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聆聽之後》

     中小學校的學生入學前,家長大都會憑自己的條件去物色適合子弟的學校,大體上學校的風氣和制度,會對學生的成長過程有一定影響,但每位的教師的不同教授風格,學生在校方的編排下,則沒有多少選擇地要接受。

學習佛法的人,很自然的,除了跟隨朋輩去趁「熱鬧」那一類,大多數能夠長期有耐性去聆聽者,必認為講者所教授的內容、風格及現場氣氛,與他們自己內心的冀盼有一定程度的認同。但在接收外來資訊內容來說,正如四月六日一文所寫,憑個人過往印象及喜好去篩選,能真正接納的,經已被腦子刪除了一部分(可能是大部分),加上未能專注於聽的片段(曾多番留意到,針對某一個學者的問題,加插提議到講座的內容,但聽者卻左顧右盼,完全未有領會那些是與他們有關的話題,我亦斷不會重複再重複的說,於是就此了了,變得 言者有心,聽者無意!),實真正所能吸收到的,不到三分之一!再者,經過上述的自我內心刪輯,每一位學者所能記憶下來的概念,亦各有不同的部分,所以,實際情況是,有時無論重複多少遍同樣的內容,有個別的學人仍然感覺到,對於那些概念十分陌生,甚至每一次皆是充耳不聞的樣子。之後亦會發覺,思考的淺深,對於每一個人,差別頗大,所以未必人人都適合聆聽比較深入的法理,甚至講者以為極之顯淺的部分,對於個別的學者,要真正了解及付諸實踐,也許亦感到困難。

至於聆聽講座之後,當諸位修學者回到日常生活崗位中,能否把先前所聽所聞的概念轉化為內心的觀念,再利用此等資糧去引導行為,是另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過程。一則每個人都存在於自己獨有的生活條件下,不能一時逃脫,禪修的主旨亦否定脫離了現實環境去追尋解脫,怎樣適當地去利用自己所見聞覺知道的禪修內容,去融入不斷變化的現狀,並沒有恰如講座中所說的理論或列舉的一二事例,於是,個人的深度思考、檢查、內心探究及再實踐,必然成為修補個別行為與事實相對的標準,從而再擴展自己的思惟領域,如果這一點不能做到,或只能做得到很少的部分,那麼停留在見聞的階段,恐怕亦浪費了不少時光。

有等因為工作太忙碌,回到家中比較傾向選擇休息,於是心底裡不是走向忙至沒有思考實踐的空間,或倦累的時候根本提不起精神去想禪修的內容。可能另外有一個想法,就是沒有公務閒著的人士,比較有實踐禪修的時間及空間?這樣的說法也未必對,許多退了休的人士,就因為百無聊賴,喪失了世間的生活目標,意志散逸,好像不忙碌令他們更難於思考,這是因為禪修始終是要對境,從極之忙碌而覺得欠缺時間的另一端,當時間及空間太過充裕而轉至感覺空蕩的時候,那些時候反而變成沒有利用價值了。

每人每天似乎擁有三個八小時的時間,實際的情況是,每個人所能享用的長短多少都不一樣,知道的禪修學習者,是會不浪費每一刻的即時起行,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禪修學習者,決不能坐著站著或睡著呆待果子成熟,必須在自己每天所能享用的時間裡,抽出自己內心的「私人」空間,去進行使 心理寧靜” 的輔助,那怕是五分鐘或十分鐘,觀呼吸、唸誦或只管靜靜地坐觀察著自己的情緒。在心靈的道路上,如果要讓我們的心堅定,能保持覺知及專注,就必須培養內心的穩定,如果內心能夠穩定,就算是負面情緒的力量生起,我們也不會因而散亂。另外,培養內心的穩定,能令自己更有觸境即時轉向觀心的能力,那是對於內觀有困難的修學者必須鍛鍊的修習。第三點要留意的,是學習禪修者,不可以利用所學禪修的內容,去行偏離正軌的行為,例如用之作為投機或賭博的勾留,那樣做只會加強腦的狡猾性,更根深蒂固地增加貪婪的能事,背離正途。自己因為某種原因,不能把禪修融入日常生活中,或許認為每天未能有充分的一點點時間,令自己靜下來觀照一下的,這類人對於「苦」的認識還未透徹,所以他們覺得只要知道多少「苦集」的道理就可以,對於實踐「道」的推動力不足。至於把禪修運用於偏離正道方向的人,那怕要從正道從頭學起,或許要重新思考人生的真正意義。

    許多人以為愈去聽聞多的佛法道理,對於修行就會愈進步?事實可能相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吃飯對身體有益嗎?飯桌上的多款餸菜,同樣是否可以不停地向胃腸裡送?那個標準是因人而異的,一是太飢太飽兩者都令人不適,二是各人的消化能力不一樣,三是可能有些菜肴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不宜進食太多,相反就是某些人有特別的口味,那樣舉例讀得懂嗎?不要以為聽聞愈多便會愈收效,必先了解自己,依個人實際情況,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

