切事情以「不正見」去操作,所有「依他起性」皆為「偏計所執」

抱著「正見」,靜坐在「正念」中,「見」佛又何妨!下次如果你有如此機緣,儘管放心,因為那已並非「偏計所執」了**這些每星期一次的問題是不是十分好玩有趣?於你們應該是好好玩的,更可以藉此學習。我要寫出許多文字給你們去「偏計所執」啊!不過那些文字的內容早在我心,一點都不困難。我想經過今次的問題,大家對於「偏計所執」,及「偏計所執」和「依他起性」的關係,有忽悟嶄新的認識,這不單只是因為這一篇文字,那只是增上緣;經過答第一題,之後七日七日的思考,才是因緣所在。無間努力才有成果,修習佛法一直如此!學佛多進步,那種空間,是每每留給思想活潑的人,心中自知的。

唯識三性說,其奧妙之心法學問,不下於我們曾少分知解的緣起法,其實如此「偏計所執」、「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在唯識的主要理論,世親菩薩造的《唯識三十頌(玄奘三藏所編譯《成唯識論》的依據)中,有一個「公式」,簡單地描述就是:「如果能做到在『依他起相』上除去『遍計所執』為緣,此依他是清淨,就能了解『圓成實相』。」理論上只能在依他起相上修行,把依他起相(=)上的遍計所執逐漸掃除掉,當下無執,便可以通達圓成實相。但在實踐禪修,我們日常對待每一件事,無可避免的心中都會生起多少分「偏計所執」,於是實踐起上來,如果執梗要從「依他起性」入手,因為我們都市人根本終日在繁忙事務中打量(偏計所執) ,根本就找不到入手處(依他起性)?於是想出施設從「偏計所執」入,把「正見」連上「依他起性」,之後你自己把上述兩者(「偏計所執」及「依他起性」)的縱橫關係,放到日常生活六觸入處的緣起觀上去修之又再修,即把此時從唯識所學到的,結合以前所學的「十二因緣觀法」,那麼很可能比較容易修。

事實上,你我都只走在起始點去認識它們,而且,因為此生時光有限,學以致用為必要,施設給大家學習佛法禪修的整個計劃,皆以能啟發日常生活的實踐為主軸,所以,今番概括難以避免的「偏計所執」於諸普遍事,去燃點話頭,日後若大家朋友再有機緣學習唯識三性說,亦可從拾似曾相識的記憶而更益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