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6日 星期日

《性行人》


             這篇文章分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第二、三部分的導引,作為較為簡易的介紹。第二部分是南傳佛學《清靜道論》有關「性行人」的原文。第三部分是目前網上能找到,寫得既詳盡亦令人不太難懂的內容。第四部分是綜合《清靜道論》和《解脫道論》關於「性行人」的內容,把重點摘錄簡明重組的總結。

     學佛法的人,都知道投生來到欲界的人類,必具俱生煩惱之無明,而無明遍於貪欲瞋恚等大小煩惱心。稍為對佛學唯識有多少認識的,更會了解到,我們各各的內心,都具備五十一心心所,當中善性者只佔十一,惡性者佔二十六,即一般人起心動念,約心心所的比較來說,念善的只有五分之一,念惡的則過半數!這裡說明了為什麼我們所處的世界,佛家稱為 娑婆(堪忍)” 的麻煩,就算能夠出現有漏世間善的機會,最多亦不超過百分之二十,許多許多時候,那五分一能生起善的人事物,一旦受到其餘強大惡性勢力影響,立即轉性為惡;掉轉過來,惡性在人心中勢力龐大,世間為惡的人事物,要轉變為善是極之困難的。

     依佛法而言,人性本無終究善惡之分,只有緣起動心,但由於每一個人在其意識中染著無明煩惱,所以自己不覺察而己。於是,修佛法的人,無論今古南北各門各派及至修習何法,其修法的近遠目標,生生世世的生命工程,皆為削除或滅盡無明貪欲瞋恚為主要任務,而該目標的終極果報,至少仍是不再輪迴於此苦世間,稱為涅槃

    可以這樣去理解,無明貪欲瞋恚這三個心,是三個大的中心,在它們的團伙下,包含著許多小集團,當我們心理活動的時候,這些小集團便被喚起,其活動的方式,多是幾個相繼或協作地生起,而生起的當下,以無明(俱生煩惱)挾帶貪欲瞋恚去完成整個過程,於是修習禪修者,當我們學習佛法經論文言內容,了解心心所的行相之後,首要任務就是針對無明貪欲瞋恚這三個心去下功夫,而當知道貪欲瞋恚無明所涵,於是亦須以之為首要對治的對象。

世間大小的所有苦,概從無明、貪欲瞋恚而導致,眾生心與我心無別,離苦解脫之道,必須從削弱及終究滅除三毒的方向往,此即首先能了解自己心的傾向,比較屬於何等類性向的心理行為,於是深入修持某一法,能夠如此善用對治方略,當然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清靜道論 第三  說取業處品  (三)「順適自己的性行」:
1)(性行的區別)性行有六種,即貪行、瞋行、痴行、信行、覺行、尋行或有人說,由於貪等三種的組合另成四種,同樣的由信等的組合亦別成四種,如是以此八種和前六種合為十四種。若依這種說法,則貪等和信等的組合也可成為多種的。是故當知僅略為六種性行性行和本性增性是同一意義依彼等性行而成為六種人,即貪行者、瞋行者、痴行者、信行者、覺行者、尋行者
此中行者若起業時則力強,以信近於貪德故譬如於不善中貪是極柔潤而不粗的,如是於善中信亦柔潤而不粗的。為事物的愛求,如是信為求於戒等之德為不捨於不利的,如是信為不捨於有利的。是故信行者為貪行者的同分。
其次行者若起業之時則力強,因慧近於瞋德故。譬如於不善法中為不潤不著所緣,而慧則於善法中不潤不著所緣。又僅為尋求實的過失,而慧則尋求實在的過失以迴避有情之態度為用,慧以迴避諸行之態度為用。是故覺行者為瞋行者的同分。
其次行者為令生起未生的善法而精進時,則常有甚多障碍的諸尋生起,以尋近於痴相故。譬如乃混亂而不能確立,而尋則有各種的尋求而不能確立因不能洞察所緣故動搖,而尋則以輕快思惟故動搖。是故尋行者為痴行者的同分。
有人說由於愛、慢、見而另成三種性行然而即是貪,亦與貪相應的,所以這兩種可以不必例於貪之外的。依痴為因而成見,故行即為隨痴行而起的。
此等性行以何為因?當如何而知此人為貪行者,此人為瞋等 中的何等行者?對於何等性行的人而適合於何等?……
由於原文稍為冗長,只摘(性行的區別)一節,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進入以下網頁去閱讀。https://www.theqi.com/buddhism/qjdl/index.html

