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家長佛學禪修班之旨.2017


佛陀入滅久遠,遺教漸微,暇滿難得,得聞正法更需多般因緣條件聚合,實際非易,故此惜緣,終歸無悔。一期生有老病死,不外乎求學、工作、積財、嫁娶及養育兒女事,壽盡歿沒,黃粱未熟,戲論連場。究竟人生意義何在?此身不向,更待何世?

回溯大半生教學,借往昔經驗,將佛法深妙處,用至親切、簡易、明白之語詞講解,且透過日常生活實例,務求令聽者於輕鬆愉悅氣氛中,領略古老佛法教誨之正義。

求法學法,本無捷徑,唯有初、直、深心為修方便之旨,若聞與思配合靜慮,則雙翼展翅,把所修靜慮內容融入日常生活,又或以正念覺察於當下自己身心所發生的事情,故曰禪修。初階靜慮,以修入出息念及慈心襌為基礎,老實穩妥,細緻毅恆,切忌好高騖遠,日子有功,必不唐捐,磨杵成針,久則通達。

佛法真義之理解,記存文字宣於口,須講及聽二者心識決定,雖則跡本廣極,唯有聆聽者能觀之以心彰顯,才能把言說轉為觀念及實踐,趣向度越苦厄、解脫煩惱之大道。


2017615日下午5時於粉嶺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開始學佛的頭十年》


     這個日子的長短計算,約因人依緣,並非說梗性規定是「十年」。出家人不計,以居家學佛者而言,可能用自己的俱生因緣加上努力不懈地聞思修,不消七或八年,有可能越過這段啟蒙期;相反,先世無此緣、未能遇善知識、一暴十寒、世務繁忙等,則一生近百寒暑春秋,也只能數他人之「寶」(羨慕別人的修行) 。但無論如何,妄圖學佛兩三年甚至五年便見成效的,那就恰是天荒夜談事!以個人實際體驗,則非精勤磨劍十載不可。 

    記得有種小學時代的紙筆遊戲,由兩或三四人隨意地用鉛筆無限制地在白紙上點上很多小點,之後遊戲開始,每人輪番在點與點之間聯上直線一次,直至有人因為兩點之間的線已被劃滿而要找有線的一端連上另一點成為三角形的兩邊,下一個人便有機會把第三邊也連上而取得一個完整的三角形(三角形面積當中不能包含點子),遊戲的結束以計算誰能取得最多三角形為勝方。

     開始學佛頭十年的啟蒙期,正如上述遊戲中用鉛筆不停地在白紙上劃點點,東西南北方混雜的堆砌,但它們的條理怎麼樣想也不能連貫?這時候儘管去學習,但路路似通非通?初學佛法的人,就算能從初階班學起(如果現代的人妄圖不從初階學起,半途以某經某論某宗某門插入修習的,欲窺佛法大意,頭重腳輕根底淺,更是難上加難),絕大多數也會另找一些佛學的讀物,因其時對佛法的見解仍相當陌生,於是可能所聞所讀的資料不少,但能吸收的始終不會很多,又似懂而非,思緒經常會被參差不同的矛盾內容所擾亂。在啟蒙期,學人對於佛法聞思修的過程,多半只能做到在自己心中給予外來所見所聞的認可,任憑怎麼樣努力,都只是從「面」的橫向立足並慢慢地伸延,至於「深」向的多重連結省悟,卻未有足夠能量可以發揮,在這段日子中,因為信的根基不深厚,耐力及推動力兩者皆未足,欠缺善知識的誘導和群體的驅動力,急功近利的、沒有耐性的、紅塵鎖務太多的、被其他世間事所引的、未徹底了解世間本是苦的人等、於這個時期最容易退轉,如白雲禪師偈曰:「人海垂綸釣春秋,餐風宿露一孤舟;日月輪迴渾如夢,擁臥寒波任愁流。」也就平白浪費了好因緣,來世還是「紅塵白浪兩茫茫……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地無明下去。

