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修 “止” :觀入出息 ---- 安那般那念 Anapanasati》



這篇有一些資料是個人曾經嘗試的體驗,或許對於愛好靜坐的人會有點幫助。

“止觀”一詞是什麼意義呢﹖看來還是應該先從印度梵語原意著手,按照梵文的語根分析 ” (Samatha) 的語根是Sam,義為“鎮靜、緩和;征服、壓制、調養”(to lull; to subdue)等;後來演變為“平靜、鎮定;穩定‘沉著”(tranquillity; quietude)等。“觀”(Vipaśyanā) 一字的動詞語根是vi + dis,涵義是“觀看”(to see),也含有“檢查、理解”的意思。佛教漢語中,通常用“止、觀”二字意譯。

佛法的禪定(禪那、靜心),內容包括 是止息一切妄念, 是觀察一切真理。止屬於定,觀屬於慧,止觀就是指定慧雙修。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專注於特定對象,並生起正智慧以觀一對象。

南傳上座部將禪那表達為心的特質「安止」(appanā),經由奢摩他(Samatha)和毘鉢舍那(Vipaśyanā),即將心固守在一個特別的對象上,和以慧對它進行觀察與思索。

平常我們的心到處亂跑、東蹦西跳,念頭一個接一個像暴流般無法控制。要產生“觀”之前,心必須先用“止”調柔才行。修 的諸多方法之中,最穩妥及普遍的,唯是觀入出息:安那般那 (Anapanasati) ,這個法門的好處甚多,例如:
(1)   呼吸是自身的作用,毋須以外物的幫助,常可修習。
(2)   觀察入出息,在呼吸中體證緣生及無常之理:生命在每一個呼吸中,它一旦停止,生命便即完結。通常修止達到一定程度的人,是比較能夠控制「貪欲」和「瞋恚」的,因為無間地修習這一門,會自然地引領行者思考自身內外的條件性(非實存)
(3)   呼吸是情緒的指標,觀察入出息能使情緒平靜下來。
(4)   觀察呼吸(或特別專注於呼吸之間的空檔)就是回到當下這一刻:不思過去未來。
(5)   修入出息而達至止,使行者當下專注於自心、明晰及等持(心住於一境平等維持)
(6)   呼吸是靜心的煉金術,它是意識和無意識的橋樑,藉由呼吸,可以觸及無意識的根,蛻變生命的能量,所以,久觀入出息使之無功用而行,思緒會從內層潛意識之中浮現,它們好像使行者不得安寕,但瞭解者自然能知道那些是因不斷觀入出息的結果,反而會利用這些機會去解決情緒的問題。
(7)   觀察入出息是我們每一個人臨終時的最佳選擇(當意識低迷時,未必能夠清楚地觀佛像甚至唸佛號) ,因為入出息是由 生有 死有之間隨身之作用,而唸佛號或觀佛像則需自己念念設定義想,而從病身意識低迷時去生起該等想是十分困難的
(8)   以自己專注力,不加上任何操控,靜靜地觀察呼吸,在專注力和每一個入出息念之間所形成的觀照,是上天賜予所有能修習此法眾生的恩典。
(9)   修“止”的主要目的,是讓你能夠自在地創造身心,使你不再成為習性的犧牲品。
(10) 修“止”的成就,可以會修行者有時體驗到許多感覺或情緒都停下來的境界。一開始修行的人可能會認為這很了不起,因為這個階段開始產生一些明相與超凡的智慧,這種智慧和“知道”沒有關係,而是當你避免了知道許多不同事物的干擾的時候,認知得更多——一切事物都很平衡,這使你感到很喜悅。

(11)如果你精進修“止”,很快就能瞭解到,實修和研讀對你心境所起的效用有什麼差異——光是研讀佛法,根本無法讓你的心平靜下來。修行“止”讓你的心平靜下來之後,你就比較沒有偏見,大概可以準備修“觀”了。

通常我們無法讓自己的身體和心依照意願行動,因為它們都是習性的奴隸,而習性就是在時間的過程中,那些我們經常依循的成規。當我們由這些習性中得到自由並能控制身心的時候,那就是“輕安”(身心的全然輕快與安寧狀態,是相對於平常我們由於外在環境刺激時,不能完全放下的感受。《清淨道論》則說:「……如身體躍入空中相似。」(第八 說隨念業處品(九)安般念(3)觸 P.283)。因為修“止”必須在“專注”上用功,而且一定要信任自己用來穩定心境的特殊方法。借由思惟修“”的利益,便能建立信心,併發展出專注的能力。