一.《清淨道論》的背景
覺音(Buddhaghosa)西元五世紀左右之中印度摩揭陀國,他撰《清淨道論(巴利名 Visuddhi-magga,共三卷)闡述佛教綱要,向AnurAdhapura 地方「大寺」(MahAvihAra)諸長老展示其才識以接受其傳法。此書著作的年代約西元四三三年左右。
水野弘元說:「《清淨道論是一部彙集南方上座部教理最詳盡、最適當的論書。要瞭解南方上座部的教理,本書是非讀不可的。」早島鏡正說:「《清淨道論》是南方巴利佛教中被推尊為最高權威的論書,其百科全書式的內容,可以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相匹敵。」清淨道論》是南傳佛教典籍中最受後人重視的佛書,也是南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論師──覺音的劃時代鉅著。

二.何謂性行
依據《清淨道論》定義,性行和本性、增性是同一意義。指人的個性傾向。
將人分為六種性行,是種相當簡約的方法。事實上,每個人都可能同時具備貪、瞋、痴、信、覺、尋六種個性,只是較偏向某種性行這也是指世間假名的「」的個性分析,是仍不能如實知第一義諦「無我」的個體,也不能如實觀察空相應緣起隨順的「我」,因此仍流轉生死、苦於煩惱,也可以說這六種性行人,是以六種煩惱為分類標準。
但佛法重在尋求解脫,若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如法修行,就能解脫個性的制約,而得菩提、證涅槃,與空相應、隨順緣起,最終達「無我,無我所」而自利、利他

三.分辨六種性行
依《清淨道論》〈說取業處品〉所載,性行主要有六種,即貪行、瞋行、癡行、信行、覺行、尋行。
其中信近於貪德,譬如事物的愛求為求於等之德,所以貪行者與信行者同分;慧近於瞋德,譬如為尋求不實的過失所致,而則尋求實在的過失所致,所以瞋行者與覺行者同分;癡行者常有諸尋生起,以尋近於痴行,譬如不能洞察所緣而動搖所致,而以輕快思惟而動搖所致,所以癡行者與尋行者同分。
此外,尚有愛、慢、見三種性行。但是因愛即是貪,慢亦與相應;而見是因癡而成,所以見行即為隨而起因此愛、慢、見即包括在貪與癡之內,不必另立於六種性行外,本文仍以六種性行作為探討範圍。以下圖示之,使諸性行的關係更一目了然:

  
(一).性行的原因
形成性行的原因依據《清淨道論》所載主要有四種,筆者整理如下表:

(1) 宿作之因
(2) 之因
(3) 病素之原因
備註
行者
因宿世的美好加行與多作淨業,或從天上死後生此世者。
四界平行者即成貪行者。
痰增長者為貪行者或風增長者為痴行者。
因宿世的美好加行與多作淨業,或從天上死後生此世者,並不是一切都成為貪行者或瞋行者或痴行者。同樣地,依上述的方法對於界亦無增長的肯定說法。

至於在病素中僅說貪痴二種;而且又前後自相矛盾。他們對於信等性行則一種原因也沒有說。所以這些都是非確定之說。
行者
因宿世多作斬、殺、縛、怨等行為,或從地獄龍界中死後而生於此世者。
其他二界(界或) 重的,成為瞋行者。

行者
因宿世多飲酒缺乏多聞問究,或由畜界死後而生於此世者。
其他界或界二界重的人,成為痴行者。
風增長為痴行者或痰增長為貪行者。

依上述可知,起心動念之際,往往是貪瞋痴一起作用,譬如若常沒有貪念而瞋心、癡念卻都強,就會呈現「少煩惱、瞋恚而又鈍慧」的個性,所以所謂行人往往也可能是行人或行人,只是相較強而已,這是宿因及作業時之習性所致。

(二).外相介紹 

走路
站立
、坐
工作
自然的步驟及優美的走法而行,徐徐的放下他的足,平正的踏下,平正的舉起,他的足跡是曲起的(中央不著地)。
以令人喜悅而優美的姿態。
不急的平坦地佈置床座,慢慢地臥下,以令人喜悅的姿態並置其手足而睡;若叫他起來時,則緊急地起來,如有懷疑的慢慢地答覆
不急不緩令人歡喜而圓滿的。
歡喜脂肪及甘美之食,食時,則作成不大過一口的圓團。細嘗各種滋味而不急迫地食,若得任何美味則生喜悅。

