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靜坐前後的唸誦》

             許多修靜坐者都忽略了,開始前和結束時唸誦十分重要,這是我修習這個法門不久後便發現到的事,靜坐前後的唸誦,究竟是為了什麼?用文言表達出來,又比較難令人明白,唯有自己親自去嘗試的人才容易了解。與上一篇《心觀這一口氣息》齊去聯想,即和「腹腦」及「大腦」有相當關係。

    北傳支那佛教音樂雖源於印度之梵唄,但自隋唐宋以來,繼承了南朝傳統梵唄與法樂,亦從西域傳入為數不少的佛曲;元明清時期,是中國佛樂的定型期。佛教音樂在宋以後,逐漸與民間調合流,並且普遍為各寺院採用,有樂器伴奏部分,常見的有鐘、鼓、磬、木魚、鈴、鐺、鉿等打擊樂器,又稱為法器,有的寺院還有簫、笛甚至彈撥類樂器隨腔伴奏。於是,現今北傳漢池佛教音樂,以樂聲音韻配合文字內容“響調優遊,和雅哀亮”、“每清梵一舉,輒道俗傾”,在大殿唱誦儀軌為主,並不適合用以靜坐前後唸誦。然而,北傳支那佛教的稱為 唱誦,在大殿排班集體發出音聲的共鳴,亦會令人感動不己。


    南傳的唸誦,音調與印度教以口誦 (Om)” 字調息調和身心進入禪定十分相近(其他宗教例如伊斯蘭教廟宇早禱用擴音器播出來的音聲亦然) ,近代的密宗,與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等古印度本土教有密切的關係,所以他們所持的咒術亦出現許多與唵 (Om) [Aumōngum]字同或相近的音調例如:
護身咒,嚩日囉,阿尼缽囉尼,邑哆耶,莎訶「ōngwá zǐ làā ní bō là níyì duō yěsuō hē。」
六字真言ༀམཎིཔདྨེཧཱུྃ།),也作「六字大明咒」:「ōng)嘛()呢()叭(bēi)咪(mēi)吽(hòng)。」


    (Om)” 字在佛教所稱為「外道」的書籍中描述為 宇宙原本的音聲” (嘗試用雙掌輕掩蓋雙外耳殼並留掌心空、或以一個螺殼朝近耳殼即聞此聲) ,據云此音聲之頻律能引起宇宙之共鳴,而宇宙之鳴能與我們的心發出共振的效果,所以,佛教寺院大殿之鐘、鼓及磬等之音聲,其被敲擊後所發之聲,音頻歷久不散,直接擊振我們的內心,有一股難以用言說去形容,內在深層共同振鳴的莫明感動,好像那個藉由空氣傳入耳朵的振音把我們的心掏了出來,要和音聲共舞。即根據各方古老宗教之流傳,這個 (Om)” 或接近的聲頻一旦響起,立時間直通天地,和宇宙合一,大概就是那樣的意思。

聲音是振動產生的聲波,通過介質(氣體、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聲音的頻率一般會以 赫茲 表示,記為 Hz” ,指每秒鐘週期性震動的次數。

    根據瑞士數學及音樂家漢斯古斯圖(Hans Cousto)於1978年發明的「宇宙八度音」(Cosmic Octave)算法,即是將行星環繞太陽公轉的周期(Planetary Cycles)頻率轉換成音頻而計算的公式結果,發現136.1Hz(赫茲)是存在於宇宙間的一種奧秘是保持地球和宇宙穩定共存與和諧的不變定律,而136.1Hz也是人體內心脈輪」(Chakra對外界能夠作出最健康反應的頻率,可以令人感覺舒暢及進入心理平衡狀態,就是日常所說的心情愉快、感覺良好,提供了維繫人際關係的最佳條件。所以作者把136.1Hz稱為「愛的振頻」,也理解為宇宙間一切和諧關係的基礎。

