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4日 星期三

《逆緣和恐懼》

(20190725及20190726有補充)
        逆緣就是碰到不順利的事,可以解為厄運,不愜意乃至苦的生起,亦是絕大部分人不想遇到的,有些人一旦想起來腦海中即浮現恐懼。見他人遇到災難,一方面生起同情之感受,更增加自己內心的恐慌。所以首先要明白逆緣恐懼有關係,恐懼又搭上

諸佛皆出人間
    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A23](《增一阿含經.等見品》)這是說:佛是人間的正覺者,不在天上。天上沒有覺者,有的是神、梵天、上帝、天主們與他的使者。釋尊是人,不是天上的上帝,也沒有冒充上帝的兒子與使者向人類說教。《佛法概論》印順長老。為什麼諸佛在人間成道,非由天上成仙再來呢?就算北傳乃至藏傳佛法,認為兩千多年前佛陀降生為王子,後來成道說法,只一場戲論,表面上則為世人所傳,於印度入胎為迦毗羅衛國釋伽族王子,然而法身仍於兜率至四禪的摩醯首羅密嚴報土定中,但之前歷劫修行的漫長過程,仍然是在人世間完成的,原因是人間有

人生最大的逆緣,是全然的順意
試設想如果你一生所遇到的事情,完全是依自己意願的順景,那麼立於世間的標準去衡量,是無可置疑的圓滿;但於修習出世間法來說,一期生命的光陰是平白地枉費了!原因除了是享用身體物質之外,什麼也欠奉。再者,累積了享受的習慣,增添了追求欲樂的習性,下一生要處理起來,更加困難。這樣表達,對於絕大多數並非真心去實踐出世法的人來說,是極之難於理解的。

恐懼一詞
此時此地,正在發生,或將會發生的事,很容易令人墮入恐懼的羅網。「恐懼」一詞,於文字語言的範疇,並不出現在所有南北傳佛法典籍有關心、心所法中。恐懼屬於心理的狀況,它的形成,包括許多不善心所的集起,例如必有涉及主要煩惱 「痴」(無明),許多時候更伴著「瞋」或「貪」,其餘是我見(我及我所)、惱、失念、散亂、不正知等等,唯以「我」及「我所」為中心。沒有「我」及「我所」,即透徹了知因緣(無我) 乃至於無我所擁有的一切,恐懼無從生起,但我們確實做不到,因為我們尚未入賢之道。如果沒有家人和財產,或兩者俱不在此地,那麼少有對於「我所」引起的恐懼,由於「我」自身而來的恐懼,雖是假有,但力量存在,不能說沒有。如果家人和財產一概立根此地,那麼我們在沒有能力去改變外來正在或將會發生的事、亦無可逃避之餘,必須從內與外兩方面先去思考怎樣的應對方法。

是非黑白
大略去考量,外在演變的局勢,是我們從各種資訊中所得到的,首先要用智慧去判斷世界是非因果,如果起先自己不去思惟事情主要的矛盾在哪兒?自己沒主意,只是從別人的口中,或別的「權威」人士那裡聽聞,你便會隨著強者在施設全盤計謀中,逐步令主流逆轉,難分青紅皂白的境地。正見的思考模式,全憑你自己對於智慧(不是聰明) 的運用,於是經過整件事的每一個場境環節之後,增長你對於運用智慧去分辨事相的能力。