    如果放下眼前的期望效益去修學佛法,即如同遊戲中,有能耐地繼續不斷地劃點子,直至灰黑色的點子密麻麻,不規則的點點在白紙上好像連成一起成為灰面似的,點子在紙上所佔的面積與白色的範圍等齊,那個時候,一眼看上去,紙上顯露出來的顏色,會從原本的白而漸成灰黑,細心地把兩個相鄰灰黑色的點連起來,連到第三點就可以得出一個三角形的面了。學佛也如是,法的道理起初在心識中只能獨立初生如幼小的樹苗,而且相對於我執見解(主要是生生世世長久以來的薰習,認為事物實存實有我所有的執見,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的絕對優勢下,法理能在心中開展的勢力仍然極之羸弱,所建立的點並不顯著浮現,時常隱約地似乎露出了又沉回去,對了解當中的奧義好像很不實在似的,更枉論實踐!有時以為自己明白了一點,但過後又似乎錯誤認知了其中的原意。如同在遊戲中,要待單一的點子累積有足夠的因緣,於是兩點才可以連成線,三點才可以連成面,經日子的洗滌,努力不懈的聞思修,細心覺察過程中的體會,始終會三點相繫而成面,從而逐漸肯定並深入法理,水滴石子穿,繩鋸而木斷!

    經歷開始學佛的頭十年後,法法的共鳴能在心中回響不己,比喻就像咀嚼出老樹根中的甜蜜汁液,齒頰留香!於是味道愈香就愈去嚐,愈嚐就體驗得香味愈純淨,那時內在的輪機自然開動,能夠在法與法之間生起相聯繫的道理,世上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礙它的運行,亦知道無任何世間之物能與法味相匹。

    究竟學佛是難是易?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那不是用一般標準的易與難就可以去分辨的事,況且考究難易沒有普天下通用的計算法,尤其是心法。當今接觸佛法之難,外因佛陀說法距今經歷二千多年的流轉,質變而量大,真假複雜難分,宗門教下各師各法,偽造的經論比比皆是(偽出家眾亦然),什麼「如來宗」、「真佛宗」等付佛邪道更萌生遍滿。內在是生活迫人,人的心態因為要適應現代繁忙社會節奏急劇改變,難有一刻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如此內外交窘因緣,遇上正法的機會極為稀有,而學習佛法不能帶來即時的效益,所以一時興致勃勃的還大有其人,到頭來真正能夠把握學習時機,堅毅地逐步深入佛法的人,卻是寥寥之數!

無常淚滴灑滿襟,始終流落世間行;清涼未遇法緣淡,苦難不足欠道心。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學佛的正確入手處 ---- 印度佛教史》


     佛滅距今二千多年之久遠,佛法之流佈經歷事物不斷無常變易的洗禮,莫想接觸佛陀親傳的正法,當今就算我們渴望聽聞比較沒有添加宗派之見以至外道的純粹佛法,也非易事!學佛的正確入手處:五戒十善、三科、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三法印、三十七道品、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多、四攝、涅槃等是基礎。了解基礎佛學的內容必不能免,過往三十年的經驗來看,知道如果想學佛法的人,不遁著基礎學起,或以為初階佛學太淺易毋須理會,或不願意花時間了解佛學的最基本架構,結果就是對於整個佛法產生紊亂混淆而模糊不清楚。在我主持的初階佛學班當中,在開始第一講,還加上佛陀生平及印度佛教大事年譜,最後數講是承接佛滅百年後之僧團分裂直至初期大乘佛教,還有龍樹、提婆的中觀學派,彌勒、無著、世親的瑜伽行派,如來藏與秘密大乘,我把本來最先出現的原始佛教中心思想放於最後兩講。

    為什麼要把原始佛教中心思想放於最後?原因是原始佛教中心思想,按照現有北傳「說一切有部」《相應阿含》及南傳「銅鍱部」《相應部》「七事修多羅」(「因緣相應」、「食相應」、「聖諦相應」、「界相應」、「五陰()相應」、「六處相應」、「(四念處等)道品相應」) 對讀,其主要綱領為十二因緣的因緣起()觀,此亦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法的中心思想。隨部派佛教時期所開展出來的大乘佛法,無論空、有、如來藏及密乘的更變,其根本一律從緣起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核心教理開演而成為「三法印」(或一實相印)。於是,如先說原始佛教中心思想,一旦說到緣起,闡釋就難免牽涉到日後大乘的中觀學派及瑜伽行派,還有如來藏及秘密大乘的複雜傳承,佛學班學員在理解上反而有次序上的困難,倒不如先解決大乘各宗的主要思想,然後回頭再解釋原始佛教的中心思想的效果,那樣次序的安排,是經過實踐而得出來的結果。