    明白上述的簡略解釋之後,現在說靜坐前後的唸誦。通常唸誦是由口舌發音,但靜坐前後的唸誦,用喉部(喉部深處)發聲更能直達心腹(音調更接近136.1Hz),喉發聲後經由心再引起「腹腦」共鳴。「腹腦」是人體的 重低音喇叭 (Om)” 或接近136.1Hz的音可令它共振,如大雄寶殿敲磐所發出歷久還能藉由空氣傳播的音頻。於是「腹腦」的振動回過來影響心,那個奇妙的迴嚮,把「腹腦」、、「大腦
乃至「副交感神經」聯繫協作起來,身心因而趨於穩定和寕靜平和的狀態。靜坐前利用此唸誦功夫令心更容易趣入「止定」;靜坐後藉由此唸誦,使內心平靜的態況更深刻及增長之外,靜觀的內容亦同時在心中獲得一種特別印可的力量。

        要注意兩點,靜坐前後的唸誦,節奏不能快速,心態並且要不高亢。前者參考敲擊磬所發的音聲延綿,所以唸誦的竅門在於特別留意句與句之間的空隙,其間心與腹仍在不斷共振中,要待完成後(細心的能自知,可用心感受,不必急於唸誦下一句,並盡量享受那個空間)那一個共振效應才去唸誦第二句。心緒高亢(高昂)所發的聲調會遠離136.1Hz,難以造出共震的效應。靜坐前後的唸誦,並非只重於音聲,這是必須清楚知道。要完全皈依於佛法僧,令心柔軟臣服是首要的關鍵;第二是明白所唸誦的內容,唸誦與念想內容互相連繫;第三是必具慈悲,因慈心至柔軟並最容易融入136.1Hz;最後才是發動能共振的音聲。如果能夠做到上述四個步驟,唸誦才有其正確而真實的意義。

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心觀這一口氣息》

        在印度古典中的中期奧義書 (Upanisad)早有提到禪定的修行法,他主張以調息調身調心及口誦唵 (Om) 字進入禪定。

佛教最古老的《雜阿含經》沒有對安般念作詳細解釋,而直接契入安般念的修習法。
依於經典,初期的安般法僅止於念入出息而已,數息法是在後期的經論方才出現的。
公元300年所出的《瑜伽師地論》卷27說數息是為鈍根者而說。《瑜伽師地論》卷27云:
又鈍根者,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令心安住,令心愛樂…。(大正30431c

    正如20190701一篇內容所引述:
清淨道論》:「….他既知“(業處)連續不間斷而起”,不取(身體的)之息,僅如前述的方法快快而數(其到達鼻孔之息)因為如果他的心與入息共入內部,則(心於內部)將成為如被息所擊或如充滿脂肪相似;如果他的心與出息共同出外,則心將散亂於外面的種種所緣。只於的)所之處(即鼻孔)而置念修習者,而得(安般念業處的)修習成就。所以說:“之息,僅如前述的方法快快而數”         
相(鼻端)與出息及入息,不是一心的所緣,
不知其三法,不得(安般)的修習。
相與出息及入息,不是一心的所緣,
若知此三法,便得(安般的)修習。
覺音《清淨道論 2009 修訂提交印刷版  第八 說隨念業處品(九)安般念 P.313-314(279-280)

《瑜伽師地論》: “….名阿那波那念所緣。當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出息亦二。何等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入息者。謂出息無間內門風轉乃至臍處。中間入息者。謂入息滅已乃至出息未生。於其中間在停息處。暫時相似微細風起。是名中間入息。如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當知亦爾
摘自《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二 [0430a14]

首先介紹幾個名詞,了解之後對於此文章的內容更易明白:

什麼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人體有「中樞神經」和「自律神經」,中樞神經掌管思考、情緒、動作、行為等,這些功能表現可受意識控制;而自律神經是自己無法控制,負責心跳、呼吸、血壓、體溫等,重要生理功能的維持與協調自律神經系統由延腦和下視丘發動,傳達到人體各個臟器進行調節,即使在睡眠或無意識狀態,器官運作仍然持續而不會停擺

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促進性的,當我們感受壓力、危險時,身體就會啟動相關必要的機能,例如: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呼吸變快、體溫增高,讓人體保持警覺、提高專注力,達到可以積極應變的狀態副交感神經抑制性的,負責讓人體鬆弛休息、保存體力、促進消化、睡眠啟動等

