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世間之法》

      早上在屋苑平台遇見鄰居,他曾在上水鳳溪小學任教了一段相當長日子,為師相當熱誠,常帶學生到屋苑會所免費給他們補課,可能因為同事們都十分擁戴他,所以多年來都被選為校內的模範老師(本地教育署早在九十年代開始,舉辦每年每校自選一名最佳教師,理論上是由各位老師同工互相投票選出,但由於各學校有不同的傳統習慣及複雜人士問題,有等為避免同事之間爭議,用年資排名的方式,每年輪流自動當選,如此,雖則免去同事之間內心你我猜度的問題,但卻完全失去該項選舉的原意!)

    今次和那位居住同屋苑的老師閒聊,他表示本學期經已轉去另一所學校任教,最令他雀躍和引以為傲的,可能就是他透露今年在新校任職不到一年,經已被同事選為全校的最佳老師了!當我聞說之後,心中再次浮現出以往多次每當他向我說出那一年又被同事選為最佳教師時,我真的希望告訴他 最好設法下次讓另外一位當選啊 

     記憶往昔三十多年教學,每班經常考獲第一名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會一直承受著極巨大的壓力,100分的科目是不可能再進步的!同樣地,本次考試成績獲得首名,下次只有 退步一途!而且,心理上會視眾後追者為對手,所以,小學每年都名列前茅的學生,許多升上中學便無以為繼,但一般家長皆不會覺察那個問題的存在,還在背後作為積極的鞭策者。

    太太任職的公司,每年都設有若干獎項,主要還是看全年生意數據的增減和服務的質素,某兩年連續得到分區首名大獎,當春茗聯歡,上台領獎之際,屬下分行員工當然喜笑顏開,台下其他分行同工也報以掌聲……. 試從另外一個觀點去把事情拆解,台下其他分行的管理人(和員工),你會以為他們當時喜歡站在台上領獎品獎金、還是在台下為另外一家分行鼓掌呢?鼓自己的雙掌究竟是為替別人慶祝?還是為了自己作為 抬轎的欣喜(羨慕/嫉忌)?並非小人心,事實就是如此,這是世間道理,人間常態來的。從來沒有一個人肯甘心一而再再而三地鼓自己的掌來 慶祝他人(對手) 的勝利,也用同一動作去認同自已的挫敗!怎麼要好的同事或朋情,也會因此而隔膜!略有多少世間智慧的,隨即便要收斂,所以,當內人第二次領獎之後,我認真地說出整件事情的 玄機所在,希望她 設法不好連續第三次上台領「賞」。

    同一道理,如果遇上別人的褒揚,要很小心處理,外在是要清楚他人如此做作的動機,內在是要觀自心如如不動。反而 無理譏譭自己的人,不必如此地小心,只抱感恩(如實能知的一課世間法)及以慈心(修習的對象)對待就不必介懷了。事實上,還是要去整理一下無理譏譭自己的,是否真正的 無理,或許需要留意改善自己的行為,那就要看觀照的能力了。

    曾經讀過一篇關於古代莊子的寓言故事,話說莊子和他的弟子四處遊歷,在某條村落地方住下,日子久子,村民都因他的日常談吐行為而稱許,當弟子向莊子反映村民對他們的稱譽,翌日莊子即喚各弟子準備離去。這一則是內容深邃的寓言,人與人之間,淡如水的感情不會出現甜如蜜的交往,亦沒有成為仇敵的可能,稱譽當中,在反面卻隱藏著譏譭。我們讀了如此類的寓言,不要以為任職或任何場合,一概稱譽皆變成為心生惶恐的因素,畢竟禪修總是要運用世間的智慧去判別,欠缺了慧就不能引至正見的成就。

如果有足夠的覺察和觀察力,日常生活就是最佳的禪修道場,把實踐融入其中,從他人身上看見自己,觀照自心及他人的行為,借鑒兩者的關係,探究當中的因由,從而更新自己對所有事物的觀念。能夠利用如此方法去修習,勝於只鑽研於文字語言。聞、思、修是解脫一切煩惱的過程,如果只聞不思不修,那怕生生世世過去,還只是多聞之佛學者;聞思而不修,白白花費了光陰,還有可能墮入負面情緒的困惑;禪修就是把所學所聞放入生活中去進行實際的體驗,縱橫深淺的正思考量,再經過不斷反覆實踐及思惟的循環更新,心自然會悟入有意識操作的階段。

戰勝增怨敵,  敗苦臥不安,
  勝敗二俱捨,  臥覺寂靜樂。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六 [123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