    學佛者除了要從基礎佛學下手之外,當要對印度千三年的佛教史作一個全面窺探,就算不能詳細的拆解每一個歷史階段,也要簡略地知道佛在世及至滅後,經歷多次結集,百年後的部派佛教乃至到後期秘密大乘法的興衰;如果能夠了解佛滅百年後阿育王年代,王權與部派分裂的來龍去脈,更能啟發那數百年部派佛教所以過渡到大乘階段錯綜複雜的關係。

    印度佛教史,因為各個地區的佛教歷史家考究方法不同,所以不能只讀一家之作便認識清楚全貌,就如古老的北傳《相應阿含》也必須和南傳的《相應部》對讀,再配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對原始佛法的真確性,才比較有信心的肯定。印度佛教歷史也一樣,因為年代久遠了,而且各宗派必定排斥對己不利的歷史部分,所以要自己「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讀通多位持不同見解佛學家有關印度佛教歷史的著作,並要知道他們究竟用什麼方法、有何證據及客觀觀點去評論某些重要的事例如年代邏輯等。

    現代資訊科技發達,以往我買有關佛學的書籍,放於書柜實在不方便處理,現在差不多九成以上的資料,可從不謀利的佛教互聯網站下載,把它們分門別類地載入電腦的硬碟中,除了毋須書本紙張的大堆頭外,主要就是尋找資料時的便捷有效。有關印度佛史的書籍,一般都可以從互聯網中下載,其中日本佛教歷史學家,是組團前往印度研究阿育王時代的石柱刻文,他們窮根到底的治學精神,的確值得讀者欽佩,以下介紹多本可以用作參考的好作品,這些都是目前可以從互聯網中下載得到,比較有系統地列出千三年印度佛史的書。所以還是先讀通以下的十本書中比較淺易的幾本,例如(1) (5) (6) (7) (10) ,都很適合初學者入門研究印度佛史。

事實上,還有兩本關於印度佛教史的參考書值得推薦,一是印順法師「妙雲集」第3334的《印度之佛教》及《印度佛教思想史》,但印公長老的文筆,如天馬行空的縱橫自如,未必適合初學者去讀。二是湯用彤先生所著的《印度哲學史略》,該書第一章由古印度,哲學之起源黎俱吠陀及阿闥婆吠陀說起,之後是梵書及奧義書、婆羅門教之變遷、數論、瑜伽論、勝論、正理論、前彌曼差論、吠檀多論、原始佛教及印度佛教之發展,把整個古印度哲學思想有系統概括地說出來,不過,該書用詞頗接近文言,比較難讀。

另外,有兩本印度佛史及佛學的書籍,可能因版權關係,遍尋互聯網也沒有得下載,只能託書局往台灣訂講。其一是韓廷傑所著的《印度佛教史》,文津出版社(ISBN 957-668-370-X) ,這是我曾讀過最簡單明了的印度佛史書。另一本是《佛學概論》,作者為郭朝順及林朝成兩位,三民書局出版(ISBN 978-957-14-5673-7) ,作者把佛學至重要的思想概念例如緣起思想、心識論、無我思想、佛性論、二諦說、語言觀、修行觀、慈悲觀等等在書中都一一詳細交待清楚。

(1)《印度佛教史》平川彰
(2)《印度佛教史》宮靜於眾
(3)《印度彿教史三論》  水野弘元
(4)《印度佛教史概说》佐佐木教悟等
(5)《略述印度佛教史》許楚群
(6)《印度佛教史》聖嚴法師
(7)《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莊春江
(8)《印度佛教史》周叔迦
(9)《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吕澂
(10)《原始佛教與法教之流變》Ven.Bhikkhu Vùpasama 隨佛尊者著

對於希望學習佛法的人,印度佛教史是必修一門,它好像是提起襯衣領的「提綱挈領」,亦如用繩套把長短不一的樹枝綁成一束,將印度佛教從佛陀在生直至末期大乘時期統括起來,誠然,當佛法在西元初傳入支那後,被本土廣泛地域的儒道教長期所排斥,及後逐漸融合此等神道思想,再諂世阿俗於王權,乃至今日完全被極權統治者所操控,淪為愚弄人民大眾的政治工具。印度佛法傳入支那後,經長年累月的多番波折起落變化,由量至質變,與根本佛教的核心思想矩離愈來愈遠,甚至可以說是回到了「神()我」的地步,違背了佛陀教導的本懷。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 通告 --