可以簡單形容比擬,
交感神經像是汽車的油門、副交感神經就像煞車,兩者作用相反但又相輔相成,當油門與煞車可以正常運作,車子開得動也停得穩,才能安全適切地發揮完整的功能;所以人體自律神經的作用,也需要兩個系統正常拮抗調節,否則就會導致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
作者/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 張育彰



自律神經系統,紅色部分為交感神經藍色部分為副交感神經


迷走神經(vagus nerve)就如同是我們安定情緒的執行長副交感神經系統(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的總指揮。

當我們面對壓力時身體要迎戰或是逃跑,迷走神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也是為什麼刺激我們的迷走神經可以有效影響情緒;這也被證實是一項治療憂鬱症的新技術。迷走神經刺激也可以舒緩偏頭痛與快速抑制發炎。

我們的神經就像身體重新啟動的主控紐一樣。

迷走神經“Vagus”這個字在拉丁文是指蜿蜒的意思,這組神經分布很長,從腦部到胸腔與腹腔的各個重要器官。迷走神經影響我們的心跳、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這條神經也傳遞各器官訊息至腦部,事實上迷走神經所傳遞的(80%)訊息,幾乎都是從身體傳遞到腦部,這也是為什麼迷走神經對我們的情緒影響重要,他監測各器官是否運作良好,如果身體各器官運作良好,頭腦得以舒緩,呈顯滿足的狀態。

心率變異分析是迷走神經狀況是否良好的指標,迷走神經張力較大時,呼吸時心跳頻率會微幅降低,這是種好現象;神經的張力(也代表心率變異較高)與整體健康狀態著極大的關聯,良好的身體狀況包括好的消化系統、發炎指數降低、情緒恢復力較強與長壽;張力較低與負面情緒、感染發炎與心臟病有著關聯。

迷走神經張力較大的人體內會釋放較多的催產素,而且能有利他主義的感受比較多;所以這組神經也被稱為愛的神經或是憐憫神經(Love Nerve),根據Dacher Keltner博士指出,迷走神經活躍可以使人變的溫暖,熱情與開朗,感受人性本善的特質。

原本我們以為神經的強韌度是與生俱來的,但現在我們知道,迷走神經張力是可以改進的

腹腦這個名詞在經過科學家──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一位專研細胞生理學與解剖學的專家葛松教授(Mickael D.Gershon)多年的努力之下得到證實,證明肚子裡的五臟六腑也會思考,他後來出了一本轟動全球的著作【第二個腦袋(The Second Brain)】。

我們有兩個腦,一個是大腦,一個是腹腦,兩者必須合作無間,身心才會健全,若是背道而馳,則肚子一團亂,腦袋一陣空。

雙腦之間是如何溝通,葛松教授指出,他們藉由十二對腦神經中的第十對,叫「迷走神經」進行溝通,是腦神經中最長,分佈最廣的一對,含有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纖維….

呼吸深且沈,大且慢,可活化迷走神經,而加強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副交感神經就是身體內部的保養系統。此外,活化迷走神經,還可以強化交感神經系統….
陳俊峰醫師

什麼是迷走神經?

    讀過上述幾段文字之後,大概約畧明白中樞神經」、「自律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及「腹腦」的關係了。那麼我們就可以正式探究怎樣去 心觀這一口氣

     心觀這一口氣息,就是靜坐裡,用什麼的心態細緻極細緻地去 自己每一個入出息?因為開頭兩段分別引述《清淨道論》及《瑜伽師地論》,所以下列所談亦以此二為本。又因為所寫出來的皆為個人體驗,過去曾試「數息」之法,但每自覺加入數字即多一重額外之障礙,平添不少麻煩,於是只用「隨息」法門,故此處亦不談「數息」。

