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四念住的實踐》

 六觸入處下手     
      佛學禪修進階班講座,正談到實踐修四念住(四念處) 十二因緣的連結關係,這是從六入處(六觸入處) 下手,日常生活中一切所接觸到的人事物,成為內觀禪修的主題。

---- 行住坐臥
    四念處是念住身、受、心與法的修行,身念住大致上可一分為二,平日行住坐臥,常留意自己的身體姿態和一舉一動。在家修行的居士,靜坐可以觀身為四大因緣所成;至於身的不淨觀法,可能要留給出家人較為合適。

---- 與外境接觸當下
    從過往體驗所得知,受的觀法是最為容易而且直接突顯,由身體所感覺的冷、涼、暖、熱溫度,乃至所感受的苦、樂、捨的集滅,是有意識以來便可以容易覺察的事,平常六入所觸,大概都離不開感覺和感受,尤其是與別人(外境)接觸的當下,內心必定會生起三受,那便是觀受念住最佳的時刻了。

---- 語默動靜 回憶睡夢
      除了接髑外境剌激時所引起的心念之外,日常自己的語默動靜當下,或早上起來立即回憶睡夢過程的時刻,觀看是否有貪瞋痴慢等的念頭生起(若然沒有此等不善心生起自己亦要清楚知道),雖然修心念住需要更強的專注和覺察力,但它的回報總是包含甚至引領著身和受念住,使它們結合在法念住的增上力。

---- 如實思惟因緣所生之法是無常無我不實在
    法念住包括廣大的領域和各各不同的修法,所有都是建基於因緣範疇的聞慧,無論在禪定或日常生活中,拆解五陰(色受想行識) 和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所形成的觸,即知道六觸所感只是流程,如實思惟因緣所生之法是無常無我不實在,而逐漸把我們對事物實存實有的觀念剝落,如此既是最直接容易,又貼近實際的方法之一。

觀因緣的法和
    四念住的內觀禪修法的重點,是去觀因緣的法和。另一個需要思考的原則,是所有內觀的禪修法,都不以引至負面情緒為過程或結果的方式,必要以一種不責備自己的心態去如實觀照。

貴乎簡單直接
    在談到法門的實踐,把語言文字轉變為推動身心思考和行為的層次,愈簡單直接就愈容易接受和實施,如果用似乎深奧的義理加上複雜贅述的文言,那麼實行起來,會覺得處處阻手阻腳,實修的重點便放錯了在於用心力和時間去適應從文言至實行那一個步驟,更會使心疲累而乏味以至於放棄,所以,一切能實踐的法門,皆貴乎簡單直接而且當下眼前可以容易掌握到的

融入日常生活三個階段
    總括來說,在日常生活觸及的一切人、事、物,能常思考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集與滅),乃至當中所有煩惱的生滅(集與滅);能細心覺察事物的生、住、異、滅(集與滅) ,乃至由於它們不斷變易所引起的感受(集與滅) ,這是最能夠令我們實踐四念處的機會,而旦經常可以把握到。日常生活觸及的一切外境(根境識三者生觸),以「受」念住和「心」念住次第觀住為要,亦是順其然地先生起感受,觀想感受的集滅之後,隨即是想()的集與滅,然後繼續專注於自己對外來境況所回應的行為,於是把六觸和五陰都運用在四念住的實踐了。

第一個階段是日常生活的所有平常事,例人吃一頓飯、一場聚會、與他人開始至結束談話,乃至每天日出日入的生滅聚散,觀察它們的因緣條件,繼而內心所出現感受和回應的集與滅,甚至於只是年月時間的遷流,都可以成為實踐內觀四念住的契機。當這樣的實踐專注純熟後,那個觀照會被培育增上至非言語可以形容的境界,除了極度昏沈、睡眠和無意識的狀態外,日常所觸所有一切事,毋須再加功用,每當有第六意識,四念住就會伴隨著悠然自生。

