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為什麼要特別留意與自己想法相違的見解?》

      因為所有你能接受的,其實都只是你自己的見解。如果明白上述兩句的意義,基本上可以省去閱讀本篇和理解的時間。試想像利用自己現在擁有的故有自我見解模式,去冀望追求見聞,從而修改自己的行為,想成效如何?修來修來還不是自己 故有的觀點,能夠怎樣做才能打破一點點故有的模式?我們在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只能夠盡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見解上修,不可能逾越那個界限。 

    有否想過,自己的一生,無論遇上任何似乎熟悉或新知的事物,被自己接納的,其實隱藏在認可背後的概念,都與迎合自己內心故有存在的觀念相關。即以往生命累積下來的記憶,遺下種種喜好與厭惡的種子,當今生某一事物呈現於眼前,立刻從種子的貯存庫中,找到相關的檔案,於是頭腦隨即作出受、想、行的抉擇,究竟屬於喜好而接納實行,或厭惡而抗拒遠離。如此這般的運作,就是你自己現世今生一直貫串著的知見模式,沒有什麼制衡的力量,因為你的反思能力也就是你自己由始而今舊有運作的見解模式。

在未開始說實踐之前,我們來談一談通常聆聽的過程。通常我們的腦子,因俱生加分別慣性,會篩選出起碼八九成不接受的外來資訊,這是觀察和觀照能力特別強的人才可知道,加上沒有完全專注於聆聽或閱讀,還有現場條件的影響(例如講者對事情的敘述方式能否契機) ,能夠真正接收到的訊息都低於百分之十(超過接收到兩成訊息的人己甚為稀有) 。那一堆經己被聽者接收到的百分之十資訊當中,聽者的腦子再從中精選出能夠細分為短暫或較長遠記憶的概念,後者其實就是聽者似乎十分認同並熟悉的,或許在那樣的情況之下,一直把那個好像很接受的概念轉變為自己的觀念,成為累積經驗。這樣的一個流程,就是你往昔生生世世曾經做過,今生以至未來,也會依樣葫蘆,通過篩選出(10%-20%)、受接收的條件所影響、再選、經認同、能記憶留下來的種子,不斷影響著你的思惟,不讓外來的資訊 入侵!只有在自己今生的經驗,或似乎忘了又憶起的圖騰之批判下,才可以印可所有的外境。好了,務須知道上述一段是什麼意思,於是乎,再去想,於修行的角度來看,你自己每一生所能學到的,有多少是真正「新」的法門資訊?如果明白就好說了。 

    為什麼要取締這個心行的模式?首先說,去拿下它是需要個人的智慧,並不是說一般認為有所謂世間 智慧的人可以達成的事,而做不到的人,不會只達成一部分,而是會完全失敗;反過來說,能夠通曉一點點的人,他們日後都可以漸漸成功通達此法的所有門路。這一個知而見的模式,經已陪伴著你自己,走了不知多少世的生命,它不單令你感到是自然 ,而且令你走不出一個積習既定的圈框!如果可以想到這一點現實狀況和影響的結果,就會找到為什麼要推倒這個心行模式的答案!

    以上說及的收集模式,行者對它是有長期認可性和相當默契,它的運作亦是很自然及不自覺地生起,若然要反思它的存在及潛行,必須擁有很強的覺察、觀察及觀照能力,所以,我們利用相反的實踐方法,去拆解這一門表面上無從知曉的心行事。以對應腦子的篩選制約,讓我們反其道而行,在整個日常生活過程中,特別是他人對事物的意見,並不加以預先否定地,特別覺察與自己想法相違的見解,這是第一步。要點是針對那些事實的見解而非他人的輩分、權威或權力,如果行歪了路,去考量那發出與自己相違意見的對象(),那麼就墮入更糟的心理陷阱,行偏了路,不單不能得益,日久對人的分別心更重。至於怎樣用自己故有經驗去判別那些與它們相違的見解?一是每當認為自我的見解受到挑戰的時候,例如別人惡意批評自己的個人行為、自己的親屬或對於法持相反觀點。二是每次當自己認為做錯事的時候,你所預設的想法與實際狀況有若干差異,也是構成學習的良機。第三是當承受苦的感受時,通常我們都會盡能力使之遠離自己,如果把學習列為第一念,在苦受當中可以學到許多許多珍貴的實踐法,去放下自心對我及我所的執見。從以往的經驗所得,除了自己認為做錯和苦受兩回事之外,最容易給我們遇上學習機會的是孩童的言語,因為他們多不經社會虛偽的污染,所以表達出來的都是實況。另外,如果家長和親朋戚友等在同一場合,孩子說出實話而令在場人士尴尬的,家長又如何去處理呢?真是兩難?多數的家長會即時制止,那樣的行為會導孩子早點學習生存的虛偽術。

    以下是一則相當有意義的故事,原文出自《戰國策》,名為 私畏求三者皆害

    「話說鄒忌八尺有餘,身形相貌極為俊美,有天他偷偷照鏡子,顧影自憐地問老婆:「我跟城北徐公比,那個俊美?」老婆不假思索就說:「你美多啦!徐公哪能跟你比。」鄒忌不信,又問侍妾,侍妾也說:「當然你好看,徐公算什麼!」 

    隔天有客人來訪,鄒忌趁機又問:「我與徐公到底誰美?」客人回答:徐公當然不如閣下!」有一天徐公來到鄒家,鄒忌細細端詳,覺得自己差多了。左思右想,頓然通悟:老婆說我美,是偏袒我;嬌妾誇我美,是怕我生氣;客人則是因為他有求於我! 