   以《清淨道論》為藍本,「只於(息的)所觸之處(即鼻孔)而置念修習。」以此為「隨息」業處。本來閉眼之後(或八九分閉眼),並無以眼睛去專注於任何業處(用功的地方) 的實際行為,但自然的閉上眼睛後,絕大多數人仍以此一傾向的習慣性去專注於業處。如果用純粹用意識去替代下意識的眼睛,甚至將意識下沈與「腹腦」結合去專注,對於遠離掉舉及昏沉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眼根神經與腦十分接近,所以用「腹腦」去代替「大腦」,避免了可能妄想紛飛的障礙,因此較易得定。事實上,當習慣了用「腹腦」去代替「大腦」之後,稍有未能專注於入出息業處之時,意識自然會下沈而安住於臍下部位,縱仍未能一時尋回專注力,亦不致於被大量妄念所佔據。以上一段的意思,其實不是一個必然性的方法,它的內容是,眼根距離「大腦」甚近,如果下意識不覺地,以意識引眼根去觀鼻孔入出息,心的狀態久久不能安穩,而對治那樣的方法,可嘗試使意識下沈與「腹腦」結合去觀,若然沒有那個問題,則不必一定採用此法。


***觀鼻孔入出息至心的狀態安穩下來之後,無論之前是習慣性的用下意識接近眼根處去觀,還是使意識下沈至心甚至腹臍處去作業,皆同樣會發覺,此時並非以下意識接近眼根處去觀,而意識所在的地方,亦並不是在腹臍處,感覺是離開所有處而作為「旁觀者」的角色

    另一個提議是,索性以腹部的起伏感受(雙手置於腹部)去代替專注於入出息經鼻孔業處,這個方法對於有一部分觀鼻孔之入出息經作為業處而覺得緊張的人特別有效,但明顯地,感受腹部的起伏比觀鼻孔之入出息經作為業處有稍為遲鈍的感覺。又對於進入近分定的能量源於肚臍的人,這個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對於我來說,近分定能量源於脊椎中央,所以效用不及以鼻尖或鼻孔為觀之業處。

    《瑜伽師地論》對於觀入出息念,有多種不同的提議,其中……入息者。謂出息無間內門風轉乃至臍處……,是把入息綿延至臍的範圍。因為《清淨道論》的鼻孔入出息觀法,不及《瑜伽師地論》轉乃至臍處 的綿長,從開始用鼻孔入出息法觀了一段時間之後,忽然轉為轉乃至臍處 ,總對於入息運行有一定的不暢通,所以,實踐證明運用的次序是先慢慢以《瑜伽師地論》轉乃至臍處 的觀法,待約20分鐘(因人而異) 後轉為《清淨道論》的鼻孔入出息觀法。這個法門的要處,亟需待行者觀己入出息至(感受就是好像沒有阻礙的角,圓渾無礙,只能那麼形容)” 。第二點要特別留意的,是從一開始坐下有意識地使腰背脊椎伸直,至毋需特別以意識加工去照應,腰背脊椎自然直伸而恍如沒有它的存在(內氣在腰背脊推運行,任督二脈連氣順暢,所以毋需特別專注) 。第三點是 神在息中,息與神俱,即觀入出息念的意識,不在「息」之前領,亦不於「息」之後去伺察,整個意識投進「息」中與「息」共一體,即「入息」從鼻孔入身至臍,並從臍「出息」至鼻孔,與意識共同為一(以往我的體驗是,呼出後意識專注於鼻孔下一口氣將入息處。若「入息」自然逗留於臍間,則意識亦同)
 
    談過《清淨道論》及《瑜伽師地論》當中的兩種觀「入出息法」之後,現在把它們連結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及「腹腦」的關係。 交感神經促進性的,讓人體保持警覺、提高專注力,達到可以積極應變的狀態”“副交感神經抑制性的,負責讓人體鬆弛休息呼吸深且沈,大且慢,可活化迷走神經也可以強化交感神經系統 這是修習「入出息法」在醫學上的功效。如修習「入出息」至臍間,即既能改進迷走神經張力,亦連接腹腦」與「大腦」之間的神經系統,身心機能遂得協調而統一,亦因此容易得定。

