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老師.師父.騙子.傻子.門徒》

    老師只是知道很小部分知識道理的人,但他卻不知道原來自己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然後依照以往從他的老師() 或所見所聞之處所學習到的東西,原原本本地轉告給追隨他修學的每一位。老師以為自己從前輩學來的全都是無可懷疑的真理,於是表現得嚴肅謹慎而且保守,對有存疑者所發出的問題,一概作為不尊重先輩教誨的對待,如果有人提出質疑和挑戰,更會以非我族類之等同視之。對於一般自開始便服從性很強,而又渴望倚賴群體影響去修行的人,老師可以令他們的心靈有一個歸依處,但老師對學人的提攜,頂多只能達到言語知識的層次,對於內心的培育卻少奉。

    師父所知道的可能比老師更少,或比老師多,都不重要!主要分別是,師父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遠比自己知道的多許多,自己所未知道的廣博無邊際,因而仍不斷地更新智慧,無論在任何境況或遇上何等樣的人,都能謙遜學習,並引導隨他學的人,透過不同角度思考去滋養各方面的增上力。老師能侃侃而談地講道,而許多出色的老師更是道貌岸然儀表非凡!師父未必可以做到如斯流利的談吐和舉止,但老師周遍覽群籍而說,學生就只有靜靜地聆聽,由始至終是那一個模式;師父則會細心地透徹了解每一位求學者的長處和短處,並按不同的需要,因環境而施設言詞,應時機因才出教,能利用各種軟硬的手段去啟發個別的門徒,誘導隨學者自己去發掘潛能,同時能夠用平等捨行的態度去對待所有弟子。師父因為知道自己的渺小,亦瞭解因緣的無盡性及無必然的絕對性,所以無論行、住、坐、臥,都擁有從容不迫的儀態,心胸廣闊能接納他人的意見。師父有時用言語廣說,身邊的人未必能了解他表示什麼?於是師父在適當的時候,更會用上比喻的方式或身體行為姿態去表達其事,這一點通常稱為老師的很少能做得到,因為老師是依理直說者,而並非經由親身實證和檢查出來的踐行者,比喻說是經由非言語概念親證後,知道用文言不能直接表達,又不得不言說出來,所以曲線地從比喻中間接詮釋,寄此望聞者經言語概念剖析道理之後,將文義轉化為不落言筌的道理。法的比喻只能啟發極少到達該等層次的修行者,所以師父必須知道弟子之中何人已到達適合說喻之時刻,然後應機一說而破,使弟子心坎的相應共振,達到極端領悟及啟迪的爆發點。通常師父所說的比喻被後世公開,使大眾能閱能知之後,一概失卻其最豐富層次的啟發點,只能成為像「口頭襌」一類的文言概念,甚至淪落而為俗世的笑料。 

    有一類師父級的人,因為長修內觀,所以口齒並不伶俐,令一般人誤會,覺得他們連普通老師也不勝任,這一類型的師父,不善於循循善誘的說法,只會細意地觀察弟子,然後個別給予合適的指導。倘若遇上這一類型的師父,後學自己必須具備某種情度「能知(覺察)他心」的能力,因為這類型的師父,從外表看上去並不能顯示出任何被認為是師父的獨有特徵。