若見細小的喜悅事物、亦生驚愕而久視不息,縱有小德亦生執著,但實有大過亦不計取,甚至離去時,亦作留戀回顧不捨而去
足尖象掘地而行,他的足急促的踏下,急促的舉起,而他的足跡是尾長的(後跟展長)。
以頑固的姿態。

急促地這裡那裡把床座佈置一下,即投身作蹙眉狀而臥;若叫他起來之時則緊急地起來如怒者答覆
緊張而不圓滿的。
喜歡粗酸之食,食時,作滿口之團,不細嘗滋味而緊急地食,若得任何不美之食則生瞋怒。

若見細小的不如意事物,亦如倦者而不久視,縱見小過亦生瞋惱,而實有德亦計取,在離去時,作欲離而毫顧戀而去
混亂的步法而行,他的足象驚愕者的踏下,亦象驚愕者的舉起,而他的足跡是急速壓下的(前後都展長)。
混亂的姿態。
不善計劃的佈置床座,大多身體散亂覆面而臥;若叫他起來時,則作「唔」聲而遲緩地起來。
緩慢而紊亂的。
沒有一定嗜好的,食時,作不圓的小團,殘食投入食器中,常污其口,散亂其心思惟彼此而食。
見任何事物都是依他人的意見,聞別人呵責、讚嘆他人,他也呵責、讚歎,自己智力取捨辨別

摘自 「六種性行」之瞋行人研究 ── 以《清淨道論》、《阿含經》相關經論為範圍  

將人分為六種性行,是種相當簡約的方法事實上,每個人都可能同時具備貪、瞋、癡、信、覺、尋六種性行當中的某幾種性行……

很多修行人在修行時都忘了關注自己所屬性行一人的良藥很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藥。比如說,現代健康學大多建議我們多吃生菜,喝生水,但對某些體質偏寒,特別是胃虛的人可不要盲從。同樣的,諸如:「完全放鬆」、「不需決意」等禪修口訣並適合行修行人行修行人反而適合諸如:「時時用心」、「保持正念」等禪修口訣這一切分別都取決於修行人性行的不同。這就是為什麼通常大部分禪師都只能講述他們自己親證的道路。他們通過自己多年的苦修,最終發現了一套適合自己性行的方法。然而,他們的方法對於與他們相克性行的修行者卻是不管用的。這性行上如此巨大的差異源自各人宿世習氣與今世文化背景的不同……

所以,善巧的禪師會為不同性行的學生宣說不同的修行業處。教育體系的不同也會造成老師與學生的代溝。現代教育體系多注重理智的培育,因此常常忽略了情感上的健全發展,所以現代人在修定時多數偏向於用腦。由於過度用理智專注禪修目標,所以禪修一久就有頭痛的現象事實上止禪的正確發展主要有賴於健全的情感發展未被現代文明影響的鄉下人反而是情感智商較高,因而較容易修定的幸福人他們不慣於讓心情過度緊張,或讓自己處在壓力中,所以修起止禪來得心應手。因此在教導現代人時(多屬行眾生,對自己與其他人都過度苛求),老師都應該注重放鬆教學,側重情感的培育,在修行環境的選擇都會偏向較舒適優美的環境。所以,瞭解個人的性行就能更瞭解適合個人的修行模式。……

如果一個修行人能在性行這課題上深思,那麼他將會在修行上少走很多冤枉路,少犯很多過失……

各人在起心動念之際,往往是貪、瞋、癡(三不善因)、無貪、無瞋、無癡(三善因)出現頻率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不同強度的性行。譬如若常沒有貪念而瞋心、癡念卻都強,就會呈現「少煩惱、瞋恚而又鈍慧」的個性,所以所謂行人往往也可能是行人或行人,只是相較強而已,這是宿因作業時之習性所致

摘自《性行有六種,即貪行、瞋行、癡行、信行、覺行、尋行》悉達多學院 編委會
 ====================================================
依《清淨道論》的〈取業處品〉及《解脫道論3的〈分別行處品〉中敘述,每一類的性行人皆有合適於自己的業處。有關於「性行」與「業處的抉擇」,二部論書皆善巧的將「業處」歸納於適合修習的對象上,簡述如下:

性行
合適的業處
清淨道論35
解脫道論36
行者
十不淨、身至念(三十二分身
不淨想、觀身
行者
四梵住、四色遍青、黃、赤、
白)
四無量心、色一切入
行者
入出息隨念
以言問法,以時聞法,以恭
敬法,與師共住令智增長
行者解脫道
》作「行人」
入出息隨念
念數息
上述表摘自《試論各類「性行人」與「身至念」的修習》釋道一.福嚴佛學院初級部
==============================================================================

個人起心動念之際,往往是貪瞋痴一起作用,即隨觸、受、想、行後之愛厭分別,由挾帶貪欲瞋恚齊,所以,所謂行人往往也可能是行人或行人,只是相較強而已

首先要明白點,貪、瞋、癡的概念,用於「性行」的區別,是朝向以某一種對於針對修行較為收效的法門而言,而並非單就是以三毒之害去評定某人性向之強弱,在衡量三類性行人的時候,需以每個人都可能同時具備性的貪、瞋、癡,及所牽涉性的信、覺、尋六種個性來考量,這六種個性絕對不是單一生起,而是混合個性,成為修治的對象,只是如果我們能了解自己較傾向於某一類,於是首先利用最有效的方法去針對解決而己。然而,在廣義來說,解決了最為突出的傾向之後,下一步對付另一些比較沒那麼顯著的煩惱,不要以為容易,可能更為困難,這是因為粗疏的問題素來表面而且顯而易見,反而愈是微細隱藏著的煩惱愈難對付,讀到這篇文字的朋友,要先行明白修法對治煩惱,其次第階段是會愈修愈微細,亦愈來愈難的。玆把《清淨道論》及解脫道論關於「性行人」的內容,簡明重組:

行者與行者
(1)   」和「」共同具有黏著、愛求的性質不過前者是對事物的黏著、愛求;而後者則是黏著、愛求於有功德的善法
(2)   難捨棄終於不利(貪欲的對象)自己的追求欲望,不捨於對自己有利的道理(佛法)行人與行人非常相似。
(3)   「六隨念」法門:「佛、法、僧、戒、捨、天」是最合適於行者(在家修學之人)的修習
(4)   觀不淨身是為出家人而施設,在家學佛的人,除也可修此觀不淨身外(需視個別條件),也可代之以觀「身至念」的地、水、火、風因緣(身體為四大聚合而己),日常修習,行、住、坐、臥的行為了了分明,與四念住之「身念住」同。

行者與行者
(1)  何等為瞋恚蓋食?謂障礙相,於彼。」(雜阿含經715) 不正思惟」瞋恚的重要因素,「不正思惟」是指什麼?依覺音論師,乃指「四顛倒」,即把「常、苦、我、」視為「常、樂、我、淨」。之所以產生,是由於執著在人生是永遠、是快樂、是自由自在、毫無拘束的,所以一旦事物產生變化,違逆心意,便會痛苦不堪行人的特性只習慣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人事物,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煩惱。
(2)   行者主要的力量源頭為善現起時與無明煩惱相應 (實的過失」) ,因外境與自己內心的量準有別,所以「激怒」;反之,覺行者卻是由於“無癡心所” 顯現,尋求“諸法的如實性”而生起「激怒」 (實在的過失」)
(3)   行者應多修慈心

行者與行者**
(1)       混亂而不能確立,而則有各種的求而不能確立
(2)        行者」雖則說有強盛的「心所」(粗略尋求的心)引導其心接觸於所緣,但由於是「行者」的等分,而缺乏了「無癡心所」因而慧力薄弱。
(3)       當「行者」為求善法而精進時,「心所強盛於「心所」,因此稱為「行者」。
(4)       行者應多修入出息念

**另外,南傳有一本解脫道論》,論中更把「行人」分為二類:無根癡行及鈍根癡行。其中「無根癡行人」應「以言問法,以時聞法,以恭敬法,與師共住令智增長」,在未達到一定程度的進展,應「教修行處」(任何修習都不應被教授);而「鈍根癡行人」則可學習「念數息」。

    最後一說,雖然清淨道論》及解脫道論》皆提出「性行人」的 業處(實行、行為之所在處) ,但實際上,並非代表例如」與「」行者就決定不好修慈心,從廣義的角度去考量,「緣生觀」、「慈心觀」、「入出息念」皆是應當周遍修習的法,這是要緊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