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4日 星期六

《禪修的第一道門.下》

           上回說到, 有意識的專注 即「觀照」,是禪修的第一道門,對大部分人來說,相信很不容易明白,所以,今次再用另一些比喻的方式再解釋。  
        比方說一位上了年紀的爸爸,擁有豐富的人生體驗,看著兒子從小到大的成長,時刻想把自己曾經歷的體驗告訴兒子,讓他不要走上歪路,那個「觀照」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意識,反觀自己的行為,包括內在的思惟活動及外在的行動,好像照顧小兒般去看護提點著自己,雖然那位自己模擬出來活似「第三只眼」的爸爸,從來沒有好像真正有體驗的前輩那樣給予正確的指點,但能夠知道如此「第三只眼」的人,必然能冷眼旁觀地看待所有發生於自己周圍的事情,日久培養出經常關注自己行為的心態,於是,由當初好像在自己心目中模擬出一個自我的反觀,逐漸變成一個真實用來觀察而反映(直觀)內外一切變易的「第三只眼」,很自然地運作,只是有意識地專注,對於所有身心行為,並沒有進行積極的鼓勵或批判性的譴責。 

 於是,就會像上次寫及那位當代印度哲人所描述的情況一般,在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無論什麼事情,你和被接觸的人事物之間,那位 前輩 永遠冷眼旁觀地凝視著你與他們(人事物)的兩者,成為你的第三只眼晴。這樣說明經已是我想到十分簡單明了的解釋方法。
 
 所以,靜坐中有一道要訣,是若然有任何思想生起,只要自己不參予其中,好像作為旁觀者的心態,靜觀著那個念頭的來了又漸去,完全不要強加上自己的意見,把這個靜坐中的要點,融入日常生活中,擔當「第三只眼」,用來實際專注觀察,並且好像一面鏡子般反照所有思惟意念及外表行為的意識,就是「觀照」。
 
        來一個最簡易的概括,日常行住坐臥,只把百分之七至八十的注意力於面對的外境,時刻以二至三成的專注,留意自己語默動靜的一切活動中,這就是禪修的第一道門。例如於六入處感受到外來的衝突令自己貪或瞋心將起而未起之際,首先自己覺察到那個問題,於是覺知地觀察力轉導向內心,專注著受、心、法,此時觀照便隨之而起,一方面專注地觀察著外境(導致與內衝突之外因) ,同時亦關注於內心的念住,一心融合三者:外境、內心及關注於專注,這是有關觀照實際意境的最簡單描述了。

        另外,如果自己不加上自省的批判,究竟「觀照」是用什麼標準去達成更新觀念呢?首先我們要明白,「觀照」的本身並不包含一個任何標準,它只是如實地反映 自己身心的行為,於是並不以預設「觀照」能改變行為的方式,它只是在旁觀 默默地看著 不參與 不加任何意見 ,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自己確實「知道」自己身心的行為及思想,只此而己。 
         平常行住坐臥,覺察、覺知、觀察、專注、觀照,可能是心路的過程,雖然有時並不能十分清楚地界定,例如專注於觀察、有覺知地觀察、覺知而專注,但都只能個別或二三齊起。在禪定中,當至近分禪(接近初禪的情況) ,身心開始進入統一聚合的階段,自己的心再也不是「旁觀者」(但亦非陷於其中),覺察、覺知、觀察、專注、觀照五者逐漸融和至「一」,初禪以後的情況是五者無需特地加功而任運揉合,而最能令意識知道的,反而是平日難以把觸的觀照,這種心理狀態將更為清晰伶俐地一直維持至進入二三禪(初至二及二至三禪之間內心所呈現出來的幻境可能有大騷動及起伏) ,進入三禪後,連入出息的呼吸都停止了,身心被晶瑩剔透所罩護,似乎與外間一切環境隔絕,只餘清晰的伶俐和觀照。 

6:22
[hb5] 
   
[kjv] 
The light of the body is the eye: if therefore thine eye be single, thy whole body shall be full of light.
   