    騙子既知道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但因為不裝假不行,於是要連自己也騙倒,相信上天下地遍所週知,向隨學的人吹噓無所不通曉,他的言行像師父,通常能玩弄幾招慣常習用的虛晃幻術或咒語等,令門徒趨之若鶩,愈聚愈眾,不過,無論他的徒眾多寡,只要審觀其言行,稍有智慧的人,即可分辨出當中的詭詐。騙子表面宣揚正法,呼喚其徒行於正道,骨子裡必定不如法,因為無論什麼宗教,正法正道所依的是清淨、仁慈、道德、尊敬、平等、寬恕、樸素、和平等,如只宣揚此等內容,而無添加對上層控制者的利益方面,騙子怎能名聞利養?於是,通常屬於行騙的宗教,都打出正法正道的旗幟以招來,內中亦必然藏伏著欺詐的成份。一般人很難區分出騙子與老師,原因是圍繞著騙子的學習者可能成千上萬,不乏社會各階層甚至高學歷和富貴人等,不由自己不認定眾多的一群都並非傻子?兼且出來行走的騙子,必能巧言令色,使聽眾覺得他有真實及超越其他人的修行功夫,信者得救!細緻來說,可從三方面分別得出,第一點是與之不相離地同修一段日子,騙子每於眾人前可裝模作樣,私人日常生活可不能事事違心,但在現代社會而言,很難像佛陀在生時期般與師共同生活一段長時間,兼且有心行騙的人,必然會逃避掩飾,不予共修的機會,於是乎這個方法難於實行。第二是師承與歷史,通常一直未有背叛師門的,和沒有什麼醜聞瓜葛公開傳出來的,應該順其宗門去量度,如果有相關不妥當的過去歷史,那便要追尋它底因由,但這些都需要對人脈有一定的了解才可做到,所以又有一定的難度。第三是退而求其次的,細心觀察那少數最親近上師(懷疑可能是騙子) 的弟子們言談舉止與其他行為,那一班人多數「直隸」於最領頭的人,他們是領導人的影子,可以透過了解影子來知道究竟那個團體的性質如何?第四點比較簡單,去看看那位「師父」所穿的衣著是否豪華?有否配帶名貴飾物?出入是不是以名車代步?那些物品(或金錢)是弟子供養的嗎?法的傳授一旦涉及金錢問題,就經已超出了應有限齊,沒有任何藉口可以辯護和掩飾,如果斂財和奢侈成為某些原因的借口,那麼懷疑是神棍騙子的成份已充分反映,真正的師父必定是樸實無華,他們在心中莊嚴自己,根本無暇再去理會奢華打扮。另一樣是關於「性」的問題,如果是假裝大師父的騙子,除了斂錢財寶物之外,就是借師之名貪圖美色,因為這裡是欲界,圍繞著的都是貪欲的問題,女信徒對於「師父」的敬佩和信任,日久成為越軌的催化點及渠道,那管是半自願或不自願,都不是癥結的所在,主要在於被當作「師父」的人,有沒有超越他自己的本份,和是否背叛了弟子信徒對他的敬佩和信賴?

    今緇(黑衣、沙門、出家人)(白衣、在家學法之居土)不分,正邪莫辨的社會年代,到處都裝假作偽的,要分辨真假師父不易,唯一判別,神棍騙子目的必然走不出哄騙財色二味,甚至普遍如開賣法會入場券、以師之名舉辦籌款生日會、收錢替信眾祈福、把所謂已開光或加持的器物售予信眾、藉放生功德或超渡亡靈招財等等,諸如此類的一切行為,大小斂財手段亦屬於不正當。藉故單獨與異性信眾有親密行為,屬於失卻德行操守、根本違背了傳法的實質內涵。金錢財帛與性欲之貪兩者,是辨別真假師父的不二法門! 第三是權力,如果能夠確實清楚知道領導者對財富、權力、異色都淡然處之,則可信性提高(並不是說永遠如是,要時刻觀察,因為人的心可能會隨著境況而轉,或許起初掩藏而後來才顯露真正的目的) ,反之遠離可也。