第二個階段是要在患病(意識較弱)及每當驚聞意外事件時(尤其是自己的親人) ,嘗試一刻將心從外轉向內並提起專注去內觀四念住;另外碰上惡人言語上的無理挑釁或咀咒、受他人稱許讚賞、貴重物件遺失或損壞、做事失敗或成功等,也不要忘記即時向內觀四念住的受和心,之後遇上任何突發事情都及時運用這個方法去磨練自己的心,並覺察整個心理過程的集與滅。

最終目標是要令那個向內的觀照在任何時間及心理狀況當下都同在,包括患重病以至意識低沈(用心力堅決提起專注力)和有夢無夢的睡眠過程中(這個比較需要與禪定結合)三個階段是實修內觀四念住法門的次第。愈能了解自心的運作,將愈會幫助知道他心的活動情況,能量度他心的傾向和情緒,對於應機說法去解決眾生的煩腦,確有莫大的裨益,向著這一方面去實踐,終是利己利人的正道

暇滿人身不易
    順便一提,在這個網頁,我經常會補充一些講座中未能有充分時間提及的禪修細節,或者需要更加深印象的要點,又可能是用文字寫出來更有幫助的原因(在講座課堂上,話語在接收者的意識中一瞥即過,未必一下子便能了解清楚,但閱覽文字可順其上文下理的邏輯反覆思量,作用有時更勝語言,我知道有幾位學員會瀏覽這個網頁並且細讀當中的內容,你們的用功必然不會白費),這都是我從心底裡想和大家說出來的話。莫說修習佛法,就算今生能遇聞正法那麼一個機緣,在此時此地的複雜環境,所需要的好因緣條件,比起一艘航行在漆黑夜晚,一片茫茫大海中的小船,忽然遇上另一艘船的可貴機會,更難上不知多少,機緣稍縱即逝!如果沒有好好珍惜,到老病回想起來,徒傷悲落淚矣!下一次重來,就算暇滿人身,經已不容易得到,能再聞修正法的機會更是渺茫!末法眾生就是如此!沒辨法!到底人生的意義為何?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認清鄰近共產支那地區的禿奴是如何荒淫撞騙》



世界那麼大,宇宙與時空無限,我們對佛陀、佛陀所親傳的法、賢聖僧伽三寶,始終如一地尊敬,不因當時當地人的因素影響,我們在何時何地都可以單獨修持。但佛滅後兩千多年末法時期的今日,必須認清鄰近共產支那地區的禿奴是如何荒淫撞騙,他們大量滲透本地,並且深遠地影響著香港本土的出家眾。宜告知周圍的親朋戚友切莫受累,不要相信未深知背景的出家人,甚至在街上見到如斯打扮的人都要「敬」而遠之為妙!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如來正法於此沈沒 ---- 支那佛教》



北傳  相應阿含906[正聞本13246/佛光本898](大迦葉相應/道品誦/如來記說), (別譯雜阿含121)

原文:「迦葉!有五因緣,能令如來正法沈沒,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已然復依{}[]而住若法……若學……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稱歎者,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而依止住,是名,迦葉!五因緣故,如來正法於此沈沒。」相應阿含906
(迦葉!當知:有五因緣能令法,一切咸共忘失章句,善法退轉,何等為五?恭敬佛、尊重佛、供養佛、能至心歸命於佛,然復依止佛法而住敬法、尊重法、供養法、於正法中不能至心,然依法住恭敬尊重戒、供養戒、不能至心持所受然依恭敬教授、尊重教授、供養教授、能至心向教授者,以不恭敬、尊重、供養,亦至心向教授故,然復依此教授而住;於同梵行佛所讚者,不恭敬、不尊重、不供養、不能至心禮拜問訊,然,猶依彼而得安住,迦葉!以此上來五因緣故,能令正法漸漸滅沒,衰退忘失。」別譯雜阿含121)