[bbe] 
The light of the body is the eye; if then your eye is true, all your body will be full of light

《聖經》Bible  The New Testament Matthew


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禪修的第一道門.上》

     什麼是 有意識的專注 ?即覺察和觀照(先察後觀照),要了解觀照 這個名詞並不容易,知道觀照 的人也很難用言語直接表達它的內容,曾讀到當代印度哲人「奧修」(Osho 1931-1990)在他《靜心觀照》一書的第一部分「觀照,靜心的靈魂」中,把 觀照 解釋得較為明白貼切:

一隻烏鴉在叫……你在聽,這些是兩方面的——體和體,但你無法看見哪個是看著這兩者的觀照?——烏鴉,聽者,而還有某個()在看著這兩者,這個是很簡單的現象。
 
 你在看著一棵樹:你在那兒,樹也在那兒,但你不能發現另外一件事嗎?——你在看著樹,而在你內心還有一個觀照正看著你在看著那棵樹。

 
    我在很年幼時經已發現自己這個心理狀態,但幾十年來一直沒有對他人說,亦不懂得怎樣表達出來,直至讀到奧修的《靜心觀照》的文字描述,之後我曾和一位禪修朋友談及此事,原來他亦與生俱來有這種心理特徵,而且很強烈。多年前我亦曾在家長禪修班解釋「觀照」,但學員們似乎不太明白所指的究竟是什麼一回事?那不怪得我當初真不知怎樣去用文字或言語表達「觀照」的存在狀況。
 
     現代白話有一個稱為「自省」的詞,它的內容最接近「觀照」,而「自省」和「觀照」二者,對只明白「自省」是什麼的人來說,似乎並無什麼不同;對「自省」和「觀照」皆了解的,兩者相近但卻是兩件不同過程及結果的事,就好像一篇所談及的集中 專注 ,前者差不多純粹以腦子來獨大,而後者自然加入心的協調,「觀照」是用心的,所以不易表明。簡單來說,「自省」必涉及文言或概念,「觀照」不必是;「自省」是短暫的為某一件事物作出自我反省(對或錯的判斷),「觀照」則是一旦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與外界接觸便常然生起,如果它經過用文言或概念的過程就接近「自省」。
   
    所以,可能有人會繼續懷疑,如果有一位性格偏向消極的人,因為他本身就沒有辨法逃離自己現在的性格和當時的情緒,用他自己本來的消極態度去改變自心的消極狀況,這樣的做法有效嗎?這是「自省」的過程。

    「自省」是用自己原有經歷的觀念去發現(discover)及檢查(investigate) ,知道「錯誤」就自我修正,過程不能超越自我經驗,我們的個人經驗始終有限,所以「自省」亦有局限和跟身體情緒的起伏連繫著,因為腦子根本就無法一下子採納有效的更新方式,所以,待自我修正之後,新的觀點可能比原有的更糟糕!「觀照」並不是用個人經驗去發現及檢查,甚至不用一切自我反省的常態,它只是像一道永不離開你和做作對象的能量,就算你的情緒狀況怎樣的起伏變化,它是靜悄悄地穩然作為一個沉默的「旁觀者」,只是一個不加上任何意見(如實反映)的旁觀者,它不會硬性規控必定要修正自己的錯誤,這點是「自省」和「觀照」二者最大的分別。

    「觀照」是禪修的第一道門,打開這道門就能獲得開啟另一道門的匙,以後的所有門也是憑「觀照」才可得到鑰匙的。

     可能「觀照」這個詞稍為深奧,換另一個角度來談「觀照」,就是作為日常生活上的一切作為,大部分的人把焦點朝著外來的人、事、物去分別,所以一旦問題發生,總是怪責於外來的矛盾。少數人懂得向內反省問題的根源,但有部分人卻因此特別怪責自己的不是,那麼又變成另一負面的極端。古代武士常教導學藝者,在真正決鬥搏擊時,必須常把專注力的兩至三成看著自己。把禪修的過程融入日常生活中,「觀照」就是把大部分的專注力,好像第三只眼似的,作為旁觀者,看著自己的一舉一動,要點是不加以責備。再舉一個更容易明了的例,就是好像用便攜支架帶著一部鏡頭向著自己的攝錄機,同時自己的眼睛又能夠看到整部攝錄機的畫面,比方那部機亦可以即時反映自己的心態,以這個例子,可能更易了解什麼是「觀照」。