    傻子的臉上,很多時候和師父一樣,都掛著似乎歡樂的笑容,他們的說話似有所指實無從觸摸,周圍的人可能並不了解面對的是傻子(而深信他是偉大的師父,因為他的言談與眾不同,似乎另有深意但自己又不懂),而傻子的話語和態度有幾分像似師父輩的行為舉止,因為一般人身為腦子的奴隸而不自知,偏偏覺得自己分析得特別聰明,愈想愈不明白那些傻子說話的真正內容,於是把傻子當作真正的師父,漸漸地有許多人自認精明的人亦追隨上那傻子,世間就是那樣的不合常理!而且實例不少,中外皆有,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門徒的心態很奇特,但他們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在苦惱被逼迫的生命過程中,想找一個出口依賴的地方,這樣便形成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
    極具世間聰敏或高學歷的人,很多都在尋覓出世間道理中,暴露出自己缺乏生命智慧的弱點。他們被世間賦予社會上等階層人士的美譽,所以不會滿足於只跟隨一般的精神老師學習,他們會不斷尋求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師父」,然而,從世間聰明人的心理角度去考量,以他們在社會作事慣常運用的頭腦去計度,那些「師父」總是不很完美的人,因為師父們的言行未必乎合世間邏輯,更不乎合凡夫喜好奧秘的心意,如此這般,令很多世間絕頂聰敏的人,投向「騙子」的門下,因騙子必定把他們自己包裝得特別出眾,而且都很會玩弄一些似是而非的神秘技倆去吸引信徒,令世間的聰明人怎樣用他們的學識去計度也不明了,不了解為何在世間總未曾得聞如斯奧妙神秘之事?於是乎愈是不合世間邏輯的「高人」,愈多世間聰明人被吸引去信受追隨。 

    騙子有很大的機會與傻子結合,原因是傻子說出來的話,需要由騙子來重新包裝演繹,才能夠在眾多門徒中廣泛流傳,於是,騙子圍繞著傻子,奉傻子為眾人心中的偶像王,然後傳達曾由傻子口出,並經騙子自己解釋的,甚至自作的言論,那麼久而久之,信眾皆以傻子為聖。    一般的凡夫絕對不能找到師父為他們的學習對象,因為俗子需要安全感,安全感就是步步踏實的感覺,師父的言說可能與普通人的想法距離太遠,師父的教法可能並無邏輯可言,師父輩的人因為想啟發門徒的思惟,在很多情況下讓他們自己開發智慧,所以那些師父與門徒相處的方式,一般人都難以接受,於是就算生命中給他們有機緣遇上真正的師父,也會像水穿過筲箕的網孔一樣的流走,有時還以為自己見到傻子的避開。凡夫只能倚靠老師。 

    出世智慧的人才能碰上師父並找到那個良機,其實有智慧的人,老早知道老師、師父、騙子和傻子的分別,心中只期待著師父的出現,可以這麼說,「師父」可能是任何的人、事與物,只有虛懷若谷,才能接受所有的共鳴。


「師父」和有智慧的人,是互相尋覓的對象,但有「師父」就一定有智慧的門徒嗎?凡事總有例外,耶穌是典型「師父」的例子,然而,他的十二門徒乃至信眾們實在不能說是有智慧(可說是愚蠢) 。一旦把絕對的神權搬到心靈的領域,有智慧的必不會相信,相信的心靈都變成了蠢才(表面不是),但在耶穌的年代和環境,並無其他選擇,即是說,說理太多太繁複,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唯有把「神」請出來,讓所有難解難明了的東西都歸於神好了!這是唯一治愚之法,即是為了使愚者不越其軌,祇好令他們更蠢! 

    人類的確是極難被教導向善的對象,現代的人更甚。以唯識的宗義來說,在我們每個人五十一個心心所中,屬於煩惱的超過半數(六根本與二十隨煩惱),那被無明覆蓋著的心,簡直像亙古以來經已埋在地殼深層中,被頑石棺材牢牢封閉著,久己不見天日的明珠,初階的人,只就單一在未真正開始修學及實踐階段的問題上,對於所謂正法的抉擇,通過無明主導的思惟,能夠獲得順緣,通向聞思修正道的機會絕少,反而充滿不可知曉的邪門奧秘,對於愚痴心來說,是十分有吸引力而嚮往,極容易在心靈中佔有優勢立足之領域,說清楚就是無明遮蔽了整個心,除了錯誤認知事物的真相之外,就是始終無力自省錯誤認識的態度。反之,在這個世代,能夠了解自己的無明,亦有機緣求於正道的暇滿人身,經已是相當福慧俱備的了!當要認識並且把握這個因緣和感恩。 