修“”的體驗愈深,心的造作就會愈來愈不活潑,外物比較不再具有吸引或反擊的力量,並且逐漸失去對你的控制力。原來很容易影響你的事物,可能逐漸變得沒有那種吸引力。你的心理更變得平衡,因為你不再被某種強烈的東西吸引,而因為專注力的同時增長,你是能夠覺知整體的狀況。修“”這些階段的成就,可以在修行的時候和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有時候,你會體驗到許多感覺或情緒都停下來的境界。當你避免了知道許多不同事物干擾的時候,會認知得更多:自心和一切事物的平衡,都使你感到更加喜悅。修“”的主要目的,是讓你能夠自在地創造身心,使你不再成為習性的犧牲品。光是研讀佛法,根本無法讓你的心平靜下來。修行“”讓你的心平靜下來之後,你就比較沒有偏見,才可以準備修“觀”。
**以上從第910、11點開始,內容摘自
《不只是要快樂》.佛教的見地與修道.16 止觀.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只是修安那般那 (Anapanasati) 一法,從上述的解說,可知道久持者,便能自知其效用遠多於純粹的 ,當中實際包括 的深長意義。透過「止」而產生五根、七覺支、八正道等種種善法,其中所引生的慧「觀」,將徹見諸法生滅的無常、苦、空、無我性,心能捨離無執,對於「我」的真實感予以破除。

    在原始佛教的古老經典中,記載佛陀講說「不淨觀」(觀身不淨),而有些比丘因為修不淨觀有了偏差,以致厭惡自己的身體,甚至想要早日脫去穢惡的身體,於是,有的自殺,有的互殺而死,前後累計有六十人。佛陀知道這些不幸的事實後,才開示「入出息念」(北傳: 雜阿含809, 摩訶僧祇律 / 南傳: 相應部54相應9)

何因、何緣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阿難白佛言:「世尊為諸比丘說修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廣說乃至殺六十比丘。」……佛告阿難:「是故,我今
次第說,住微細住,隨順開覺。……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謂安那般那念住 其他在《雜阿含經》中找到有關「入出息念」的篇章如下:

北傳:雜阿含803 南傳:相應部54相應1 (關涉主題:如何修安般念)
北傳:雜阿含807 南傳:相應部54相應11 (關涉主題:安那般那念)
北傳:雜阿含815 南傳:中部118 入出息念經   (關涉主題:事蹟修不淨觀自殺、教安般念因緣。)
北傳:雜阿含810 南傳:相應部54相應13-14經   (關涉主題:從安般念修四念住、從四念住修七覺支、從七覺支完成明與解脫。)
北傳:雜阿含568 南傳:相應部41相應6經   (關涉主題:出息入息名為身行)
**以上經章皆列於Google雲端 > Dhamma>南傳 > Agama > 南北傳對讀

在上述多章《阿含經》中,說及從緣於呼吸開始,呼吸與心從粗糙狀態到逐漸微細,直至這種內心寧靜狀態生起輕安。身心輕安的狀態,引發無常、苦、空、無我的智慧,再進入身、受、心、法四念住、從四念住修七覺支、從七覺支完成明與解脫,後來稱為「十六勝行」觀法。這裡只畧談從觀察入出息念至身心輕安的階段,即從緣於呼吸開始至進入身心輕安。

在原始佛教的古老經典中,佛陀所提及關於修觀入出息念法門的內容,大致如上。後世大師門對於觀入出息念,更提出許多不同的方式,現把以往知道的包括所有佛教以外的方法臚列如下:

《清淨道論》(數)於此(作意的規定)中初學的善男子第一以數於此(安般念)業處而作意。數(出入息)時不宜止於五以下,不取至十以上,中間亦不應脫數。因為如止在五以下,則在迫窄的空間內未免心生苦惱,猶如彼押在迫窄的牛舍之內的牛群相似。
若超過十數以上,則心生起僅依止於數(僅取出入息的數目作意)。若中間脫數,則發生“我是否已達業處的頂點”而紊亂其心。所以應該避去這些過失而數(出入息)。數(出入息)時,最初應該慢慢的數,如量穀之人的數相似。即量穀者充滿一筒(量穀的器具)便說“一”而倒出,更在充滿時若見任何汙物取而棄之,口中仍言“一、一”。對於“二、二”等也是同樣。如是此(瑜伽)者於彼現起的出息入息中即取彼(息)而作“一、一”等,這樣觀察其所起(之息),數至於“十、十”。如是數出與數入的(瑜伽)者,便得明瞭出息和入息;於是那時,他得放棄像量穀者之數的慢慢地數,而取如牧牛者的數的快快地數。即熟練的牧牛者,取些小石子放在衣角內,手拿繩與鞭,早晨前往牛舍,打了牛的背,坐在門欄的柱頭上,對於從(牛舍的)門口出來每頭牛,都“一、二”的投以石子而數。因為在三時的(初中後)
一夜苦居於迫窄的空間內的牛群,(從牛舍)出來時,互相擁擠,急速地一群一群的出來。他便“三、四、五”乃至“十”而急速地數。如是此(瑜伽)者亦用以上(急速)的方法來數,他對出息入息既得明瞭,便快快地數數而行。自此以後,他既了知(出入息的快快地)數數而行,不執持(出入息於身體之)內與外,每等(出入息)到達其(出入之)門而執持:“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四、五、六、七”乃至“八”“九”“十”的快快地而數。
以數連結於業處,由於數的力量,而心得以專注,譬如由於舵的支持之力,而得停舟於激流之中。這樣快快而數的人,其業處如連續而不間斷的現起。他既知“(業處)連續不間斷而起”,不取(身體的)之息,僅如前述的方法快快而數(其到達鼻孔之息)因為如果他的心與入息共入內部,則(心於內部)將成為如被息所擊或如充滿脂肪相似;如果他的心與出息共同出外,則心將散亂於外面的種種所緣。只於的)所之處(即鼻孔)而置念修習者,而得(安般念業處的)修習成就。所以說:“之息,僅如前述的方法快快而數”          
相(鼻端)與出息及入息,不是一心的所緣,
不知其三法,不得(安般)的修習。
相與出息及入息,不是一心的所緣,
若知此三法,便得(安般的)修習。
覺音《清淨道論》 2009 修訂提交印刷版  第八 說隨念業處品(九)安般念 P.313-314(279-280)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尋思散亂之念多,以數息觀對治之。言數息者,即數自己之鼻息,揀風喘氣,但數鼻中微微若存若亡之進出息,從一至十。由十復一,數入不數出,數出不數入,如是綿綿密密,心依於息,息依於心,別無他緣,唯隨於息,記數分明,如是即將心中之尋求思慮,悉滅無餘,故云不分別也。《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智顗大師 正修行第六

天台宗所立的六種禪觀,即數息門、隨息門、止門、觀門、還門、淨門。前三門屬定,後三門屬慧。()數息門,數息(從一至十)攝心。()隨息門,隨息之出入而不計其數。()止門,心止而諸禪自發。
詳細原文於《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三》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CBETA電子佛典2014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7]T--46No.1916]
==================================================
《瑜伽師地論》: “….名阿那波那念所緣。當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出息亦二。何等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入息者。謂出息無間內門風轉乃至[5]臍處。中間入息者。謂入息滅已乃至出息未生。於其中間在停息處。暫時相似微細風起。是名中間入息。如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當知亦爾摘自《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二 [0430a14]
==================================================
緬甸孫倫大師(Sunlun Gu-Kyaung Sayadaw U Kawi禪修的第一部份是進行強力而快速的呼吸。首先由吸氣開始,當空氣與鼻孔末端或上唇接觸時,它將會被覺察到,禪修者須敏銳地用心注意(專注)著這觸覺。要警覺地保持著專注觸覺,同時要大力、堅定和快速地繼續呼吸。強而有力且急促的呼吸能摒退外界的嘈雜聲,幫助控制心意,很快地清除障礙(尤指五蓋),迅速地建立定力,使禪修者得以應付稍後可能生起的不適意感覺。
強力而快速的呼吸,可使吸入和呼出的空氣跟鼻孔末端、上唇一帶接觸時有更大的磨擦力。要專心留意著這呼吸時的觸覺。
孫倫大師說:「當空氣接觸鼻孔末端或上唇時,你將會覺察到它。要專注於這個覺察。」不要讓任何一個接觸經過而失去覺察,要覺察到每一個接觸。
=================================================
奧修(Osho) --- 混亂式呼吸: “…. 我所謂的混亂式呼吸是沒有任何韻律的、深的,快的、和用力的呼吸,只是吸進和呼出,儘可能用力的、深深的、強烈地把氣吸進和呼出,…. 這個混亂式的呼吸是要在你的壓抑系統裡造成混亂…. 摘自《靜心冥想》第一部分 靜心的動力學 三、「混亂的」靜心 P.61