    認識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令我們知道,於前者十分積極活躍時,後者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進行抑制及調節,於是在高漲與低落情緒的心理狀態下,靜坐皆難以得定(或坐而不能安)。同時,當了解到這些心理特性,於是每次當我們準備靜坐前的一段時間,都會令自己的情緒保靜平靜,久而久之,懂得的人會愈來愈關切地照料自己日常的心理及情緒起伏,這是修「入出息法」與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及「腹腦」關係的大畧。能夠了解上述的資料,對於實踐靜坐「入出息法」,應該是相當有參考價值的,修習起來誠然更有信心,對於未有足夠因緣和耐性去實修此一法門的人來說,則毫無用處。此時此地,能恆持此法門者,萬中無一之數。

以下寫出實戰體驗的次第供有興趣修習者參考
1. 未進入靜坐前一段時間(起碼半至一小時),先作平靜心態之準備,令情緒不致高漲或低沉。最好進食後半小時內不坐。
2. (a) 如果雙腿結跏趺而坐***,只需留意腰背脊椎直伸便可。
(b)   靜靜地坐下,久久無妨。端坐(如果坐於椅子或凳子上,高度最好不超過15英吋或38cm,同時座面不可太軟,坐與座的關係,是坐得舒適穩妥,包括不受涼及打擾,對於入定有直接影響)、含胸、腰背脊椎直伸但不繃緊,臀部靠椅沿(務使重心由頭直下腰背脊椎而不後傾,大概標準是頭頂、腰背脊椎與椅子前沿部分成一直線) ,只有大約分之一在椅上,背必須不靠椅背,雙腳可平放或雙交(冬天膝蓋及腳底切不可著涼),輕合眼瞼。
3. 雙手合什,唸誦 禮敬佛陀(另文再論)
4. 雙手結法界定印置盤中(雙臂自然放鬆下垂)
5. 先隨意深呼吸數次。
6. 開始用《瑜伽師地論》的觀「入出息法」,輕輕把觀鼻孔入息慢慢引至臍部位置(不要勉強一次即成,如果嘗試一次未達則先引至近心位置,然後順勢多試幾次) 。用“神在息中,息與神俱” 的方式觀「腹腦」呼吸***,此舉由於極度專注於整個入出息過程,所以能夠有效減少經由「頭腦」不滿而造成掉舉與昏沈。當整個意識根本投入與入出息為一體的同時,大腦是無暇亦沒有空間可以生起掉舉與昏沈的。觀至氣息逐漸由粗轉幼,能漸次自然停留於臍腹較長時間,成功生效的,「腹腦」呼吸會從臍部腰背脊椎直達頭頂「大腦」(會感覺暖意從底輪循行腰背脊椎直上) ,頭頂內有輕微蜒動,表示第一階段的身心穩定。此階段大約1020分鐘不定,實際因人、狀態及環境而異,可自由持續較長時間。只需觀從鼻孔至臍部的入息及由臍部至鼻孔之出息,並特別專注於臍腹部入息將盡換出息之空間,至於未入鼻孔及已出鼻孔之外息毋須理會(亦可專注於鼻孔出息將盡換入息之空間)。另外從鼻孔至臍部的入息,是自然從任脈(胸前) 循行而下,而由臍部至鼻孔之出息,醫學理論上仍循呼吸系統而上,實際意識感覺是由督脈(背脊椎) 運行經頸項,再從鼻孔出。「腹腦」呼吸活化「迷走神經」,並能調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對於促進修習禪定者心的穩定性,十分有效。
7. 轉依《清淨道論》之觀「入出息法」(業處於鼻孔入出息經過的地方) 一失去專注(掉舉或昏沈) ,知道(於將失去專注力而忽然自知、或已失去專注力以後,從掉舉或昏沈轉過來的一刻)後即先觀佛手印(預先自定,我觀彌勒三寶印[如圖內綠圈示]) ,佛的手印,例如三寶印必定是以拇指的指尖輕觸小指以外任何一指的指尖,其他三指自然抬起,於是比觀佛的相更簡單容易且肯定。感覺整道從頸項至盤中後接近底輪腰背脊椎已毋須用意識加功(不用兼顧它,內氣通盈使之自然直伸)