順帶一提作結,在學校的佛學禪修班,我的角色既非學員們的老師,更不是師父,我們之間在講座內外都是朋友善知識,完全平等參與學習的活動。以我自己來說,每一次主持講座都是演出,我是演員,也是觀眾,在整個講座過程中悉力演出講者的角色,一邊講一邊留意著觀眾對內容的反應,而調整相對應的步調和技考,希望透過實際的溝通方式令想修學的朋友更易了解內容,另外從觀眾的角度去觀照著自己的演出,不斷審視及聆聽著自己的話語及舉動,於是乎我兼顧三者。

老師說法是為學習者,師父卻是成就實修者的因緣,始終為眾生的利益而負起責任。
騙子控制或招來傻子們協助,令世間聰敏但對出世間法既笨且拙的愚蠢人爭相上當。
天地悄然年更過
 春秋帙次逝如梭
 乾坤唯隨無常轉
 老死徒歎歲蹉跎
翁靜晶佛門警訊:解釋善信為什麼金錢供養和尚尼姑/ 踢爆寶蓮寺多項賬目混亂/ 管理層疑借各種名義享樂、中飽私囊/ 方丈對外宣稱「義工」,實支領「顧問薪酬」?

https://youtu.be/VloplTbbeKA

https://youtu.be/LzlkJjpp_p4
 

和尚也貪污?!林卓廷助「佛門警訊」到廉署舉報寶蓮寺方丈!【左右大局】
https://youtu.be/jcvhyrBHhJc

翁靜晶佛門警訊 EP_13a - 古靈精怪東南亞佛門,唔嚇死都笑死 - 20180202a - YouTube https://youtu.be/LOKJgJJrC_U
翁靜晶佛門警訊 EP_16 - 歹徒「拜年」- 恐嚇定慧寺會員及在翁女俠車㡳引爆大量炮仗/ 台灣福智僧團真如老師的聖胎計劃/ 金夢如迷一般背景/ 金夢如係日常和尚前世師兄? - 20180302a  https://youtu.be/Ncrfld0Z3Rw
 

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把無常當作改變及更新自心的利器》




曾經是「五朝元老」的我和三位前校長(由左一至右二)

今天(二月三日) 早上,前往曾服務30年久的小學校:灣仔活道48號的聖若瑟小學參加開校50週年慶典儀式。在學校操場上見到多位以前曾經共事多年的舊同事,與久別再逢的每一位握手問候當下,如果給忘記了日星移的流,則恍惚被吸進一五蘊肉身在無常時光催促下的隧道,一個個熟悉身形臉孔的印象,瞬間壓縮,從20多年前遷移到此刻(的滄桑衰老),盧生黃梁一夢,多少的青春少艾,雲煙即逝,未來的當然,恐怕就是朝向結算業的總報(「業的總報」即下一生),只有最近此途矣!盛會過後,我從鵝頸街市天橋底車站乘102巴士過海巴士離開灣仔,直至紅磡站轉乘東鐵,在車上一直想(只想從中學習而少有感觸),闊別二十多年忽然與同輩們相遇的感受,深深地令自己更知道今生真正的幸福,不於某時某段享受的稱譽利樂,而是在於認識到佛陀所說的法,佛法的寶貴處,是難以完全用言語詮釋的廣深奧妙,更並非世間任何一件人事物可以與之相比。同時,在自己的心中,亦印證今學年開講另一班初階佛學班,能夠把佛法的利益傳達給有因緣者,是作為已不斷從中得到喜悅和眷顧的自已,藉以報恩及回饋的最正確之途。未來,如果再有適當機會,我還是會繼續開辦佛學初階班,因為佛法的利益,就是能夠逆轉世間無常蹂躪五蘊肉身的脅迫心態,更把無常當作改變及更新自心的利器。歸依三寶,無所畏懼!