    鄒忌上朝後就對齊威王報告,說自己不如徐公,親友卻都偏袒而不說實話。如今齊國土地千里,城池又多,大王的后妃、臣子與鄰國,沒有不求於大王的,由此可見,大王一定被蒙蔽的很厲害! 

    齊威王聽了,立刻下了一道命令:齊國臣民只要能當面指摘我過失的,受上賞;能上書指摘我的可以受中賞;能在外指摘我而流入讓我聽到者,受下賞。
      如果永遠只喜歡和接受自己喜歡聽的意見,那麼每一生都會是原地踏步!然而你自己也不懂得後悔,因為從來不曾覺察到那個事實,於是一直往前行,直至回轉到原來的起點,又再循環地往前行。你要是想突破那個缺口,必須要知道這樣的必要性,勇敢地以覺察能力去衝擊自己的堅執,

    第二步是在相違的意見裡,再找出與己見最有矛盾衝突的一些見地,這些被自己長期認為是歪理的見解,不要一再預先判斷它們的是非,不必用故有的意識觀念去猜度它們的表面含意,你是要用內心的智慧去探究它在文言之外的實際內容。依智不依識 淘沙可見金 。要告訴你,當用智慧去反覆思量所有與己見相違背的見解,終歸會發現的,可能和最初所見所聞的完全是兩回事,並不一定是否定了那個和自己觀念的衝突(也有這麼一個可能性),但自己也許亦感覺奇妙的是,許多時候卻能另外衍生出當初意想不到的新知,如此,歷世所慣行的模式從這裡突破!而只要能夠找到一次的突破口,往後自然識途,那麼十方盡是法,喜悅自然是會源源不絕的來到。

    那麼對於神教、外道、所謂邪教,風水堪輿、騙術乃至專制極權等又如何交待?是否一一都接納?以世間有為的角度來說,正邪善惡千差萬別,但終極的觀點來看,它們與我們所行的並無差別!在地面上森羅萬象許崢嶸,往地底的核心深處鑽,全是一味的靈通,只是我們的心也千差萬別,能否用智慧去一一探究罷了。探究並不相等於全盤接受,也不是否定,如果能夠明白不全然接受也不否定的道理,只用智慧去會通其中的內容,它們自然會反映出不偏向某一邊的概念,讓你獲悉世間法不同層次的機遇。
      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因為並非淨土或天堂,所以有正邪善惡等的相待,而非絕對性的多重層次內容,素來都有它們相對的存在價值,只能一味信知善,而對惡卻一無所解的人,他朝又如何向別人宣說正邪善惡細緻等事?究竟 一行須二路不過,上述的法門絕對並非易行道,因久歷習性,轉過來從反面見解而入故甚難,在與己相違,從外來別處所收集之見解中掙扎,則難上加難,掙扎而不走向認可及否定二邊,甚至落入無所適從狀況中更難,終究不陷入其中如何得了!自覺可以的不妨試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把禪修融入生活中 從別人身上看見自己 日常生活無不是法 一花一葉即如來 溪身盡是廣長舌等!沒錯!是可以從平常和極平常事中得到啟發的,但要考量的是,自己是否經已安裝妥當接受十方(上、下、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 來法資訊的 接收器,如果沒有或並未裝妥,那麼就連讀到本篇文章所收收獲的,都只是自己往昔故有經驗執著的見解,而非實際文字內容所指,若然能明白全方位的 接收器所謂何物,那麼即使現在未能,終歸有此途可循,遲早必能上路

    在佛陀的年代,學法如何的 !只要遇見他,囑咐兩三句,當下就是初果,或許自己在樹下仔細思考,下次碰到佛陀,亦能成道,那段時期能見佛得悟的聖人真正有福。這些年頭,尤其是由共產統治以來的香港,人的質素從量變墮向急速的質變,人心兩忘: ,前者忙於出入錢眼,後者不知生命為何?難怪!人太多資源有限,浮華虛偽代表了今日共產特區的主流,忘德忘恩忘情忘卻本心,無恥無良無稽無聊泛濫。此時此地,在匆匆忙忙的人海過客之中,人人都渴望快速及有效,外來的 雜訊扭曲人性,每一天能靜下來專注地稍稍靜思的時間卻欠奉,叫人好像兩千年前古賢人的做法根本沒有可能,就算想教有心人去 法,都要從直接了當的精簡去尋,方便易明才能令行者常恆不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