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星期六《家長佛學禪修初階班》
2017-2018 行事曆表

201710 20186  每月一次

上午九時三十分 十一時     地點:學生活動室(402)

第一講 (10/14)

講題:佛、法、僧三寶,三皈依;合掌叉手。佛陀生平及印度佛教大事年譜

內容:只有對印度佛教史全面概括認識,才可更正確無誤地了解佛法及其發展。

第二講 (11/11)

講題:佛教的友情世界觀及五乘

內容:六道四生,人乘乃至菩薩乘。三界九地二十八天。

第三講 (12/ 09)

講題:五戒十善

內容:不盜乃至不酒,身口意十善

禪修簡介 (1) 止觀的定義修習準備

第四講 (1/13)

講題:四大 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內容:地水火風,色乃至識,內外六處及了別心識

第五講 (2/10)

講題:四聖諦 八正道

內容:苦集滅道,正見乃至正定

第六講 (3/10)

講題:十二因緣

內容:無明乃至老死的因果關係

第七講 (4/14)

講題:三法印 四法印 一實相印 緣生性空

內容:佛教中心教理 (總括一切大小乘佛法之四慍柁南)

第八講 (5/12)

講題:三十七道品

內容:四念住乃至八正道

第九講 (6/9)

講題:四無量心

內容:慈悲喜捨

禪修簡介 (2) 慈心禪                                    201810月續
===========================================================

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星期六《家長佛學禪修進階班》
2017-2018 行事曆表

201710 20186  每月一次

上午十一時 下午十二時半     地點:學生活動室(402)



第一講 (10/14 )

第三次測驗題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念住入出息法


第二講 (11/11 )

南傳巴利文念誦:The Five Precepts[五戒]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念住入出息法



第三講 (12/09 )

南傳巴利文念誦:The Five Precepts[五戒]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念住入出息法



第四講 (1/13 )

南傳巴利文念誦:The Five Precepts[五戒]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念住入出息法



第五講 (2/10 )

南傳巴利文念誦:Homage To The Buddha[禮敬佛陀]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念住入出息法

研討座談



第六講 (3/10 )

南傳巴利文念誦:Homage To The Buddha[禮敬佛陀]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 (綱要)



第七講 (4/14 )

南傳巴利文念誦:Homage To The Buddha[禮敬佛陀]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 (綱要)



第八講 (5/14 )

南傳巴利文念誦:Homage To The Buddha[禮敬佛陀]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 (綱要)



第九講 (6/12 )

南傳巴利文念誦:Homage To The Buddha[禮敬佛陀]

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 (綱要)

聚餐

《什麼是正念?》

      曾經有一位佛學講座的主持人對我說過,在某一講向學員問到什麼是正念?結果無人() 答。我相信沒有學員回應,大體上未必一定不曉得如何答上,可能因為華人的性子是比較保守,害怕一旦出錯便不好意思,如果在西方人士的講座,必會爭相回應!到時只怕講者應接不下,又或者主持的人未夠充分準備而出洋相。這裡略談正念是什麼,首先是摘錄西元前二世紀《南傳彌蘭王所問經》(北傳稱為《那先比丘經》) 的內容,因為統觀今古南北佛學辭典與大德們之解釋,覺得龍軍長老在該經中對「念的特相」之詮釋最為簡單直接,亦容易使人明了:


念的特相
當念起時於善不善、有過無過、尊卑、黑白或黑白均等的諸法皆不動搖,祇想:此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此是止、此是觀、此是智慧、此是解脫。於是瑜伽行者修應修之法,不修不應修之法;親近應親近之法,不親近不應親近之法。如此,大王,持續是念的特相。                   《南傳彌蘭王所問經》第一品 第十二

