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從「一切皆幻誰來修行」說起》


             前些時侯因為想起「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兩句,早前已在講座派發的「金剛經直解」那本小書冊,解釋的內容不夠詳細,於是從互聯網上一個叫853.com的網站,找到南懷謹及他信徒所寫有關的解釋也不錯!如果有空有願的,任何地方任何人的見解,都可以作學習的對象。

現在首先談一下我認識《圓覺經** 的因緣。差不多三十年前,當時我初信佛,一次上大嶼山寶林禪寺巴士上,無線電視藝員甘國衞坐於我鄰座,他是倍伴當時的藝人朋友莊文清(後來出家法號。 衍藏去寶林禪寺受戒,在巴士上我們一直談論有關佛法的事情,説實話,其實當時我對於佛法差不多是一竅不通,應該說是全程由甘先生發言我聆聽及發問。及至巴士到達寶蓮禪寺外圍,我們一起行了大半小時的山路進入寶林禪寺,用過堂齋後,亦藉莊文淸受戒的兩三小時空檔,甘先生和我在禪寺內的觀音亭繼續談論。他就在那一個時候介紹「圓覺經」,並向我細說此經是如何如何地妙。之後的一段日子,我開始四出尋找「圓覺經」的紙本及其白話(三十年前電腦及網路不發達),並且於閲讀該經內容之後,在覺得似懂非懂之餘,確實有令自己飄飄欲仙、即將成就佛道的感覺?但欲仙的還是欲仙,自己真實來說卻做不到!當時想的是,可能 層次太高

**追溯《圓覺經》的來源,這本經是欠缺印度梵文本的,只有華文本,即除北傳華夏佛教獨出之外,來路不明!但內容文句修辭極盡華美瑰麗,讀者可以自行判斷它底真偽。要知道在這個世上,尤其是在支那地區,假的偽造的,玄虛的東西經常比真的更討人喜愛,這是經久民族性的「遺傳基因」。也許就是因為太多人喜愛,才導致有更多的造假當真實,還令眾人樂在其中。

853.com搜尋《金剛經「法尚應舍...兩句之外,無意中看到南懷謹及其追隨者在此網站發表文章的目錄,其中有一章題為「虛妄如何修行」的特別吸引,我對這個題目有興趣,於是進入去閲覧。這篇是詳解從「圓覺經」撮錄的一段,內容就是說「既然知道心是虛……」。
我是受題目所吸引,在853.com閲讀那篇從一段《圓覺經》經文所出的解釋,的確想從那裡學到一些參考的資料。然而,在仔細閲讀內容之後,發覺自己對那命題和該文章解釋的明確性,再次令我感到 飄逸 層次太高?我再從自己電腦硬碟中找到一段摘自上如下本大法師(北傳佛教喜歡把例如尊稱某某法師的寫成上某下某的,還不夠嗎?在 法師二字之前再加個 ) 譯的白話《圓覺經》,先試讀看如何:

【第 章】
第二章:普賢菩薩代替十萬位菩薩與末法眾生請問四個問題:一.初見本性如何起修?二.如何以幻還修於幻?三.一切皆幻誰來修行?四.如何使妄想心得到解脫

經文:『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白話解釋:接下來,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從座位起立,向佛陀頂禮致敬,右繞佛陀三圈,長跪合掌,向佛陀稟白說:大慈悲心的世尊啊!請您為這法會中各位菩薩們,以及為末法時世所有一切眾生修習大乘佛法的人,講說關於聽聞圓覺清淨境界以後,應該如何去修行呢?世尊啊!如果那些眾生明白一切都是虛幻,身體與心意識也是虛幻的,怎麼還用虛幻去修習虛幻的道行,為什麼要以幻修幻呢?如果所有虛幻性質的一切盡除消滅了,就沒有了,那麼誰去修行呢?怎麼能說修行也像虛幻呢如果眾生本來就沒有修行,在生死輪迴中,常久居在虛幻中,從來不了悟如幻的境界,這要如何令妄想得到解脫呢?但願佛陀為末世一切眾生,做明確種種方便法門,漸漸依次修習,令一切眾生,永遠脫離一切虛幻,普賢菩薩請問完畢後,五體投地,如此反覆向佛陀三次懇請。

【第 集】
經文:『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白話解釋:當時大慈悲心的佛陀對普賢菩薩說:很好!很好!善男子啊!你們能為諸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請示怎樣修習菩薩如幻正定的方便漸次,使眾生能脫離一切幻妄的纏縛,你現在注意聽清楚,我當為你解說。普賢菩薩奉教,滿心歡喜,和會中的大眾,靜靜默然恭聽。

經文:『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白話解釋:善男子呀!一切眾生身口意種種作用,皆是幻化無常,一切幻化都是自心本體功能變化所產生,就像虛空裡的花影,從虛空而現出幻影;的花影雖然消滅了,虛體性沒有變壞;眾生虛幻還是須要依照虛妄的修持,才能滅除,所有一切幻想盡消滅,圓明覺照的真心亦是如如不動。

經文:『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白話解釋:對著迷惑的幻相,說有智照的覺性,所以覺性這個名詞觀念也是幻法;如果執著說有一個實在覺性,心裡就還未脫離虛幻;或者執著說實在沒有覺性,也還是一樣,還沒有脫離虛幻;所以一切虛幻都消滅,圓覺清淨妙心,仍是寂然不動。