內與外
除了對於外境的透晰,你是必須要盡自己的能力去處理目前及預計即將可能發生的事情,或許突變的事亦應計算在內。如家人持有不同的政見,如果能夠洞悉到並不能改變外在的環境,那麼最佳的辨法就是默然、觀心、保護自心,並自己以心去拆掉架於雙方之間的無形「籬笆」,同情對方,亦寬恕自己。其他可能陸續有千百樣以前從來未見未聞、或似乎好像發生在十萬九千里遠地方,令人覺得震撼的事,需要我們及自己的家人去面對,例如九月份因為社會不安所以兒女不能如期開課,各區有人互相廝殺、搶掠、縱火等等,最後的結果,必然會導致解放軍及其坦克部隊進駐「平亂」的藉口,即時實施一天半日的戒嚴宵禁令,翌日政府在解放軍協助之下,迅速控制全港各區,主流大部分民眾欣喜能重見和平安寧的日子,在夾道歡迎解放軍之餘,更斥罵之前挑起示威的頭頭,於是政府「順從民意」,大舉拘捕民主異見份子,入之以罪,此時大致事件告一段落,但從支那解放軍入城倒數到今天,日數的多少卻未可百分百肯定,最能夠估算的是本年的十月一日前。近日本地發生的事,支那共產絕對不會一再容忍,上述的情節與結局,於最近的將來,大有可能發生,如此種種事,都不可能不在計算之內。延伸了對於事態發展的最壞打算,於是我們可以積極從世間事相的角度去盡力而為了。對於外來要處理的事,我們所抱的正確態度,應該盡力,在當下去處理好那些事情,只此而己!不要加上自己的意見,去再想那些事的負面性質(盡量如此),這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另一方面,因為我們並非聖者,所以在外境紛擾的時刻,為著處理好自己本位角色責任事,可能不斷或間歇地會產生恐懼及忘失自心,那樣是十分正常的,不必怪責自己,但每一趟身心疲憊和煩惱稍過去,你的心必定會因為憶起平日自己所作的禪修功夫,而停下來思考,那個時候,可以深入看著恐懼的生滅來去();再看恐懼一直令自己不快的感受,也看感受的生滅來去();再透視了知那樣在自己心中的恐懼情緒是因何而生,如果是因眼耳觸及種種外境的場面而起,那麼觀察那一件事(選那時最令自己不安的) 去拆解它() 的因緣和無實在性(這個是否比較困難?如果當你去觀的時候,該事件經已過去,那表示它() 的虛妄及假有性) ,大致那樣,還是需要你自己去幫自己() 。當然,如果在恐懼生起的當下,就能夠把握它們的空隙而觀心,是最好的做法,但未來發生的事情,我們未必可以準確地預測每一個細節,於是一旦急起來要專於處理當務,之後當心稍為平靜下來再去進行內觀,也是適當的做法。觀心要點(當然最好平日也如此) ,如靜坐觀入出息,只作為「旁觀者」的觀照。

如果我們能從此等心理的基本出發點處找到它底根源,那麼在實踐內觀心的禪修法過程當中,專注的深入程度和廣泛面兩者皆更淸晰,反映在觀照的相同效應,更增上培育覺知自心的細緻能力。

苦難是必然及必需的
恐懼一樣,是伴隨生命必然附有的產物。愚蠢的人們,會在感受到恐懼(苦)的過程中叫苦連天,於是苦不堪言!世間智的人,從來想盡辦法去逃避苦的迫逼;稍微有點出世智慧的人,當經歷恐懼(苦)之後,回過頭來去看,會從中體驗出世間事的虛妄性;經過禪修訓練,而又知道正確方向,會把所學到的融入日常生活中,這一類人,現在李sir再次提醒大家:以苦為良藥,以魔為伴侶,以逆緣為順,以死為歸途念死(並非叫你去自毀,是「念」)!若抱必死之心,那麼世間一切無有,自己的恐懼定會減至最低,再利用恐懼與苦難的過程,不斷從中學習!這個是難能可貴的機遇,千萬不可放過!在外間愈多亂迫、在愈多苦厄的時刻、在心中愈多情緒生起的當下,更是自己省悟自心的好時機!就算你在那種極其惱亂的情況下不能觀心自省,但如果你是真禪修者,過後亦必有覺悟。除非你忘掉本心!或者基於平日對禪修的不解和誤解?

生命如殘蠋
空中閃搖曳
欲知本來事
芯火兩相忘

恐懼」的面目
恐懼,我們既躲不開,又不願被它控制,那我們該如何與它相處呢?

我們可以試着換一種方式來看待恐懼。既然恐懼與我們的身體、心靈和社會經歷息息相關,是每個人在不同階段必須要面對的,那麼從某種意義上講,恐懼也是我們人生的催化劑。就如同孩提時爬樹一樣,第一次站在樹下向上仰望總會莫名地產生恐懼,而一旦爬到樹上,原有的恐懼立刻會被征服所帶來的成就感所替代,每個人的成長階段都有着不同的關卡和障礙,但經過學習和適應,一旦戰勝了這一階段的恐懼,我們的人生便會向前邁進一步,我們的境界也會上升一層。