相應阿含906 白話譯文(1) 「迦葉啊!有五種因緣,能使如來的正法沉沒。那五種呢?如果比丘於大師之處,不恭敬、不仰重,不下意供養(態度不恭順),在大師處,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後然而又依猗而住。或者對於法,或者是於學**,或者對於隨順教**,或者對於諸梵行大師所稱歎的人,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而反依止而住。這名叫做,迦葉啊!由於此五因緣之故,如來的正法,於此而沉沒1.大師2.3.4.隨順5.所讚之梵行人,都不敬重供養,為之五因緣)。」
悟慈和尚譯述  http://www.swastika.org.tw/introduction-4.htm

佛光本898 白話譯文(2) 「迦葉啊!有五種因素能使如來的正法沉沒不見。是那五種呢?就是比丘對於大師不知敬重,也不能順從供養;對於大師不知敬重,也不能順從供養,然而卻又依倚著他而安住。此外對於正法、戒學、佛陀教授、大師所稱歎的梵行者等四事,也不知敬重,不能順從供養,然而卻又依止於他。迦葉啊!就是這五種因素的緣故,如來的正法此時就會沉沒不見。」
張西鎮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5685

**學處」:
:音譯為「尸羅、尸賴」(sīla)泛指一切德行的習慣與規定,如「增上戒學」。2.狹義的指「學處(sikkhāpada)出家眾遵守的戒條,違犯了需接受一定的處分 
http://agama.buddhason.org/ad/adSearch.php?keyword=%E5%AD%B8%E8%99%95&button1=%E6%9F%A5++%E8%A9%A2

**隨順教:解讀為「次第教導的()」,南傳作「()(sikkhāy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對訓練(towards the training)
http://agama.buddhason.org/ad/adSearch.php?keyword=%E9%9A%A8%E9%A0%86%E6%95%99&button1=%E6%9F%A5++%E8%A9%A2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苦與樂》

    彩虹人人樂見,心情欠佳的人,七彩繽紛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取笑。美食引人垂涎,消化能力不佳的人,佳餚美酒猶如毒藥。天天山珍海味待候,味同嚼蠟甘願饑而不食。美色當前我為卿狂,無能者苦歎不如孤寡。口出恭維語欲添釆,不幸箭中膏肓之人。好生厭死之輩,終多自毀其命。久站成勞成疾,耐坐何嘗不是。羸瘦者好暖畏寒,厚胖人喜冷厭熱。長期病苦纏綿床榻,貧窮潦倒朝不保夕;公候將相功勳載譽,長壽富貴兒孫滿堂,誰在黃泉路上更能無所牽掛地從容不迫!

什麼是是生命中應該發生但不樂意接受而且想遠離的事。
什麼是是生命中應該發生又欣於接受而且渴望追求的事。

無間的去無即是後卻帶來「似乎」的
中含因,中有果。悲而哭啼,極而垂泣。

的本質其實同是虛妄不實的既無差別,只由於內心願意接受與否;是平等的,因為它們總會過去。

如果明白生命,便會了解到當中所有出現的事情,皆沒有「應該或「意外」。無論苦樂每一件都是「應該」的事。

只要把心放下,願意和接受任何事,便可以更欣然豁達地度越生命。平和、安樂而不抗拒。


    生命中不因一切都是「應該」而放任自己,「不應該」發生的事,如果加添其因緣到某一足夠程度,它們是會轉變為「應該」出現在眼前的事。因緣的形成及變易,除了事物本身的許多條件生滅聚散之外,還有可能是基於我們心裡負面或正面的情緒、消極或積極性的對待行為,而那一句: 生命中所發生的事情一概都是「應該」發生的 ,它的正確解讀是,如果我們放棄努力去改變事物的因緣,或者我們經已盡一切努力去做但仍未足以改變事物的結果,那麼所出現的事情就是「應該」發生的了。

    生命是生老病死的過程,所以經歷病苦是十分自然的事,亦在所難免,但如果能夠放下抗拒的心,願意和接受現實,病苦本身就不會加添上情緒方面的問題,有很多例子,後來加上去負面情緒的因素,反而變成主要痛苦的因由。病苦,需要用慈心和泰然自若,好像正在回家路途的心境去面對,一路上並以其為親密伴侶,生命中其他的苦也何嘗不是一樣呢?這是古老智者送給我們關於如何與苦同行並且度越苦困的禮物。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家長佛學禪修班之旨.2017