經文:『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白話解釋:善男子呀!所有一切菩薩,以及末法眾生,裏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的境界,由堅定執持的遠離心,仍然是虛幻的,也應當遠離,遠離之念,亦是虛幻,也應當遠離;遠離遠離念,也應該遠離,一直到捨無可捨,棄無可棄,自然永遠脫離一切幻妄,圓覺妙性獨露

經文:『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滅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白話解釋:譬如鑽木取火,兩木互相摩擦而起火,火燒木盡,煙火熄滅而灰燼飛散,而空性長存。以幻修幻,也是如此。一切幻化雖然滅盡,但是圓明的覺性常存,不會墮落斷滅。善男子啊!祇要明白萬象諸法生滅,皆是幻化不實,就會脫離它的纏縛,不須要借助於其他方便法門,掃除幻化的迷惑,就可立刻覺悟,也沒有什麼先後的漸次,一切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但依照這樣的原則修行,方能永遠擺脫一切幻化的纏縛。

【第 集】
經文:『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白話解釋:善男子啊!所謂無明者,不是實在有一個自體,就像做夢的人,正在做夢的時候,所見一切不是沒有,等到覺醒了,完全沒有任何事物可獲得,就像虛空裡的花影,消滅在虛空裡,不可以說一定有個真實的消滅處所,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原本就沒有實在產生的處所呀!所以一切凡夫眾生,在沒有生滅的清淨自性中,妄見有生滅,由於這個原故,所以名叫做輪迴流轉生死

此段解釋經文,已是我能夠在網上找到最簡明的了,經文的意思,與這一篇文章的命題一樣:如果「一切皆幻誰來修行」?即目前你用作修行的所有知性還是虛妄如幻,不實際像正在做夢一樣的,用 做夢的虛幻去修 虛幻,那麼,以 虛幻去修虛幻,有什麼用處?再說清楚一點,就是我們的生命根本如「不能自我覺知的夢」,夢中所遇一切人事物皆夢境,我們在夢境中如何能修得成就?在《圓覺經》中,發問的是普賢菩薩,推斷他本來是清楚知道答案的,北傳佛教經典常用的問答情節,皆大多用此模式,某某菩薩發問,而且必問三次表示隆重,然後由佛陀作答,經過修飾詞句,天衣無縫。

此段普賢菩薩發問大致是:「一切都是虛幻,身體與心意識也是虛幻的,怎麼還用虛幻去修習虛幻的道行,為什麼要以幻修幻呢?如果所有虛幻性質的一切盡除消滅了,就沒有了,那麼誰去修行呢?怎麼能說修行也像虛幻呢如果眾生本來就沒有修行,在生死輪迴中,常久居在虛幻中,從來不了悟如幻的境界,這要如何令妄想得到解脫呢?」

佛陀的答案重點是:「遠離一切幻化虛妄的境界,因遠離之念亦是虛幻,也應當遠離,再遠離遠離念,一直到捨無可捨,棄無可棄,自然永遠脫離一切幻妄。」

依照如此內容,讀者是否即明了?是不是亦可以按步進行修習?以我自己來說,法理上是知道且令人飄然羨慕,但困惑在於並沒有指出如何具體地去實行的方法,幾段文字內容屬於比較 低能量的詞彙” (將另文解釋,大約是說出大略方向,卻沒有具體指出怎樣去行的意思) ,大概是說,明白其意思是那樣去做,但不知道怎樣入手才對

     榮華富貴、幸福悅樂、世間成就、兒孫滿堂、健康長壽等等,是俗世趨之若鶩求之不得的生活現實美好觀念,但所有皆只能令人更生起沈醉追求的無明欲望,都不能令人從 夢中醒過來 提出一個簡單顯淺的入門方法,例如「不能自覺是夢」的真正睡夢,在何種情況的夢境中,會令你自己忽然 醒?是 恐懼” (夢中所觸的境令夢者極度恐懼) !第二是,何種情況的夢境中,會令你想擺脫夢的場境,因而從夢中醒過來?是難以忍耐極度 的感受以上 恐懼 就是擺脫如夢中幻化虛妄的最佳入手處。在這裡簡略地介紹兩個修習的重點,要參考 20191108的一篇《正觀緣起、無我、無常、慈心、夢、空、無、死、無明、知道》,比較詳細地把每一個步驟寫出來給大家參考。在我們的一生中,每每恐懼來臨的時候,就是從 夢中醒過來的機會;愈是感受到恐懼愈能創出 夢醒的新天地。在恐懼忽然齊生起的當下時刻,更是千載難逢的黃金契機,不能珍惜就是浪費。

      禪修和學佛一樣,欠缺時間及空間,什麼都不會成功!想要熟悉每一法的起始及修習當中的竅門時,必須經歷一段艱辛學習的日子,如果抱著僥倖或悠閒的心態?或許也是可以?但成就也當會如此,什麼是 如此?是在你今生之前的十段(或多段) 生命乃至後十段(或多段) 的生命中,他們的遭遇與作為,活像一個束縛不自由樊籠,始終相似於今生,作為你自己因緣造業及果報的輪廻罷了,除非你覺醒突破,以一往無前的能耐,披荊斬棘,逆向俗世主流,去衝擊那座百千劫以來都不可能被推倒的高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