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聆聽之後》

     中小學校的學生入學前,家長大都會憑自己的條件去物色適合子弟的學校,大體上學校的風氣和制度,會對學生的成長過程有一定影響,但每位的教師的不同教授風格,學生在校方的編排下,則沒有多少選擇地要接受。

學習佛法的人,很自然的,除了跟隨朋輩去趁「熱鬧」那一類,大多數能夠長期有耐性去聆聽者,必認為講者所教授的內容、風格及現場氣氛,與他們自己內心的冀盼有一定程度的認同。但在接收外來資訊內容來說,正如四月六日一文所寫,憑個人過往印象及喜好去篩選,能真正接納的,經已被腦子刪除了一部分(可能是大部分),加上未能專注於聽的片段(曾多番留意到,針對某一個學者的問題,加插提議到講座的內容,但聽者卻左顧右盼,完全未有領會那些是與他們有關的話題,我亦斷不會重複再重複的說,於是就此了了,變得 言者有心,聽者無意!),實真正所能吸收到的,不到三分之一!再者,經過上述的自我內心刪輯,每一位學者所能記憶下來的概念,亦各有不同的部分,所以,實際情況是,有時無論重複多少遍同樣的內容,有個別的學人仍然感覺到,對於那些概念十分陌生,甚至每一次皆是充耳不聞的樣子。之後亦會發覺,思考的淺深,對於每一個人,差別頗大,所以未必人人都適合聆聽比較深入的法理,甚至講者以為極之顯淺的部分,對於個別的學者,要真正了解及付諸實踐,也許亦感到困難。

至於聆聽講座之後,當諸位修學者回到日常生活崗位中,能否把先前所聽所聞的概念轉化為內心的觀念,再利用此等資糧去引導行為,是另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過程。一則每個人都存在於自己獨有的生活條件下,不能一時逃脫,禪修的主旨亦否定脫離了現實環境去追尋解脫,怎樣適當地去利用自己所見聞覺知道的禪修內容,去融入不斷變化的現狀,並沒有恰如講座中所說的理論或列舉的一二事例,於是,個人的深度思考、檢查、內心探究及再實踐,必然成為修補個別行為與事實相對的標準,從而再擴展自己的思惟領域,如果這一點不能做到,或只能做得到很少的部分,那麼停留在見聞的階段,恐怕亦浪費了不少時光。

有等因為工作太忙碌,回到家中比較傾向選擇休息,於是心底裡不是走向忙至沒有思考實踐的空間,或倦累的時候根本提不起精神去想禪修的內容。可能另外有一個想法,就是沒有公務閒著的人士,比較有實踐禪修的時間及空間?這樣的說法也未必對,許多退了休的人士,就因為百無聊賴,喪失了世間的生活目標,意志散逸,好像不忙碌令他們更難於思考,這是因為禪修始終是要對境,從極之忙碌而覺得欠缺時間的另一端,當時間及空間太過充裕而轉至感覺空蕩的時候,那些時候反而變成沒有利用價值了。

每人每天似乎擁有三個八小時的時間,實際的情況是,每個人所能享用的長短多少都不一樣,知道的禪修學習者,是會不浪費每一刻的即時起行,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禪修學習者,決不能坐著站著或睡著呆待果子成熟,必須在自己每天所能享用的時間裡,抽出自己內心的「私人」空間,去進行使 心理寧靜” 的輔助,那怕是五分鐘或十分鐘,觀呼吸、唸誦或只管靜靜地坐觀察著自己的情緒。在心靈的道路上,如果要讓我們的心堅定,能保持覺知及專注,就必須培養內心的穩定,如果內心能夠穩定,就算是負面情緒的力量生起,我們也不會因而散亂。另外,培養內心的穩定,能令自己更有觸境即時轉向觀心的能力,那是對於內觀有困難的修學者必須鍛鍊的修習。第三點要留意的,是學習禪修者,不可以利用所學禪修的內容,去行偏離正軌的行為,例如用之作為投機或賭博的勾留,那樣做只會加強腦的狡猾性,更根深蒂固地增加貪婪的能事,背離正途。自己因為某種原因,不能把禪修融入日常生活中,或許認為每天未能有充分的一點點時間,令自己靜下來觀照一下的,這類人對於「苦」的認識還未透徹,所以他們覺得只要知道多少「苦集」的道理就可以,對於實踐「道」的推動力不足。至於把禪修運用於偏離正道方向的人,那怕要從正道從頭學起,或許要重新思考人生的真正意義。

    許多人以為愈去聽聞多的佛法道理,對於修行就會愈進步?事實可能相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吃飯對身體有益嗎?飯桌上的多款餸菜,同樣是否可以不停地向胃腸裡送?那個標準是因人而異的,一是太飢太飽兩者都令人不適,二是各人的消化能力不一樣,三是可能有些菜肴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不宜進食太多,相反就是某些人有特別的口味,那樣舉例讀得懂嗎?不要以為聽聞愈多便會愈收效,必先了解自己,依個人實際情況,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