佛陀入滅久遠,遺教漸微,暇滿難得,得聞正法更需多般因緣條件聚合,實際非易,故此惜緣,終歸無悔。一期生有老病死,不外乎求學、工作、積財、嫁娶及養育兒女事,壽盡歿沒,黃粱未熟,戲論連場。究竟人生意義何在?此身不向,更待何世?

回溯大半生教學,借往昔經驗,將佛法深妙處,用至親切、簡易、明白之語詞講解,且透過日常生活實例,務求令聽者於輕鬆愉悅氣氛中,領略古老佛法教誨之正義。

求法學法,本無捷徑,唯有初、直、深心為修方便之旨,若聞與思配合靜慮,則雙翼展翅,把所修靜慮內容融入日常生活,又或以正念覺察於當下自己身心所發生的事情,故曰禪修。初階靜慮,以修入出息念及慈心襌為基礎,老實穩妥,細緻毅恆,切忌好高騖遠,日子有功,必不唐捐,磨杵成針,久則通達。

佛法真義之理解,記存文字宣於口,須講及聽二者心識決定,雖則跡本廣極,唯有聆聽者能觀之以心彰顯,才能把言說轉為觀念及實踐,趣向度越苦厄、解脫煩惱之大道。


2017615日下午5時於粉嶺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開始學佛的頭十年》


     這個日子的長短計算,約因人依緣,並非說梗性規定是「十年」。出家人不計,以居家學佛者而言,可能用自己的俱生因緣加上努力不懈地聞思修,不消七或八年,有可能越過這段啟蒙期;相反,先世無此緣、未能遇善知識、一暴十寒、世務繁忙等,則一生近百寒暑春秋,也只能數他人之「寶」(羨慕別人的修行) 。但無論如何,妄圖學佛兩三年甚至五年便見成效的,那就恰是天荒夜談事!以個人實際體驗,則非精勤磨劍十載不可。 

    記得有種小學時代的紙筆遊戲,由兩或三四人隨意地用鉛筆無限制地在白紙上點上很多小點,之後遊戲開始,每人輪番在點與點之間聯上直線一次,直至有人因為兩點之間的線已被劃滿而要找有線的一端連上另一點成為三角形的兩邊,下一個人便有機會把第三邊也連上而取得一個完整的三角形(三角形面積當中不能包含點子),遊戲的結束以計算誰能取得最多三角形為勝方。

     開始學佛頭十年的啟蒙期,正如上述遊戲中用鉛筆不停地在白紙上劃點點,東西南北方混雜的堆砌,但它們的條理怎麼樣想也不能連貫?這時候儘管去學習,但路路似通非通?初學佛法的人,就算能從初階班學起(如果現代的人妄圖不從初階學起,半途以某經某論某宗某門插入修習的,欲窺佛法大意,頭重腳輕根底淺,更是難上加難),絕大多數也會另找一些佛學的讀物,因其時對佛法的見解仍相當陌生,於是可能所聞所讀的資料不少,但能吸收的始終不會很多,又似懂而非,思緒經常會被參差不同的矛盾內容所擾亂。在啟蒙期,學人對於佛法聞思修的過程,多半只能做到在自己心中給予外來所見所聞的認可,任憑怎麼樣努力,都只是從「面」的橫向立足並慢慢地伸延,至於「深」向的多重連結省悟,卻未有足夠能量可以發揮,在這段日子中,因為信的根基不深厚,耐力及推動力兩者皆未足,欠缺善知識的誘導和群體的驅動力,急功近利的、沒有耐性的、紅塵鎖務太多的、被其他世間事所引的、未徹底了解世間本是苦的人等、於這個時期最容易退轉,如白雲禪師偈曰:「人海垂綸釣春秋,餐風宿露一孤舟;日月輪迴渾如夢,擁臥寒波任愁流。」也就平白浪費了好因緣,來世還是「紅塵白浪兩茫茫……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地無明下去。