奧修(Osho) --- “濕婆(Shiva)說:「發光的東西,這種經驗可以在呼吸之間出現,在吸進以後,在呼出以前——這是個恩賜。」
一個人將氣吸入,然後有一個點,呼吸停止了,然後呼出去,當氣呼出去時,然後再有一會兒,或是一個片刻的一小部份,呼吸停止了,然後又吸進。…. 兩者間的空隙是非常短暫的時間,但是敏銳的、密切的觀察和注意會使你感覺到那個空隙。…. 你能知道氣的呼出,你能知道氣的吸入,但你從來不曾知道兩者間的空隙。
“….首先,是覺知氣的吸入,觀照它,忘掉一切:只是觀照氣的吸入——那個過程。當氣碰觸到你的鼻孔,在那兒感覺它,然後讓氣進入,讓氣完全有意識地進入,當你隨著氣一直進入,進入,不要離開氣,不要跑到前面,也不要落在後面,只是隨它一起進入。記住這點:不要跑到前面,也不要像影子一樣落在後面,要與它同步。《靜心觀照》第三部份:靜心技巧  7. 呼吸--靜心的橋樑 觀照呼吸中的空隙 P.162-163
==================================================
《莊子》內篇 大宗師古文原文:“….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
白話譯文:古時候的“真人”,他睡覺時不做夢,他醒來時不憂愁,他吃東西時不求甘美,他呼吸時氣息深沉。“真人”呼吸憑藉的是著地的腳根,而一般人呼吸則靠的只是喉嚨。
==================================================
修「止」能夠發展出專注的能力,反過來說,專注的能力亦是修「止」必須的,他們互為因果的增長。對於初修「止」的人,最普遍的階段是要對治昏沈(睏倦)、掉舉(思想對一些並非專注內容有關的事十分有興趣地不斷追尋下去) 散亂(浮躁、思想散溜走,通常散亂是自知的,不過自己卻控制不了) 。每每要經歷一段頗長的日子,反反覆覆地修習,大概有一天坐至身心生起輕安,再破近分禪至初禪之後,如果一直維持修習,那麼以後每次坐下觀入出息,就能夠有把握擺脫昏沈、掉舉和散亂的困擾。而對治該等困擾的方法,詳列於我們禪修班的《禪修簡介 (3) 感恩的重要》 講義中,現在不再贅述了。

    這裡提供一個從實踐得來的方法,在觀入出息修「止」的過程當中,過到昏沈、掉舉或散亂生起,分散了專注力,可利用《禪修簡介 (3) 感恩的重要》 講義中第5項觀想佛像的更深入研究。首先是去了解佛像,這裡說的並不是整體,因為實踐得到的體驗,證明觀整體效月不如觀「手印」,觀「手印」可以比較快速轉換和印象更清晰,例如觀彌勒菩薩的手印,左手是「說法印」(拇指與中指[或食指、無名指]相捻,其餘各指自然舒散)。右手為「與願印」(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表示佛菩薩能給與眾生願望滿足,使眾生所祈求之願都能實現之意)。唯一要留意的,是平常空閒時,要多觀想菩薩雙手的手印,以求熟習。於觀入出息修「止」的程當中,過到昏沈、掉舉或散亂的情況將生未生,或此等生起後被覺知道,即轉向觀菩薩的手印,可先觀左或右手,細緻再細緻,然後另一隻,最後是左右齊觀,然後返回去觀入出息修「止」。以上簡單概述過去我所知道有關「入出息念」與「止」的資料。

為什麼觀佛像的手印還比觀整經或臉部容易?
原因是就算同樣是一佛,他的尊像或畫像都有可能因地區習慣而有異,在我們腦海的印象中,很可能同時出現幾個相似但不一樣的象,手印卻是差不多肯定的,例如彌勒菩薩的雙手結印,左手必是「說法印」,右手定為「與願印」。
而且,佛像整體的姿態比手印複雜,距離又比手印遠了一點(以眼觀像),因為修習者需要在一剎那間轉換心所緣的方向,差不多是不作出什麼考慮便即轉向,亦有可能在未達到近分或初禪前的階段,要來回多次的轉向,所以,印象較深刻及簡單的手印,更適合觀入出息修「止」時,對治昏沈、掉舉或散亂的情況。

手印有什麼特別意義?
人與人的溝通,最主要利用言語。如果環境沒法利用言語的話,那麼身體的姿態便成為代替的工具。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員乃至任何表演者,除了音聲和演技的訓練外,便是用身體的部分尤其是雙手去表達及加強當時的感情,能夠充分發揮手部的動作,能大大增加觀眾對演員角色所表達的深廣度,任何表演者乃至演講的人也是一樣。換句話說,雙手可以增強表達某種使他人感受到的能量,於是手印亦用作莊嚴佛像,而事實上,諸佛說法時必然會利用雙手的動作去增加表意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