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靜坐前後的唸誦》

             許多修靜坐者都忽略了,開始前和結束時唸誦十分重要,這是我修習這個法門不久後便發現到的事,靜坐前後的唸誦,究竟是為了什麼?用文言表達出來,又比較難令人明白,唯有自己親自去嘗試的人才容易了解。與上一篇《心觀這一口氣息》齊去聯想,即和「腹腦」及「大腦」有相當關係。

    北傳支那佛教音樂雖源於印度之梵唄,但自隋唐宋以來,繼承了南朝傳統梵唄與法樂,亦從西域傳入為數不少的佛曲;元明清時期,是中國佛樂的定型期。佛教音樂在宋以後,逐漸與民間調合流,並且普遍為各寺院採用,有樂器伴奏部分,常見的有鐘、鼓、磬、木魚、鈴、鐺、鉿等打擊樂器,又稱為法器,有的寺院還有簫、笛甚至彈撥類樂器隨腔伴奏。於是,現今北傳漢池佛教音樂,以樂聲音韻配合文字內容“響調優遊,和雅哀亮”、“每清梵一舉,輒道俗傾”,在大殿唱誦儀軌為主,並不適合用以靜坐前後唸誦。然而,北傳支那佛教的稱為 唱誦,在大殿排班集體發出音聲的共鳴,亦會令人感動不己。


    南傳的唸誦,音調與印度教以口誦 (Om)” 字調息調和身心進入禪定十分相近(其他宗教例如伊斯蘭教廟宇早禱用擴音器播出來的音聲亦然) ,近代的密宗,與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等古印度本土教有密切的關係,所以他們所持的咒術亦出現許多與唵 (Om) [Aumōngum]字同或相近的音調例如:
護身咒,嚩日囉,阿尼缽囉尼,邑哆耶,莎訶「ōngwá zǐ làā ní bō là níyì duō yěsuō hē。」
六字真言ༀམཎིཔདྨེཧཱུྃ།),也作「六字大明咒」:「ōng)嘛()呢()叭(bēi)咪(mēi)吽(hòng)。」


    (Om)” 字在佛教所稱為「外道」的書籍中描述為 宇宙原本的音聲” (嘗試用雙掌輕掩蓋雙外耳殼並留掌心空、或以一個螺殼朝近耳殼即聞此聲) ,據云此音聲之頻律能引起宇宙之共鳴,而宇宙之鳴能與我們的心發出共振的效果,所以,佛教寺院大殿之鐘、鼓及磬等之音聲,其被敲擊後所發之聲,音頻歷久不散,直接擊振我們的內心,有一股難以用言說去形容,內在深層共同振鳴的莫明感動,好像那個藉由空氣傳入耳朵的振音把我們的心掏了出來,要和音聲共舞。即根據各方古老宗教之流傳,這個 (Om)” 或接近的聲頻一旦響起,立時間直通天地,和宇宙合一,大概就是那樣的意思。

聲音是振動產生的聲波,通過介質(氣體、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聲音的頻率一般會以 赫茲 表示,記為 Hz” ,指每秒鐘週期性震動的次數。

    根據瑞士數學及音樂家漢斯古斯圖(Hans Cousto)於1978年發明的「宇宙八度音」(Cosmic Octave)算法,即是將行星環繞太陽公轉的周期(Planetary Cycles)頻率轉換成音頻而計算的公式結果,發現136.1Hz(赫茲)是存在於宇宙間的一種奧秘是保持地球和宇宙穩定共存與和諧的不變定律,而136.1Hz也是人體內心脈輪」(Chakra對外界能夠作出最健康反應的頻率,可以令人感覺舒暢及進入心理平衡狀態,就是日常所說的心情愉快、感覺良好,提供了維繫人際關係的最佳條件。所以作者把136.1Hz稱為「愛的振頻」,也理解為宇宙間一切和諧關係的基礎。

    明白上述的簡略解釋之後,現在說靜坐前後的唸誦。通常唸誦是由口舌發音,但靜坐前後的唸誦,用喉部(喉部深處)發聲更能直達心腹(音調更接近136.1Hz),喉發聲後經由心再引起「腹腦」共鳴。「腹腦」是人體的 重低音喇叭 (Om)” 或接近136.1Hz的音可令它共振,如大雄寶殿敲磐所發出歷久還能藉由空氣傳播的音頻。於是「腹腦」的振動回過來影響心,那個奇妙的迴嚮,把「腹腦」、、「大腦
乃至「副交感神經」聯繫協作起來,身心因而趨於穩定和寕靜平和的狀態。靜坐前利用此唸誦功夫令心更容易趣入「止定」;靜坐後藉由此唸誦,使內心平靜的態況更深刻及增長之外,靜觀的內容亦同時在心中獲得一種特別印可的力量。

        要注意兩點,靜坐前後的唸誦,節奏不能快速,心態並且要不高亢。前者參考敲擊磬所發的音聲延綿,所以唸誦的竅門在於特別留意句與句之間的空隙,其間心與腹仍在不斷共振中,要待完成後(細心的能自知,可用心感受,不必急於唸誦下一句,並盡量享受那個空間)那一個共振效應才去唸誦第二句。心緒高亢(高昂)所發的聲調會遠離136.1Hz,難以造出共震的效應。靜坐前後的唸誦,並非只重於音聲,這是必須清楚知道。要完全皈依於佛法僧,令心柔軟臣服是首要的關鍵;第二是明白所唸誦的內容,唸誦與念想內容互相連繫;第三是必具慈悲,因慈心至柔軟並最容易融入136.1Hz;最後才是發動能共振的音聲。如果能夠做到上述四個步驟,唸誦才有其正確而真實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