    如果放下眼前的期望效益去修學佛法,即如同遊戲中,有能耐地繼續不斷地劃點子,直至灰黑色的點子密麻麻,不規則的點點在白紙上好像連成一起成為灰面似的,點子在紙上所佔的面積與白色的範圍等齊,那個時候,一眼看上去,紙上顯露出來的顏色,會從原本的白而漸成灰黑,細心地把兩個相鄰灰黑色的點連起來,連到第三點就可以得出一個三角形的面了。學佛也如是,法的道理起初在心識中只能獨立初生如幼小的樹苗,而且相對於我執見解(主要是生生世世長久以來的薰習,認為事物實存實有我所有的執見,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的絕對優勢下,法理能在心中開展的勢力仍然極之羸弱,所建立的點並不顯著浮現,時常隱約地似乎露出了又沉回去,對了解當中的奧義好像很不實在似的,更枉論實踐!有時以為自己明白了一點,但過後又似乎錯誤認知了其中的原意。如同在遊戲中,要待單一的點子累積有足夠的因緣,於是兩點才可以連成線,三點才可以連成面,經日子的洗滌,努力不懈的聞思修,細心覺察過程中的體會,始終會三點相繫而成面,從而逐漸肯定並深入法理,水滴石子穿,繩鋸而木斷!

    經歷開始學佛的頭十年後,法法的共鳴能在心中回響不己,比喻就像咀嚼出老樹根中的甜蜜汁液,齒頰留香!於是味道愈香就愈去嚐,愈嚐就體驗得香味愈純淨,那時內在的輪機自然開動,能夠在法與法之間生起相聯繫的道理,世上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礙它的運行,亦知道無任何世間之物能與法味相匹。

    究竟學佛是難是易?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那不是用一般標準的易與難就可以去分辨的事,況且考究難易沒有普天下通用的計算法,尤其是心法。當今接觸佛法之難,外因佛陀說法距今經歷二千多年的流轉,質變而量大,真假複雜難分,宗門教下各師各法,偽造的經論比比皆是(偽出家眾亦然),什麼「如來宗」、「真佛宗」等付佛邪道更萌生遍滿。內在是生活迫人,人的心態因為要適應現代繁忙社會節奏急劇改變,難有一刻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如此內外交窘因緣,遇上正法的機會極為稀有,而學習佛法不能帶來即時的效益,所以一時興致勃勃的還大有其人,到頭來真正能夠把握學習時機,堅毅地逐步深入佛法的人,卻是寥寥之數!

無常淚滴灑滿襟,始終流落世間行;清涼未遇法緣淡,苦難不足欠道心。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學佛的正確入手處 ---- 印度佛教史》


     佛滅距今二千多年之久遠,佛法之流佈經歷事物不斷無常變易的洗禮,莫想接觸佛陀親傳的正法,當今就算我們渴望聽聞比較沒有添加宗派之見以至外道的純粹佛法,也非易事!學佛的正確入手處:五戒十善、三科、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三法印、三十七道品、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多、四攝、涅槃等是基礎。了解基礎佛學的內容必不能免,過往三十年的經驗來看,知道如果想學佛法的人,不遁著基礎學起,或以為初階佛學太淺易毋須理會,或不願意花時間了解佛學的最基本架構,結果就是對於整個佛法產生紊亂混淆而模糊不清楚。在我主持的初階佛學班當中,在開始第一講,還加上佛陀生平及印度佛教大事年譜,最後數講是承接佛滅百年後之僧團分裂直至初期大乘佛教,還有龍樹、提婆的中觀學派,彌勒、無著、世親的瑜伽行派,如來藏與秘密大乘,我把本來最先出現的原始佛教中心思想放於最後兩講。

