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

《「教」與「學」的困難》

  
    單只「教」或「講」,只要教材資料準備充足,面向聽眾盡量少心理畏縮,一般是並沒有甚麼特別的困難處,不過那麼講授極有可能是單向的。「教」與「學」的至困難處,首先在於了解學人的「背境」,即每一個學習者他們的處境狀況,包括個人的家庭背境和性格、生活的習慣、健康的狀態等等,無論年齡長幼,大概「教」與「學」雙方面在相識的初段日子,學者大多沒有給與充分信任教者的心理,教者則未能掌握各各的學人背境的因緣而施教。

      年齡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他們未曾懂得怎樣去建立自己的思惟方式,於是很大程度傾向模仿長輩的言行,於是教者的表現在他們心中就是絕對的權威性。踏入青少年的成長階段,身心內外矛盾重重,但思考實際未能追上從孩子到青年那個轉接點,記憶中的經驗與眼前的感受出現種種不和諧的衝突,於是表現出一種似乎對往昔體驗控訴的反叛行徑,並且在當中尋找突破心理的出路。絕對的權威,例如父母以為青年仍然是小孩子的心態,對於教育兒女,必然引起反效果,教授那個年齡的學習人士,要稍為改變一下凡事講「必然非對即錯」的絕對態度,那種方式是要令對方明白,教者與他們同行,但仍比求學者知道得多。 

    教導成年人最大的困難,在於他們的經驗,他們以自已過往的經驗來檢查眼前所接收的資訊,而愈是年長,人生經歷或知識豐富的學者,他們就會愈以過往的經驗來「核對」外來的新知,以往昔成功體驗的部分去接納,並同時本著以往曾經失敗和錯誤的記憶去否定,這是為什麼教導比較年長和世間知識豐富者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反之,如果擺出一套既神秘且不可知的理論,經常可以吸引大批自認為人生經歷或知識豐富的學者,因為他們不可能從自已過往的體驗記憶中印證,同時亦好奇地去追尋那個奧秘性。

    上了年紀的人(這裡所指的,可能包括若干四十以上,對於人生體驗有一定程度感受的) ,最難得的是「自知」,並非說如文盲般的「不知」,能夠「自知」的人,過萬中無一的稀有!「不自知」就是「不自知」,「不自知」是不能被教導成為「自知」的。「自知」二字包含的內容,心理上要通於謙虛而不自卑;寬容而不縱容;柔和而不軟弱;清晰而不是計較,正直而不嚴肅。實踐上就是善於觀察而不批判;觀照而不自責;出於憐憫多於鄙視;不陷入負面情緒及極度興奮的兩端,並且時刻準備學習的狀態。具備以上質素的人,他們對於「自知」之明,是毋須等待別人教導的。至於怎樣去引導無能「自知」的人?可以說是並無直接的辨法!困難在於「不自知」的人,他們要用自己的「不自知」去「知」自己的「不自知」,那麼怎可達成?然後所有外來接觸的訊息都受到往昔經驗的核對,經頭腦篩選過濾後,再發放出來所剩餘的極少部分,全部都是「入選」作為自我執見愜意範圍中的「不自知」概念,在自我樂意接受的概念中並不包含「自知」部分,但充滿可愛的適意。這樣的操作法,根本無法可以戮破一小點自我執見的「不自知」,而我確實不清楚如果有人讀了以上一段文字之後,會有如何的感覺?也許沒有任何感覺是正常的吧!如果個人真的屬於絕大多數一群。

   禪修學佛需要「自知」能力,欠缺「自知」能力的人,學來學去都難有寸進,整個修習佛法的範圍,包括靜坐、讀經論、唸誦經戒(除了咒語) ,思考義理,「自知」能力愈強的人就愈容易通達,因為他們可以透過字、詞、句、語的連結,吸收不執於自我見解的部分,而那些部分,顯然是「不自知」的人永遠無法了解的,只是由於他們從頭腦中篩選出去了,所以沒有辨法從內心再顯示給自已知道。