    學習禪修,法通多門,殊途同歸,過程只有一個,就是「觀照」,當主客的能與所都沉沒了,只剩下「觀照」,那道光便引領出一個路途的方向,遠眺家鄉的城門!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什麼是禪修?》

禪觀的真義,是在修正看待自己方式,以至修正對待生命態度,幫助重新認識自以為認識自己我們常認為自己是如何如何,其實並非如此,如果我們看待自己沒有更新和突破,那麼我們是從不會改變自己,與其他生命相對待的模式也不會改變,人與人之間的問題與苦難,也一樣不會改變,生命的問題與苦難亦不可能消除。淨土真義(二)第一集    隨佛法師 Bhikkhu Vūpasama

     簡單明了的說,禪修的進行方式,是用 正確的意念 有意識的專注態度去引導日常生活所有的思想與行為。
  
    那麼,什麼是 正確的意念 ?它包括念念不忘失:
(1)   感恩 ---- 生命的存在需要很多條件合成,感激令人時刻止於狂妄自大。
(2)   慈悲 ---- 用柔和的心,對所有生命寬大、尊重和了解。
(3)   知一切人事物聚散無定 ---- 從以為人事物不變的執實心解放出來,離開由於執永恒實在的人事物而生起樂的欲求,內心保持著平靜、平等、平衡、正直的狀態。
(4)   不能擁有任何事物的真理 ---- 除卻去得與失的執著,使心能處於不偏不倚的狀態。
(5)   珍惜當下的一刻 ---- 活在過去的記憶及對未來的幻想。

把以上這些觀念專注在自身、感受、心的方向和週遭的事物,就是正確的意念
 
   另外,有意識的專注 又是什麼? 專注” (mindfulness) 這個詞,本來是用來形容靜坐到專一、連續、不妄想、不沈睏、心保持平衡及寧靜的狀態,就是 ,有 專注 的力才能得到 這不同 集中” (concentration) ,前者先以念的狀態而生起定力,繼而以深切的注意,全方位平等衡持,可以有所緣對象的專注,及至對象以外的其他變化,亦能夠生起覺察的能力;後者的沒有生起定力,只集中精神在某一件事物,並不能覺察除此以外的境況。如果未曾親身體驗過靜坐中 定的專注 ,則在日常生活中,內心保持著平靜、平等、平衡、正直而小欲念的狀態,此與上段(3) 所說的內容大致相同。其實,專注 這兩個字,從文言中不容易找到恰當的解釋,在散心(不在禪定中)的情況下,專注 集中 的狀態太過接近,因為“集中”是的功能,專注要加入的深切關注,一般人用腦來指令前六識和,所以的功能是很容易被覺察到,則甚難被知道的。或許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當我們正在修習四念住的受念住時,並非集中於感受的某一點,而是全方位地知道自己的感受,於是單憑的指令來進行,會覺得很不自在,很自然地,在那時就加入協助完成整個 專注,可以用這個過程去暸解 專注 集中 的分別,它們的差別需要十分細緻地觀察,差異雖小,通路與效用卻不同,不曾清楚了解的,通常會把集中 當成為專注 ,失卻利用專注 的時機與效用
 

觀察 對境之繫念,以智慧照察,與「觀」之義同,內心照察舉目眄([/] (1)斜視 (2)看﹑望)二義(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佛門網)。英譯作 “to watch intently” “intently” 在字典的中譯是專注 ,那麼專注地觀看 也就是觀察

      洞察在「百度百科」解釋為觀察得很透徹 ,很接近原意,所再要強調的是觀察 是以敏銳觀察力去 。英文譯作 “pierce;see clearly;have a insight i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