    為什麼要把原始佛教中心思想放於最後?原因是原始佛教中心思想,按照現有北傳「說一切有部」《相應阿含》及南傳「銅鍱部」《相應部》「七事修多羅」(「因緣相應」、「食相應」、「聖諦相應」、「界相應」、「五陰()相應」、「六處相應」、「(四念處等)道品相應」) 對讀,其主要綱領為十二因緣的因緣起()觀,此亦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法的中心思想。隨部派佛教時期所開展出來的大乘佛法,無論空、有、如來藏及密乘的更變,其根本一律從緣起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核心教理開演而成為「三法印」(或一實相印)。於是,如先說原始佛教中心思想,一旦說到緣起,闡釋就難免牽涉到日後大乘的中觀學派及瑜伽行派,還有如來藏及秘密大乘的複雜傳承,佛學班學員在理解上反而有次序上的困難,倒不如先解決大乘各宗的主要思想,然後回頭再解釋原始佛教的中心思想的效果,那樣次序的安排,是經過實踐而得出來的結果。

    學佛者除了要從基礎佛學下手之外,當要對印度千三年的佛教史作一個全面窺探,就算不能詳細的拆解每一個歷史階段,也要簡略地知道佛在世及至滅後,經歷多次結集,百年後的部派佛教乃至到後期秘密大乘法的興衰;如果能夠了解佛滅百年後阿育王年代,王權與部派分裂的來龍去脈,更能啟發那數百年部派佛教所以過渡到大乘階段錯綜複雜的關係。

    印度佛教史,因為各個地區的佛教歷史家考究方法不同,所以不能只讀一家之作便認識清楚全貌,就如古老的北傳《相應阿含》也必須和南傳的《相應部》對讀,再配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對原始佛法的真確性,才比較有信心的肯定。印度佛教歷史也一樣,因為年代久遠了,而且各宗派必定排斥對己不利的歷史部分,所以要自己「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讀通多位持不同見解佛學家有關印度佛教歷史的著作,並要知道他們究竟用什麼方法、有何證據及客觀觀點去評論某些重要的事例如年代邏輯等。

    現代資訊科技發達,以往我買有關佛學的書籍,放於書柜實在不方便處理,現在差不多九成以上的資料,可從不謀利的佛教互聯網站下載,把它們分門別類地載入電腦的硬碟中,除了毋須書本紙張的大堆頭外,主要就是尋找資料時的便捷有效。有關印度佛史的書籍,一般都可以從互聯網中下載,其中日本佛教歷史學家,是組團前往印度研究阿育王時代的石柱刻文,他們窮根到底的治學精神,的確值得讀者欽佩,以下介紹多本可以用作參考的好作品,這些都是目前可以從互聯網中下載得到,比較有系統地列出千三年印度佛史的書。所以還是先讀通以下的十本書中比較淺易的幾本,例如(1) (5) (6) (7) (10) ,都很適合初學者入門研究印度佛史。

事實上,還有兩本關於印度佛教史的參考書值得推薦,一是印順法師「妙雲集」第3334的《印度之佛教》及《印度佛教思想史》,但印公長老的文筆,如天馬行空的縱橫自如,未必適合初學者去讀。二是湯用彤先生所著的《印度哲學史略》,該書第一章由古印度,哲學之起源黎俱吠陀及阿闥婆吠陀說起,之後是梵書及奧義書、婆羅門教之變遷、數論、瑜伽論、勝論、正理論、前彌曼差論、吠檀多論、原始佛教及印度佛教之發展,把整個古印度哲學思想有系統概括地說出來,不過,該書用詞頗接近文言,比較難讀。

另外,有兩本印度佛史及佛學的書籍,可能因版權關係,遍尋互聯網也沒有得下載,只能託書局往台灣訂講。其一是韓廷傑所著的《印度佛教史》,文津出版社(ISBN 957-668-370-X) ,這是我曾讀過最簡單明了的印度佛史書。另一本是《佛學概論》,作者為郭朝順及林朝成兩位,三民書局出版(ISBN 978-957-14-5673-7) ,作者把佛學至重要的思想概念例如緣起思想、心識論、無我思想、佛性論、二諦說、語言觀、修行觀、慈悲觀等等在書中都一一詳細交待清楚。