    想起曾多次讀到 [宗喀巴大師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下士道.妙音佛學叢書翻譯組漢譯**] ,內容印象最深刻的幾段文字,恭錄予有緣者細思,以後有機會讀者們自己慢慢研讀整編《菩提道次第廣論》,必有大利益:

「迦瑪巴(藏:Ka ma ba) 說:現在應該畏懼死亡,臨終則應無所畏懼。但我們剛好與此相反,現在無所畏懼,到臨終時卻怕得雙手緊抓胸口。

我們已經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剩下的時間有一半是花在睡眠之上,而醒時又因其他各種散亂而浪費了許多時間還有當我們的青春消逝,步入老年,身力與心力衰退,縱然希望修法也是有心無力,因此能修持正法的機會甚少。《入胎經》說:半數壽量被睡眠覆蓋,十年處於孩提時代,二十年處於老年。憂愁、哀歎、身體痛苦、心情不安、煩亂又浪費了一些時間。數百種不同的疾病亦會耗費光陰

「《破四顛倒論》說:在人壽一百年的時代之中,最長的壽數亦只有一百歲。當中,最初的童年時期及最後的老年時期的時光只是白費。睡眠和病患等事情又把一切希望修持的時間完全摧毀,活在安樂人趣之中的眾生還剩下多少壽命呢

若我們計畫長期居留在某個地方,便會為籌備在當地居留的事情,若我們認為不會在當地居留,未來將會前往其他地方,便會籌備離境的事情

「《法集要頌經》:許多在上午看見的人們,有一些在下午已不能看見。許多在下午看見的人們,有一些在早上已不能看見。

應知我們終必一無所有,獨自步向後世,所以除了修法外便沒有其他事情要辦,這是由不貪著現世開始當我們心中仍生起無常想時,一切正法道軌仍然阻塞不通

    生命中的事情學之不完,佛法法門亦修學無盡。我們一邊學習佛法,同時把聞思所得的內容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在所有的每一個場合和每一刻,嘗試去問自己,能夠在那裡學習嗎?究竟在那裡學習到什麼?爾時,我們會日益了解到什麼是治療心的良藥,感恩於三寶!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當下,無論苦樂捨受,都可以成為禪修的道場。
 
 
 

**網絡上常有三個譯解《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版本,
一是妙音佛學叢書翻譯組漢譯 http://www.theqi.com/buddhism/lamrim_n/
二是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http://www.lama.com.tw/content/edu/data.aspx?id=1360           
三是日常法師 http://www.theqi.com/buddhism/GL/
三個譯解版本,敘述和意會的舉喻略有不同,但都各有精妙獨特之處。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難真正修學佛法的二十種人》

一、從來不肯或不知道修學應該由初級基礎班學起的人

第一類是從來不肯或不知道修學應該由初級基礎班學起的人,於是他們從整個廣闊的面去搜索,時而好像尋獲珍寶似的得到一點點的佛理,但那些法是無一條主線為基礎而串連成理,因為基本佛法理論就是能連貫諸法的那條主軸的線;也是無根的,因為基礎班通常是開展理論的底盤,底盤不穩就是無根。這類人會一直在生命中欠缺條理地探索,但總是找不出去實踐佛法的門徑,又或者找對了也過門不入的沒有信心。

二、福報太好的人

    第二類是福報太好的人,他們坐擁榮華豐裕的生活,佛法的根本四諦及緣生法對他們來說,簡直距離天際之遠,甚至可以說不想去知道。他們的想法,亦沒有可能學釋迦王子般拋棄一切身邊的榮華富貴,然而,把一點佛理納入到追求世間利益或日常生活上並無不可,或許在寬敞府中擺設一整層富麗堂皇的佛壇來保合家平安進財納福,又或作點慈善公益事,在佛教聯會中擔任理事等亦當與佛有緣,此等順理是富貴人家作為緩衝及滿足宗教心理的行為,但說到實踐修行,除了以財施外,卻又寸步難移。事實上,世間福報太厚的人,他們是否應該去求仙才比較合適?