8. 鼻孔入出息逐漸轉為微細,身心安穩,此時已幾達「近分定」(接近初禪)
9. 氣從結法界定印沿雙手臂經雙肩膊直灌身下(亦有人從臍部或頸項椎中發氣) ,至全身起輕安充滿,進入初禪。
10. 勝解四念住至與觀鼻孔入出息交替雙運。
11. 雙手合什,唸誦“三皈依” (另文再論)
12. 搓揉雙手、雙掌搓揉額臉、雙掌心掩耳用四指(除拇指) 抓後頸項,鬆肩膊(可以急促呼吸帶動雙肩上下鬆動,靜坐後做此運動十數下使血液運行,腰背上身立時十分舒暢)、雙臂、腰部、雙足膝蓋及足踝關節踝等。結跏趺者起坐必須緩慢,待血液能適應正常通往全身狀態,動作太快可即致頭暈及站不穩,務必注意。同時,冬天特別要留意,起坐時是很容易著涼的,必須更搓揉肩膊、膝蓋及全身。
13. 喝幾口熱茶(選擇紅茶包括普洱及錫蘭紅茶因其溫性,避免綠茶例如鐵觀音因其寒性)

***理論和一貫的想法,靜坐主要是修「心」,與坐姿無關或少有關連。實際的情況則是,無論雙足結雙或單跏趺坐,其穩定性及進入定的可能性,皆比只坐於椅上的一般坐姿為容易,這是屢試皆可證明的事實。由此可反知,如果能夠用普通坐姿而入定者,其靜坐功夫必不淺。另外有一點,是選擇靜坐的周圍環境,對於能否入定有明顯的影響,初學者必須先習慣在家中不受騷擾的環境、與及在相同一處和方向下去實習,久熟練後可嘗試在家中任何一處修翟,進而有機會再嘗試「走出家門」,或更在嘈吵及多騷擾的地方。實證愈少人煙處愈容易入定,所以,在山林野嶺無人行經處,那𥚃的氛圍(可以說為 氣場” )是較為「完整」未經「破壞」,如果免卻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心,那麼能夠大大增加入定所觀得 勝解的機會(未能進入初禪以上,未起輕安的身心狀態下,對法理的認識及了解,並不能稱為 勝解,意思是對法的認可並不穩固)

***雖然靜坐時可能是合上雙眼,但以觀鼻孔入出息為業處的習慣經驗,是下意識自然地(不自覺的行為)以「眼」去觀察,所以把意識投進入出息中,從鼻孔至臍下再由臍腹上至鼻孔的修習方法,需要一段時間去熟習技巧的轉變,因為這兩種是很不同的處理方式。可以那麼去形容,觀察鼻孔入出息是旁觀者的觀法;而整個意識融合於腹臍入出息法,則投入去參與並感受。所以,大致上以這個方法幫助進入較為穩定、近分和初禪(參考腹腦與大腦的關係),之後還是要利用鼻孔入出息觀法,以「旁觀者」的態度去處理,這是我在此提議的方法,朋友要多番反覆親自嘗試,自行調較修改成為適合自己的觀法。

古代支那的陳、隋兩朝時期,天台智顗大師(538年-597) 把靜坐法門以 止觀為名,心定即 ,止息一切妄念; 即思惟觀察,心定之後,行者必起觀想生慧(勝解之慧)。而 觀入出息一法,在古今靜坐的分類中,屬於 的部分。唯今與現代醫學相配合而論,尤其是《瑜伽師地論》所提的觀「腹腦」呼吸法,對行者的身心而言,其功用似乎並非單一的 ,而更有趣的是,如果按照《瑜伽師地論》的講述者為彌勒菩薩(無著[公元310年前後]),他確實早知道「腹腦」與「大腦」之間的神經系統關係,而提出觀「腹腦」呼吸的法門。
入出息  一開二  既維生  亦催死
三和合  受想行  愛與惡  唯分別
樂難捨  苦厭懼  皆平等  留不住
剎那間  現未事  成過去  那堪追
生假有  空無實  我是誰  論戲兒
若了知  莫等閒  心觀此  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