另一方面,由於恐懼感的消除必須靠自我的提升來獲得,因此,我們大可不必恥於自己的恐懼。如果我們能用「無畏」的態度來觀察恐懼,可以看得出它的雙重面孔:因為心懷畏懼,我們積極活躍迎戰。因為害怕不已,我們麻痹癱瘓。危難當頭,恐懼往往是一個信號或警告,激勵我們打敗它接收害怕的訊息並克服它,可以讓你成長、成熟。如果你逃避,就會停滯不前。所以,請從今天起讓我們伸出雙手,安心接納恐懼,告訴它,我知道你在,謝謝你的一路相伴。以上一段摘錄自〔每日頭條〕

恐懼除了與上述第四段所說,與諸不善心所有直接關係外,它對曾經感受過的人所產生的關係,是有很分明的經驗比較性。我居住的和鄰近的屋苑,住著多位現役甲組巴西籍的足球員及其家庭成員,我認識當中幾位,中文名字譯為 "安達"   (Aender Naves Mesquita) 的與我最熟落,他已取得香港身份証,亦表明會放棄其本有的巴西籍護照,依他和太太看來,香港普遍的社會情況,遠遠比巴西當地安全和穩定。再來一個比喻,經過當年越南戰火洗禮的人,經過伊拉克戰爭、阿富汗、南斯拉夫、蘇丹、敍利亞等戰火蹂躪地區的人,如果今天把他們放在7/21晚元朗西站事件中,對著手持什麼木棍藤支水喉通打人的所謂「暴徒黑社會」,以他們來說算是什麼呢?

從上述的引子,帶出來的訊息,是要告訴大家,恐懼有其本身的經驗比較性,如果有人遇到恐懼時只懂得害怕,那麼過後他可以得到的,只可能是克服未來的恐懼(如果後來的程度不及之前的) ,但有智慧的人,會更懂得把握機遇,在恐懼中不斷學習,這是共與不共之處。(20190725補充)

讀畢上述的內容,比較深入了解恐懼和苦難的關係,那麼,你會覺得若見他人受著恐懼之苦(其他苦同),自己慈悲憐憫之心,應該是放於他人「受苦」為重點?或因為他人在受苦的當下,不懂得如何去「珍惜和利用苦去學習」?我想,大有可能你會覺得是兩者都有,但如果你問我,許多年前開始,我已轉移那個重點,最多只把百分之十的憐憫心放在「受苦」。為什麼呢?再詳細思考所有上述的內容,如果生命中的苦是「必需」和「無可避免」的,則例如每朝早上起來不久,便發覺渾身不適,整日如是,是否也應該天天去自我可憐一番?最要緊的下一個步驟,是不是去求醫呀!還有什麼可行的解決方法?我在那個身體狀況下掙扎了差不多四十年,所以深入了解苦的程度,可能不比一般人少?任何與我們共行的苦,都可以成為自己的伴侶和善知識,只是要你知道可以怎麼樣去善待它們,及放下那種負面的心理情緒,經歷之後,自己的心當會轉化為更柔軟和堅韌。這個問題你們要仔細思考,日後自己受苦或見他人受苦,抉擇那個思路,修習禪修者,必須自己去找尋最適合自己的路途,並耕作個人成長的田地,絕無依我或任何人見解的必要。(20190726補充)

感恩於災難苦厄與恐懼
順境是一點能力都不可以用來考驗你所修習的佛法禪修,唯有在經歷災難苦厄與恐懼當中,才可以真正檢視禪修的功夫和價值。學習禪修的人,會感恩於生命中一切所遇到的因緣事,尤其是災難苦厄與恐懼,如果能了解它們,它們是在提供一個平台,訴說給你了解世間因緣的實相,能夠從災難苦厄與恐懼等事情走出來的人,增長了如實知世間因緣的智慧,並且會對曾受過的苦難感恩無盡,進而削弱再削弱了在未來追尋事事順緣愜意的欲望,這是趣入逆流初果之途,期願大家好好地把握。
南傳《中部28經》.[象足跡喻經] :「凡見緣起者則見法;凡見法者則見緣起。
北傳《中阿含經》卷73 舍梨子相應品〉:「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
(CBETA, T01, no. 26, p. 467, a9-10)
《佛說大乘稻𦼮經》卷1:「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
(CBETA, T16, no. 712, p. 823, b28-29)

最後,因為7/27元朗可能有示威遊行,又不知那時會發生什麼事,更未知那些事將會後續伸延至怎樣的情況,因此趕緊在這裡,憑自己過往的經驗,向各位提點一下,希望你們能得到一點參考的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