三、福報太少的人

這個十分容易了解,福報太少的人,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辦不到,哪裡有修行的因緣條件呢?

四、喜歡多說話的人

    人腦的接收和輸出系統只能同時一方向運作,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一旦說話就不能仔細聆聽及了解別人說話的內容,就算經過長久訓練,在自己說話的當下,接收其他訊息的能力也大打折扣。這是為什麼喜歡多說話的人對於聞法是比較困難的原因,因為他們的頭腦無時無刻的在吵鬧,就算咀巴緊閉,腦海中也不斷浮現出喋喋不休的語言,擾亂自己的接收和思考能力,這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的弱點。

五、喜歡參與熱鬧場合的人

    喜歡參與熱鬧場合的人,他們與上述喜歡多說話的人,基本屬同一種類:受到「跳躍性頭腦」所支配的奴隸,他們是既沒有能力去應付「靜謐的緊張」,也沒有方法去克服寂寞的空虛,於是,除了工作時間之外,會利用所有的閒暇甚至休息的機會去奉陪頭腦發出的指令,至身心疲憊不堪。沒有靜下來思考的條件,或者有一刻,美其名說從熱烈哄鬧的方面忽然平靜下來,只是「跳躍性頭腦」恩賜的小息空檔,因為那個時候它去了更衣(洗手間) 方便,下一刻即回復跳躍。

六、執著於傳統教化的人

    第三類是執著於傳統教化的人,這類多數是老一輩或知識水平較為低的,他們從小以祖先傳下來的習俗及父母長輩之教誨為依,一旦實踐佛法,不多不少會與自己所懂得的傳統習慣並行而使用出來,誰知那些傳統的執著戒禁,許多都是從代代祖宗的無明愚痴及迷信的想法留傳下來,根本莫問其理,所以,當真正把佛法安插在實踐中,二者有矛盾的時候,十九必然肆取自己所好。

七、神、道、佛兼信的人

    第七類是起初信奉神教,後來覺得佛法有點道理,有些地方又與神道教相類似,於是實踐起來,是半神半佛半道的,結果什麼都不是!這一類人與上述第六類差不多,抱著有神論的心態去行緣生無性之事(第六類是執著傳統教化去修佛法)。可以這樣說,執著於傳統教化的人,因為民間傳統多有地方神祇和祭祀儀式,所以他們的本質與第七類相似,是滲入多元宗教原素共冶一爐的「炒雜會」。

八、極忙於工作的人

    佛法是亟需個人內向思考的心理教育工程,而思緒在向外工作攀緣的當下(工作時用心思考也是用於工作上的需求) ,沒有可能同時向內思惟法(缺乏時間及空間)。等到工餘時候,身心疲累,那有條件去思和修?甚至聞法也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

九、拼命追求金錢、物質、慾欲享樂的人

向外追尋利益的心態,與思惟佛法的實質價值觀南轅北轍,佛法的實踐沒有世間的物質效益可言!若然把實踐佛法對於精神上的勝利遷移去追求金錢物質享樂方面,則根本違反了佛陀說法的初衷,日久必行歪了路。所以,一般拼命追求金錢、物質、慾欲享樂的人,都不會在正道上勇往直前,因為與他們的生存方式背道而馳。

十、不相信因果的人

    第十類是不相信因果的人,這類人並非執著於傳統,他們執著於自我,自我就是所有一切。於是,眼能看到的就相信為有,承認物質的因果觀,對於精神方面來說,則認定是無有真憑實據的不存在,這類人偏向唯物主義,把此生的前因及以後的果完全抹煞,歸根到底是毫無說服力的斷滅「我執」。