(1)《印度佛教史》平川彰
(2)《印度佛教史》宮靜於眾
(3)《印度彿教史三論》  水野弘元
(4)《印度佛教史概说》佐佐木教悟等
(5)《略述印度佛教史》許楚群
(6)《印度佛教史》聖嚴法師
(7)《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莊春江
(8)《印度佛教史》周叔迦
(9)《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吕澂
(10)《原始佛教與法教之流變》Ven.Bhikkhu Vùpasama 隨佛尊者著

對於希望學習佛法的人,印度佛教史是必修一門,它好像是提起襯衣領的「提綱挈領」,亦如用繩套把長短不一的樹枝綁成一束,將印度佛教從佛陀在生直至末期大乘時期統括起來,誠然,當佛法在西元初傳入支那後,被本土廣泛地域的儒道教長期所排斥,及後逐漸融合此等神道思想,再諂世阿俗於王權,乃至今日完全被極權統治者所操控,淪為愚弄人民大眾的政治工具。印度佛法傳入支那後,經長年累月的多番波折起落變化,由量至質變,與根本佛教的核心思想矩離愈來愈遠,甚至可以說是回到了「神()我」的地步,違背了佛陀教導的本懷。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 通告 --


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星期六《家長佛學禪修初階班》
2017-2018 行事曆表

201710 20186  每月一次

上午九時三十分 十一時     地點:學生活動室(402)

第一講 (10/14)

講題:佛、法、僧三寶,三皈依;合掌叉手。佛陀生平及印度佛教大事年譜

內容:只有對印度佛教史全面概括認識,才可更正確無誤地了解佛法及其發展。

第二講 (11/11)

講題:佛教的友情世界觀及五乘

內容:六道四生,人乘乃至菩薩乘。三界九地二十八天。

第三講 (12/ 09)

講題:五戒十善

內容:不盜乃至不酒,身口意十善

禪修簡介 (1) 止觀的定義修習準備

第四講 (1/13)

講題:四大 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內容:地水火風,色乃至識,內外六處及了別心識

第五講 (2/10)

講題:四聖諦 八正道

內容:苦集滅道,正見乃至正定

第六講 (3/10)

講題:十二因緣

內容:無明乃至老死的因果關係

第七講 (4/14)

講題:三法印 四法印 一實相印 緣生性空

內容:佛教中心教理 (總括一切大小乘佛法之四慍柁南)

第八講 (5/12)

講題:三十七道品

內容:四念住乃至八正道

第九講 (6/9)

講題:四無量心

內容:慈悲喜捨

禪修簡介 (2) 慈心禪                                    201810月續
===========================================================

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星期六《家長佛學禪修進階班》
2017-2018 行事曆表

201710 20186  每月一次

上午十一時 下午十二時半     地點:學生活動室(402)



第一講 (10/14 )

第三次測驗題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念住入出息法


第二講 (11/11 )

南傳巴利文念誦:The Five Precepts[五戒]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念住入出息法



第三講 (12/09 )

南傳巴利文念誦:The Five Precepts[五戒]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念住入出息法



第四講 (1/13 )

南傳巴利文念誦:The Five Precepts[五戒]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念住入出息法



第五講 (2/10 )

南傳巴利文念誦:Homage To The Buddha[禮敬佛陀]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念住入出息法

研討座談



第六講 (3/10 )

南傳巴利文念誦:Homage To The Buddha[禮敬佛陀]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 (綱要)



第七講 (4/14 )

南傳巴利文念誦:Homage To The Buddha[禮敬佛陀]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 (綱要)



第八講 (5/14 )

南傳巴利文念誦:Homage To The Buddha[禮敬佛陀]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 (綱要)



第九講 (6/12 )

南傳巴利文念誦:Homage To The Buddha[禮敬佛陀]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 (綱要)

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