什麼是正念?它從文字的解讀至實踐,至少分為三個範疇。其一就是上述經文所指,對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的三十七道品不忘失。即從禪修(包括靜坐)中所修所觀的四念處的集法與滅法下手,四念處指的是身、受、心、法,但這個「」在古意裡面其實不是指心,是指「」。四念處一直在強調觀集法與滅法,觀集法與滅法,即是觀十二因緣。無論行住坐臥,對於六觸入處,念念不忘觀照身、受、心、法四念處或其中一念,就是正念。在平常的知識層面,我們太易於認為眼前的事物是一成不變,有待我們去把握的存在物,這就是造成無明遮蔽。常觀四念處的集法與滅法,關鍵在於開破對於「對象」實存性的妄想,覺知到眼前對象的存在性實則為遮蔽的虛妄性。

第二個正念所涵蓋的意義是活在當下什麼是活在當下呢?生存的人還不是在眼前的當下活著嗎?譬喻作為一個舞台劇演員,不可以百分百投入只顧演出,只能把八成專注投入角色,兩成是觀察著自己的演出和觀眾的反應,所以知道自己當下此刻的演繹、對手及觀眾的反應(自己一旦出錯要即時補救,或將錯就錯的免被台下觀眾察覺,當對手出錯時要適當地遷就擺佈,當觀眾鼓掌稱讚時需要稍緩片刻) ,這都是作為演員亦是觀眾兩者的角色。同時,舞台劇演員是會專注於此刻的每句台詞,對手說台詞時也要適當地作出反應,當下必然不會還記掛著前一幕的情景及台詞,也就是「活在當下」的最佳寫照。

完全不思過去和不想未來,在現代社會的生活上沒有可能,但想著已過去的事情,或經常設想著未發生的事情,會令我們生起不穩定的情緒,令我們受苦。所以有覺知、有正念,你會知道怎樣善用過去和未來,不總是緬懷過去及擔憂未來,你要知道它們能夠怎樣幫助你,而不被它們所糾纏和繫縛。活於當下是以六觸為所修習的業處,無論行住坐臥,時刻專注於五蘊六入而生觸的因緣。

    第一個是正如醫方的範圍,延伸至時間的角度就是活在當下,當下就是醫方上寫的藥,及至空間的實踐為第三個範疇「觀心」,「觀心」是把醫方上的藥煎好然後去服用,如果只知醫藥和開方,那麼來來去去都是紙上談兵。「觀心」是把前二者的思惟概念放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身、口、意的行為上。以正念引導行動,經已不是以自己眼前的利益作為大前提,用感恩心、慈悲心、認知一切事物聚散無定所以不可能真正擁有的心、珍惜當下一刻的態度,就算本著以上四擇其一二行事,行為過程的做法都不可能一直完全乎合私己的利益。例如用上感恩和慈悲的心去行事,心裡就不再想自己要從先利己的方向去選擇的心態;認知事物聚散無定,我們執著實在永恒擁有的妄想被解放了,回歸人我由始至終結果都是有「沒有」的平等,那麼只要自己的行為能給予一個各方面都認為「妥當」的結果,對於自己的利益(即擁有) ,因為瞭解而放下;如果減少了「我」能「永遠」擁有任何事物的心態,既心無旁騖,少了思前想後猶豫不決的態度,活在此一刻是會令人更平靜愉悅的。
                                      
   試想,如果以不一樣的心態對待一切事物,不以正念而以世界機心、處處從利益出發,生命行為中所得到的金錢及物質報酬,一般都應該比以上所講的倍多,不過同時,所擔負對所有人事物的錯誤認知觀念,它對心理的深層負面影響,是遠不可以用如此方式所獲得物質的價值來彌補,再者,那種錯認知的觀念,會引領人進去一個愈挖愈深的欲望黑洞而不能自拔,擁有得愈多就陷得愈深,妄想的執著就愈是令人沉重。

    所有以正念引導行為的心,他們從思考出發以至一切行動,老早已經清楚了解,運用正確意念引領自心所達成的事情,以世間效益的角度來說,其結果可能不單只不對自己有利,甚至對自己帶來害處,但他們既甘心接受,且甘之如飴,因為這是他們對整體生命意義的標準,從增上心理教育的義利因果觀待,唯有此途。

最後來一個總結,「四念處」是以專注於身體、感受、心態和內外法四個範疇為憶記的修法,「正念」就是時刻不忘記憶持著「四念處」,至於「四念處」的修習,是四種對身心內外法正確認識的入門法,也是六觸入處於當下一刻的禪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