十一、性格弱而又沒有自己主意的人

    第十一類是本身性格弱而又沒有自己主意的人,於是凡事隨俗隨眾,人云亦云,做作的外表似乎是實踐了,但內心實際就是跟隨著身旁的主流,因為他們不能單獨思考,一旦獨自行動,便失卻指導性,變成了跛腳的瞎子,作什麼也不成。

十二、本性不自覺地急躁的人

    第十二類的人本性不自覺地急躁,平日說話及行動都快別人一步,說話多先出口然後再想,行為急促直接。這一類人的腦子裡,沒有深入思考的空間,就算聽聞佛法,內容在心裡也欠缺可立足的地方,於是左耳未入右耳先出,網中無目以至大小魚也捕捉不到。

十三、沒有耐性的人

    這一類人毋須多說,修習佛法無論在聞思修三個階段的每一項內容細節中,皆需要具備無比的勇氣和耐性,沒可能一蹴而及,經常要進進退退,在過程中進二退三四是很平常的事,要十分有耐性地拾回信心奮勇向前,沒有耐性的人,早就退了初心。

十四、一心只想去趨吉避凶的人

    第十四類人只思考自己所處周圍的環境,一心只想去趨吉避凶!餘者事一概不在他們的考量範圍。這一類人未必是愚蠢的世間人,甚至他們會很精算出自己怎樣可在生命中獲得平安和快樂,惠及他們的親屬,只是一直以來,覺得佛的曾經存在與否和說的法,與他們的生活層面毫不相干。

十五、內心隱藏著許多秘密的人

    這裡所指的「秘密」,等同一切內心的蠱惑事。什麼是「秘密」?即不可公開或不想別人知道的事。凡人作事,以自己為本,以「我」為利益中心,所以,大者傷天害理、奸淫邪盜、窮兇極惡;小者貪婪成性、無情無義、偷呃拐騙,訶諛諂媚,人間世上實在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人們把那些所謂的「秘密」劃分範圍,有部分是不可公開的,另一部分是只能讓身邊的親人知道,最秘密的就只有埋藏在自己心底裡,或許連自己也佯裝不知道,索性主觀冀望讓時間把記憶洗刷乾淨。但真正進入修習正法的遊戲,可要了解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那個「人」正是作者自己,於三思作為後,絕對沒有可能把那個自作過程的力量刪除掉,甚至絲毫也將呈現於未來的待緣現行中去完成那個果報: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如果內心被太多的「秘密」佔領,坦然自若的正法卻沒有立足之空間。「秘密」與正法並不可能共存,它們的本質並不相融,只有相違背的矛盾性,因為無明的驅使,不能告人的「秘密」總會重重地佔據著心靈的主要位置,拒正法之於門外,那些「秘密」除了隱藏在深密處,並且會不斷增強愚痴的力量,久而久之,連起碼的覺察力也可能不自覺地被削掉,那時便成為自己內心「秘密」的奴隸。「秘密」必須以深深發露懺悔的方式去洗滌,真誠懺悔是有光明正量去掉內心的隱秘,重點是坦誠去面對 。不過,習慣於掩飾隱密的人,要真誠懺悔真難於登天。

十六、把佛法執為實的人

    把佛法執為實的人,他們略知事物緣起緣滅的無常變易,卻昧於佛法的實有實存。於是他們抱著僵化嚴肅的態度去實踐,很多這一類的學佛人把宗門的教化加諸行動上,思想上排斥其他宗派的教法,這類佛教比丘、比丘尼和三寶弟子,普遍存在於當今佛教界,他們只視佛陀的相為崇敬的對像,而把宗派祖師傳下來的,當作至高無上的真理。

十七、抱著幸運心態的人

    修法不是抽大獎,絕對沒有幸運的成份,如果肯不斷努力而且有能耐,就算今生未有寸進,來世必有成。但抱著幸運心態的人,所知所聞他人「即身成辦」,則躍躍欲試,誰知人家已經百千萬世歷劫修得,今生始能達成,自己連修前行法也未落實,何來收成之理?須知修法聚沙成塔方了一分,要具備磨杵成針,水滴石穿的無畏精神與能耐,以 「不經一番寒徹骨」 的妄想,冀盼佛爺來庇祐,哪有如此隨便的出世道理?打個譬如說,就算給你幸運地抽到了成佛的大獎,想想自己能否挑起及承擔無上圓滿菩提的大任?如果能夠想通這一點,對於「即身成辦」的疑竇,必然能夠豁然開悟!

