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禪修的第一道門.上》

     什麼是 有意識的專注 ?即覺察和觀照(先察後觀照),要了解觀照 這個名詞並不容易,知道觀照 的人也很難用言語直接表達它的內容,曾讀到當代印度哲人「奧修」(Osho 1931-1990)在他《靜心觀照》一書的第一部分「觀照,靜心的靈魂」中,把 觀照 解釋得較為明白貼切:

一隻烏鴉在叫……你在聽,這些是兩方面的——體和體,但你無法看見哪個是看著這兩者的觀照?——烏鴉,聽者,而還有某個()在看著這兩者,這個是很簡單的現象。
 
 你在看著一棵樹:你在那兒,樹也在那兒,但你不能發現另外一件事嗎?——你在看著樹,而在你內心還有一個觀照正看著你在看著那棵樹。

 
    我在很年幼時經已發現自己這個心理狀態,但幾十年來一直沒有對他人說,亦不懂得怎樣表達出來,直至讀到奧修的《靜心觀照》的文字描述,之後我曾和一位禪修朋友談及此事,原來他亦與生俱來有這種心理特徵,而且很強烈。多年前我亦曾在家長禪修班解釋「觀照」,但學員們似乎不太明白所指的究竟是什麼一回事?那不怪得我當初真不知怎樣去用文字或言語表達「觀照」的存在狀況。
 
     現代白話有一個稱為「自省」的詞,它的內容最接近「觀照」,而「自省」和「觀照」二者,對只明白「自省」是什麼的人來說,似乎並無什麼不同;對「自省」和「觀照」皆了解的,兩者相近但卻是兩件不同過程及結果的事,就好像一篇所談及的集中 專注 ,前者差不多純粹以腦子來獨大,而後者自然加入心的協調,「觀照」是用心的,所以不易表明。簡單來說,「自省」必涉及文言或概念,「觀照」不必是;「自省」是短暫的為某一件事物作出自我反省(對或錯的判斷),「觀照」則是一旦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與外界接觸便常然生起,如果它經過用文言或概念的過程就接近「自省」。
   
    所以,可能有人會繼續懷疑,如果有一位性格偏向消極的人,因為他本身就沒有辨法逃離自己現在的性格和當時的情緒,用他自己本來的消極態度去改變自心的消極狀況,這樣的做法有效嗎?這是「自省」的過程。

    「自省」是用自己原有經歷的觀念去發現(discover)及檢查(investigate) ,知道「錯誤」就自我修正,過程不能超越自我經驗,我們的個人經驗始終有限,所以「自省」亦有局限和跟身體情緒的起伏連繫著,因為腦子根本就無法一下子採納有效的更新方式,所以,待自我修正之後,新的觀點可能比原有的更糟糕!「觀照」並不是用個人經驗去發現及檢查,甚至不用一切自我反省的常態,它只是像一道永不離開你和做作對象的能量,就算你的情緒狀況怎樣的起伏變化,它是靜悄悄地穩然作為一個沉默的「旁觀者」,只是一個不加上任何意見(如實反映)的旁觀者,它不會硬性規控必定要修正自己的錯誤,這點是「自省」和「觀照」二者最大的分別。

    「觀照」是禪修的第一道門,打開這道門就能獲得開啟另一道門的匙,以後的所有門也是憑「觀照」才可得到鑰匙的。

     可能「觀照」這個詞稍為深奧,換另一個角度來談「觀照」,就是作為日常生活上的一切作為,大部分的人把焦點朝著外來的人、事、物去分別,所以一旦問題發生,總是怪責於外來的矛盾。少數人懂得向內反省問題的根源,但有部分人卻因此特別怪責自己的不是,那麼又變成另一負面的極端。古代武士常教導學藝者,在真正決鬥搏擊時,必須常把專注力的兩至三成看著自己。把禪修的過程融入日常生活中,「觀照」就是把大部分的專注力,好像第三只眼似的,作為旁觀者,看著自己的一舉一動,要點是不加以責備。再舉一個更容易明了的例,就是好像用便攜支架帶著一部鏡頭向著自己的攝錄機,同時自己的眼睛又能夠看到整部攝錄機的畫面,比方那部機亦可以即時反映自己的心態,以這個例子,可能更易了解什麼是「觀照」。

    學習禪修,法通多門,殊途同歸,過程只有一個,就是「觀照」,當主客的能與所都沉沒了,只剩下「觀照」,那道光便引領出一個路途的方向,遠眺家鄉的城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