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認清鄰近共產支那地區的禿奴是如何荒淫撞騙》



世界那麼大,宇宙與時空無限,我們對佛陀、佛陀所親傳的法、賢聖僧伽三寶,始終如一地尊敬,不因當時當地人的因素影響,我們在何時何地都可以單獨修持。但佛滅後兩千多年末法時期的今日,必須認清鄰近共產支那地區的禿奴是如何荒淫撞騙,他們大量滲透本地,並且深遠地影響著香港本土的出家眾。宜告知周圍的親朋戚友切莫受累,不要相信未深知背景的出家人,甚至在街上見到如斯打扮的人都要「敬」而遠之為妙!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如來正法於此沈沒 ---- 支那佛教》



北傳  相應阿含906[正聞本13246/佛光本898](大迦葉相應/道品誦/如來記說), (別譯雜阿含121)

原文:「迦葉!有五因緣,能令如來正法沈沒,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已然復依{}[]而住若法……若學……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稱歎者,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而依止住,是名,迦葉!五因緣故,如來正法於此沈沒。」相應阿含906
(迦葉!當知:有五因緣能令法,一切咸共忘失章句,善法退轉,何等為五?恭敬佛、尊重佛、供養佛、能至心歸命於佛,然復依止佛法而住敬法、尊重法、供養法、於正法中不能至心,然依法住恭敬尊重戒、供養戒、不能至心持所受然依恭敬教授、尊重教授、供養教授、能至心向教授者,以不恭敬、尊重、供養,亦至心向教授故,然復依此教授而住;於同梵行佛所讚者,不恭敬、不尊重、不供養、不能至心禮拜問訊,然,猶依彼而得安住,迦葉!以此上來五因緣故,能令正法漸漸滅沒,衰退忘失。」別譯雜阿含121)

相應阿含906 白話譯文(1) 「迦葉啊!有五種因緣,能使如來的正法沉沒。那五種呢?如果比丘於大師之處,不恭敬、不仰重,不下意供養(態度不恭順),在大師處,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後然而又依猗而住。或者對於法,或者是於學**,或者對於隨順教**,或者對於諸梵行大師所稱歎的人,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而反依止而住。這名叫做,迦葉啊!由於此五因緣之故,如來的正法,於此而沉沒1.大師2.3.4.隨順5.所讚之梵行人,都不敬重供養,為之五因緣)。」
悟慈和尚譯述  http://www.swastika.org.tw/introduction-4.htm

佛光本898 白話譯文(2) 「迦葉啊!有五種因素能使如來的正法沉沒不見。是那五種呢?就是比丘對於大師不知敬重,也不能順從供養;對於大師不知敬重,也不能順從供養,然而卻又依倚著他而安住。此外對於正法、戒學、佛陀教授、大師所稱歎的梵行者等四事,也不知敬重,不能順從供養,然而卻又依止於他。迦葉啊!就是這五種因素的緣故,如來的正法此時就會沉沒不見。」
張西鎮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5685

**學處」:
:音譯為「尸羅、尸賴」(sīla)泛指一切德行的習慣與規定,如「增上戒學」。2.狹義的指「學處(sikkhāpada)出家眾遵守的戒條,違犯了需接受一定的處分 
http://agama.buddhason.org/ad/adSearch.php?keyword=%E5%AD%B8%E8%99%95&button1=%E6%9F%A5++%E8%A9%A2

**隨順教:解讀為「次第教導的()」,南傳作「()(sikkhāy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對訓練(towards the training)
http://agama.buddhason.org/ad/adSearch.php?keyword=%E9%9A%A8%E9%A0%86%E6%95%99&button1=%E6%9F%A5++%E8%A9%A2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苦與樂》

    彩虹人人樂見,心情欠佳的人,七彩繽紛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取笑。美食引人垂涎,消化能力不佳的人,佳餚美酒猶如毒藥。天天山珍海味待候,味同嚼蠟甘願饑而不食。美色當前我為卿狂,無能者苦歎不如孤寡。口出恭維語欲添釆,不幸箭中膏肓之人。好生厭死之輩,終多自毀其命。久站成勞成疾,耐坐何嘗不是。羸瘦者好暖畏寒,厚胖人喜冷厭熱。長期病苦纏綿床榻,貧窮潦倒朝不保夕;公候將相功勳載譽,長壽富貴兒孫滿堂,誰在黃泉路上更能無所牽掛地從容不迫!

什麼是是生命中應該發生但不樂意接受而且想遠離的事。
什麼是是生命中應該發生又欣於接受而且渴望追求的事。

無間的去無即是後卻帶來「似乎」的
中含因,中有果。悲而哭啼,極而垂泣。

的本質其實同是虛妄不實的既無差別,只由於內心願意接受與否;是平等的,因為它們總會過去。

如果明白生命,便會了解到當中所有出現的事情,皆沒有「應該或「意外」。無論苦樂每一件都是「應該」的事。

只要把心放下,願意和接受任何事,便可以更欣然豁達地度越生命。平和、安樂而不抗拒。


    生命中不因一切都是「應該」而放任自己,「不應該」發生的事,如果加添其因緣到某一足夠程度,它們是會轉變為「應該」出現在眼前的事。因緣的形成及變易,除了事物本身的許多條件生滅聚散之外,還有可能是基於我們心裡負面或正面的情緒、消極或積極性的對待行為,而那一句: 生命中所發生的事情一概都是「應該」發生的 ,它的正確解讀是,如果我們放棄努力去改變事物的因緣,或者我們經已盡一切努力去做但仍未足以改變事物的結果,那麼所出現的事情就是「應該」發生的了。

    生命是生老病死的過程,所以經歷病苦是十分自然的事,亦在所難免,但如果能夠放下抗拒的心,願意和接受現實,病苦本身就不會加添上情緒方面的問題,有很多例子,後來加上去負面情緒的因素,反而變成主要痛苦的因由。病苦,需要用慈心和泰然自若,好像正在回家路途的心境去面對,一路上並以其為親密伴侶,生命中其他的苦也何嘗不是一樣呢?這是古老智者送給我們關於如何與苦同行並且度越苦困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