十八、身體太過健康的人

    身體太過健康的人,少了一重來自病苦的感受,那種天長地久 的體驗,好像是恆常的不變,內心對於身無病苦和恆常的執著,是一種無明的修法障礙。另外,身體太過健康的人,很容易傾向外尋求色聲香味觸的五欲樂,如此影響他們難於把心神轉向內修。

十九、身體太羸弱多病的人

相反,身體太差,事事都提不起勁,莫說靜坐需要正襟危坐,腰骨必然不可彎曲,就算其他如聞法、思考及修習等功夫,一概需要身心力行才可承辦,身體太羸弱多病的人,就是欠缺了基本的修行條件。

二十、覺察能力弱的人

    以上十九類難真正實踐修法的人,除了福報和自身的健康狀況之外,多半源於我執和疑,因我執和疑都是佛法入門的兩大阻礙。解決的方法,說來說去都是增強自我的警覺性(awareness) ,但其困難處就是,沒有一個直接的方法,可以逐漸去把警覺性增強,正如我在禪修班向學員們闡釋某一項較難了解的環節,頂多能做到的一步,是把日常生活最貼切的例子,與該環節的內容相互結合起來談,但對於他們各各能否真正了解,卻一點能力也沒有?要他們自力去開拓自己內心的窗口。增強警覺性這一味也像如此想,雖則欠缺直接的方法,但可以從聞、思、修三者的過程中(尤其是思),累積能量去衝擊遲鈍的警覺性,但不能預料在經歷哪個實況的階段才可以有什麼成果。

    提供一個稍為有效,不過仍非屬於直接性的修習方法:是以旁觀者的態度去觀入出息念。此法一方面是去強難經常跳躍不定的心,迫使它發悶又不耐煩,在調順了蹦蹦跳跳和厭倦無耐心的同時,顯露出可以長養觀察(observation) 警覺 (awareness) 的機會,這是自然地此消彼長的修習。簡單一法,可易可難,易者活人呼吸常同,難者法門實在太過「簡單」,易令人納悶。

有不善於觀察和警覺性太弱的人,修習入出息念會十分緊張或者很難專注,是因為那個一直控制著自己身心的主人----腦子,它會用盡所有的力氣和手段去下達命令,要修習入出息念的人,立即停止那種能令覺察能力增長的練習,如果一旦被腦所奴役者的覺察能量,超越腦子的控制力,那麼一向為奴的心便會起來革命,成為生命中的主人,這是為什麼每當靜靜地坐下觀入出息念,腦子便立即抗拒的原因。為什麼觀入出息念只能加強增上觀察力和警覺性,而不是直接鍛鍊出警覺性,因為觀入出息念是純粹單一的觀入出息,而日常生活行為要加上慧,以慧的觀察力和警覺性,才能解拆多樣性的事物的因果關係,從而生起判斷和抉擇。這是屬於最後一類難真正修學佛法的人,同呼也是可以解開上述十九類乃至任何綑綁著的結鎖,如果能夠知道有觀察力和警覺性這一回與自己修行至關重要的事,經已是解決問題的好開端,因為多半的人(包括所謂的修行人) 也不真正知道和面對,全因為腦子操控身心的能力,實在處於壓倒性的絕對強大狀態。

總覽上述二十種類人間過客,可以想像距離佛陀滅後兩千多年的今天,鼓勵別人學佛有多難,何況學而用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