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

《正反四料簡》



[料簡]又作料揀、了簡、量簡、量見、料見。指善能分別選擇正法。[佛光大辭典]
正正正常
反反常常
反正亦常
正反非常

反正正反
兩端四暢
一行二路
薰神識長

解說 從正確的事物當中,正常地會學到正面的道理。在錯誤的事情中,亦常常能夠學會糾正。同樣,在錯誤的事情中,也常常可以學到為什麼會錯誤的教訓。但如果能夠從正確的事物中,悟出反面的道理,那並不是一般常人可以辦到的,當中牽涉到放棄個人的執見,雖知我執是如何的堅梗難摧。

原理 我們的腦袋,俱生執著自我,出世以來被教導的,是分別主流認定的對與錯(做對了是快樂的來源,錯了是苦的因素),因此我們自小都十分恐懼做錯事,千方百計常常想避免做錯和掩飾經已作錯了的事情。反之,做對了事,受到大眾、長輩及人前稱許,就喜形得意,內心一時悦樂快慰無比。於是,我們的心理傾向於凡事都渴求外間認為是「成功」的標準,經驗是慣性選擇牢記著以往「成功」事例的過程及結果;雖然同時亦緊記過往「失敗」的體驗,不同的就是冀望未來能遠離後者,不再「重蹈覆轍」!我們對於能夠「完美」地完成某一件事,心理就會直接覺得增強了自己身心整體的信念和能力,相反,給人感覺「未能勝任」或「失敗」的,便落入負面情緒的陷阱,很自然地,會抗拒並否定在「完美成功」的事例中找出錯誤”(「完美成功」哪裡會有錯誤呢?哪裡還可以找到藉以學習的錯誤?)

如果能從正反反正兩極(及當中不同層次內容)的四方面去來回探究,觸及正反任何一面都有可能反覆思惟推究到其他同樣和相反方面的道理,那麼便好像行在一條路上通達另外一條不同的路途。能夠具備如此的思考方式及能力,可以逐漸暢通薰習,令心識長養。這種思惟方式的能力,是可以透過知道簡單內容之後,用內觀專注力去增長的,同時,這樣從某一看見三,特別是最困難達成「從完美中看到不完美」的鍛鍊,只要不落入負面情緒,更可有效地削弱我及我所的執見。

再者,反正正反四向,對於了解及削弱「二元對立」的觀念,自然有它的功效,因為,在整理過程當中,自己的心會暸解到,所有非絕對的有為法,能顯現出來的皆包含著多種複雜的因緣條件,而並非單一的「對」或「錯」(所謂「對」或「錯」只是被當時的主流認同所約定規劃出來,要社會去遵從的規矩)

在實際的情況下,誠然並没有絕待「對」和「錯」的事,所以,思路還需要從千絲萬縷的條理中,抽出它們主要、次要和再其次的問題來加以細心探討,反覆思量是必須配合反觀自心對應外在情況的相待性,欠缺細緻的內觀心力和專注力,對於整體乃至延續思考某一個細節都會出現深入不足或困難。有一點值得留意,通常比較細心的人,因心思過慮,亦較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一旦產生負面的心埋狀況,又要先處理好情緒方面的事,那又增加另一重煩惱,所以,我一直不斷地重複提議,無論修什麼法門,在過程中要衡量它的影響力,是否會令自己的情緒波動,因為各人對於修心性的法門感受不一,而修心的方法既要修正並引導自己的內心,則必定牽連到情緒問題,在整個過程中,要妥善地兼前顧後,一直去不斷了解及安置穩定自己的心理,引導偏差了的心態從回正道,那麼才不致出現情緒失控,我們要特別留意選擇行於正見和正念的修法,切莫羨慕那些行儀古怪及奧秘迷人的方法,那就是控制情緒不致落入偏差的標準。

學者去修習某一種法,有時沒有效用反而比有效更好。此話什麼意思?沒有效用 表示毋須去處理它們對內心衝擊所帶來的後果。反而自己感覺很 有效用的方法,要很小心去料理它們對心理情緒的影響。在某些相對性的條件當中,十分 有效用的方法會令自知自覺能力較弱的人情緒失控。


內心對於眼前事物境況的印象深、淺或完全好像沒有產生作用,在《瑜伽師地論》[本地分 意地第二之三] 的內容,說為四種因素影響,大意譯文如下:

一是因為境界處懷有執著的愛,內就有作意產生
二是如果過去很好地攝取領受過的一定境界的相狀,已作過極刻苦的思惟,內就有作意產生
三是如果那境界或者極其廣大,或者極合人意,並正呈現在感官面前,內心就有作意產生。四是如果對那境界反復接觸觀察次數非常多,已經極為熟悉,內心就有作意產生。

即說明如果有什麼事情在你的觸知範圍發生,就算你的眼耳鼻舌身根等一切健全,內心也受上述作用的影響而對正在或經已發生的事情視若無睹、聽而不聞、食無其味或觸而不覺。所以,即使我們試圖把禪修融入日常生活的所有事,但覺察和正念始終還是主要的先行導向能力,如果兩者的能力弱,那麼任憑怎樣去修去學,也是徒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