    在我主持的佛學禪修講座中,雖然現在的學員都很努力,但大多數人都欠缺「自知」能力,或許有幾位有能力知道自己的「自知」能力仍然不足,這個從他們的表情及對答中可以了解得到,唯一我可以做到的,並不是從正面去企圖攻破他們頑固的頭腦,那在經論文字理論中去找尋是完全徒勞的事,反而在解除頭腦「武裝」的說笑當下,或在小息品嚐著零食香茶的興致前後,我會試圖用一些非理論性的閒語來敲擊個別的心,因為在閒聊和憩息的空隙,頭腦亦會隨而上一會洗手間更衣,這個短暫的時刻,如果有「心」的,必須把握去觀察和觀照自心。

     未能讀到上述一文者無話可說,能讀到的,想自行去嘗試改善「自知」之法,還不是常常提到的觀入出息嗎?呼吸是兼顧意識及潛意識的橋樑,去專注於入出息,相等於透過意識去疏通並釋放潛意識。當然,如果能夠恆持靜坐,以入出息念去修止是最佳的方法,未能有此因緣去作靜坐的,每天在家中靜靜地專注於自己的入出息數分鐘,日積月累,也會收效。若然以上兩種方法都未能有適當條件做列,那麼要利用返工放工在車站候車或在車上的空檔時間了,記著過馬路或自駕車時不要做。另外一個方法,就是不加上任何意見地內觀自己的負面情緒,以上兩種禪修方法,前者是主動,後者是被動,其實都是耳熟能詳的,不過 耳熟是耳的事,心可能沒有絲毫得益。我曾在20192月的一篇說過:「禪修的內容,其實十分簡單,說來說去不外乎十招八招…. 」,4月又再寫道:「….知道觀入出息的修習是如何的重要,以後就切勿輕視這個看起來極之簡單容易的修習方法,它的內涵其實還隱藏著許多其他奧妙處待你自己去仔細慢慢發掘。作為「旁觀者」去靜觀入出息,就好像是在觀察「另外一個人」一樣….」。這個最簡單直接而毋須任何「附件」的修行法門,一直是每一個人生命中的珍寶,祇是一般人一生都忽略了它,如果一生沒知道觀入出息是可以成為修習方法,那麼無話可說;如果知道但不去實行,那就真再沒有什麼話可以說了。最令人納悶的是,此刻未有 足夠因緣持之以恒!或許這個 緣正在等待一種極度痛苦的世間 緣來成為觸及點,到時一往無前?又或許那個時候你自己經已太過年邁無能力了? 

    我是一個從小便十分討厭書本文字、頑劣只好玩樂品賦的人,後來能夠兌變為專注於耐心教學,和現今主持佛學禪修班,而且一直不離每天研讀佛法經論、時刻內觀心、思考因緣聚散及與文字寫作為興趣的人,如果有人問我是如何的令自己轉變?經已數十年的事了,我只能答,世間總有四類人:從正向正、從正走向反、從反走向正、從反向反,我屬於第三類,在我們每一人潛在的種子裡,命定了你自己多於九成九生命歷程的趨向,如果你坐著看,或者只說著慨嘆,那麼必然是命定了!若然你想對自已的生命進行「革命」,那麼代價就是要知道,或許生命只有奮鬥而沒看得見曙光,因為你只以一對千萬,不要以一時之興,倉卒地提出「革命」,不要以對生命完全失望的負面心態去升起「革命」,要利用生命苦的本質去歌頌對它的全然「革命」及暸解,令那些苦厄不再成為恐懼的因素,那一場由自我奮鬥而起的「革命」即使遙不可及,我們還是有機會可以度越內心對於苦迫的困惑。 


    世間上一切事物,色聲香味觸,但凡最能令人興奮陶醉的,亦愈能令人久而生厭;淡而無味的東西、平凡無奇的事物,最能耐久常恆,這是規律,而佛法最能代表後者,舊茶一杯,常喝無厭。
如是我所聞,無減亦無增;生活成例喻,藉意好舖陳。

知及不自知,其難在於心;反觀可自問,曾是過來人?


***透過眼鏡片望向電腦屏幕word檔案的文字,從十多年前回港看得十分清晰,至如今經已配過四次眼鏡,亦有點兒看不清楚的模糊,確令人覺得找不住流逝了的歲月,幸而在自己回憶的當下,沒有因為浪費了光陰而後悔,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有緣人,能以此身教而交心奮勉,不負此生!大概我也應孩要去配一副新眼鏡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