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從錯誤中學習》

     當代的禪修大師們,大都提倡人生是從錯誤的行為中去學習,可惜,現代香港的父母們,卻很害怕自己的孩子犯錯或受到挫折。

   不計缺乏自省能力的(其實這類人佔大多數),一般稍有覺察能力的人,最容易自我檢查,是從自己日常行為的錯處去著手,祇有很少數覺察能力特別強的人,能從所有包括一切平常的行為,不論對錯也能從中得益,能從任何內外行為(內在依意,外在依身口)中皆能覺察自省的人,畢竟屬於極少數的萬中無一,況且,絕大部分有自省能力的人,他們的終極目標,是為謀取當前的世間利益而行事,他們的方向,與純粹為人生學習之途,相似而實際背道而馳。世間一切「學習」及「自省」,皆為執實在個人(或我所)利益為由始至終的大前提。

   犯錯很多時候都不是真正的錯,反之,做對了也不是真正的對,只不過在當時的環境下,該行動能為多方面帶來個人利益,。所以,對錯的批判,並不如覺察力的醒悟,即矯正錯誤與長養成功行為的心態,並不一定屬於包含覺察力的範圍,畢竟世間自省具有條件性,均以當前利之所在為依,以此抉擇何為對錯。

   絕大多數的父母們,都鼓勵他們的孩子做對的事,而不放手令他們自由地做,可能因為在現今社會及教育制度的急促及緊迫環境下,根本沒有令人從錯誤中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這個單向的教導模式,令所有人從小到大都不敢做錯事,害怕一旦做不對就被人恥笑和失敗的情緒,同時,頭腦亦被這個習慣模式所制約了,除無能力應對自己所謂做錯了的事,亦失去凡事可以做對或錯的本能權利與自由,並且包容當中的異差,從成功雀躍躁動和負面失敗二邊中解脫,那裡講得上學習沒有批判覺察能力。

   山上寺院的老和尚,覺得該帶從未下山的小沙彌和尚去山下的墟市去見識一下,兩人行經市集,老和尚給小和尚一一介紹所有新鮮事物,然後問他明白嗎?

忽然,小和尚很好奇地問老和尚:「哪些塗脂粉帶彩飾物,和我們一樣用兩腳走在路的又是什麼?」

老和尚答:「是兇惡的老虎猛獸,不好惹!」

回到山寺,老和尚問小沙彌:「你今天到市集大開眼界,收獲可不少啦?」

小沙彌回答:「老師,是啊!」

老和尚再問小沙彌:「那麼,你覺得令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呢?」

小沙彌不加思索地回答:「是老虎啊!老師。」

老和尚即時膛目結舌!

小沙彌整夜想著 老虎 不能好睡,未到大清早就獨自跑下山再去多見識 老虎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