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

    2003年夏天紐約的一個炎夏天傍晚,在布碌崙東27街家夾U大道的街口雜貨店,買了半邊當紅的西瓜,正在排隊付錢之際,後面一位打扮斯文,樣貌十分瀟灑的人,指一下自己的購物車中也同樣有半邊西瓜,微笑著用英()語向我說道,大概的意思是:「你覺得這些西瓜的果肉是不是過分的紅?」我們之間打開了話盒匣之後,一直交談,知道他是猶太人,名叫Matthew,從外州到紐約布碌崙探望母親,並且在附近Nostrand Avenue猶太中心教南傳佛教的禪修靜坐!沒寫錯,是猶太教中心教猶太人修習南傳佛教的禪修靜坐!我們邊行邊講,意猶未盡,大家坐在雜貨店旁的長櫈上繼續暢語,隨後二人齊聲唸誦 《法句經》雙子偈,似乎有「他鄉遇故」的感覺,真奇妙,買半邊西瓜也可以結識到同道人,猶太人對於真理的追求,真的了不起!猶太中心竟然可以接受南傳佛教的禪修靜坐?!唸誦之後,可能Matthew知道我是中國人,便從口袋中掏出一本英譯版的老子《道德經》,並掀開書來請問我的內容,哦!老子《道德經》?我家裡是有一本藏於書柜內,但很少有的,可叫作翻看過幾章,不求甚解了了,看他拿著的英譯本《道德經》,書紙的內外摺縐殘舊程度去猜度,想必終日研學,人家猶太人對古華夏的道理如此崇拜,相比之下,自己真的十分慚愧。

    今天20190923如常到附近商場酒樓午膳用餐,同檯一男一女上了年紀的人,高談不滿本地年輕人近日在示威(暴亂) 中的舉措,認為 不愛國的香港年輕人,叛逆自己的國家 破壞公物無德這裡香港是中國[共產] 的地方,不應該向外國求助,不滿大可離開香港 現在祖國[共產] 繁榮偉大 “[暴徒] 無法無天 那些曱甴[貶稱]**全都是抵打抵死的 最好解放(共產)香港等等,二人說味相投契,談得十分入神,久不久稍望我一眼,我低頭似笑非笑,外表只顧弄著自己的手機,沒有絲毫眼神的回應。

**參考20170601一篇題為《綽號、粗俗話、流行語、吉慶語、紋身與佩帶飾物的潛在意義》的文章。必須要牢記一件事,當稱呼流入 貶低他人(或任何物件)的綽號或別稱時,頭腦的意識便下降至非理性的層面,以世俗之含意即為 下流!所以,常常遇到的問題是,如果正在與自己談話的人,忽然講到層次下流,對於某些人事物作無意義的眨稱(實際上是某個程度上的詛咒),第一緊記的是不要附和隨說(隨口附和一遍就跟著對方落入下流的層面),二是立即轉向去觀察自心不致被影響,心不因無意義的下流言語而動搖。你要設想,有人在你面前詛咒第三者,說話的人意識必然趨向下流,而他很可能正在盼望你的同聲答覆去附和他。你聽到他的音聲意義,如果你附和或跟隨,他同時亦是詛咒了你,何解?因你自己的意識,也大有可能忽然不自覺地,隨之墮入沒有意義的下流層面。如果你善於警覺和觀心,這樣的談話圈套是很容易覺察得到。不多閒聊閒話、三思而語、避免談及他人私事、不去隨便附和他人的話語及每一剎那當下觀照自心,是有效的 免疫方法。
順便要提一下,愈是下流層次的人,愈會把外在的人事物加上貶義的稱號,因為他們的內心沒有更高尚的情操,然而,一旦落入那個範圍,人的意識便會愈來愈墮落於沒有意義的下流。

    起初我嘗試有興趣地去閱讀他們二人交談所用的詞彙、語氣及內心,究竟他們除了想對方知道,自己也同持無異的意見,憎惡那些年輕人(暴徒) 之外,內容的理據及深入探討事情前因後果有什麼見解?可是除了侮辱謾罵詛咒之能事外,完全沒有!但以他們的舉止語言動靜去猜度兩人的知性,這是十分可理解。把意識的方向一轉**,所有六入處收來的言語資訊,全是因緣所生之法,音聲只是音聲罷了……再轉一轉向,如果我不懂他們的語言,或許自己是一只鳥類(或其他動物) ,不知道他們的四片抖動的嘴唇,實在弄些什麼歌曲?試過上述三個轉向(大約十五分鐘),覺得相當有趣,原來可以用那麼多樣不同的心理態度去看待自己不先設偏見的觸境。最後,我嘗試投進他們的心態去設想他們兩者口說的內容,在他們的角度去想那些事情,都是沒有半點錯誤的,難得一次認同他們的觀點,這頓午飯額外的收獲,令我在有意無意中得到把禪修融入日常生活的機遇。

**𥚃所說的「意識轉向」,是完全擺脫執著過去的去轉向,就算過去舊有存在著的觀點是如何「正確」(自以為),在這個帶著故有觀點的心理態況,仍是一種帶著無明知見,試圖去迎接新概念的執著。所以,欲要達到用完全清新的意識轉向,去更新自己的概念,必須百分之百放下前一剎那舊有的殘餘部分,投入如同白紙般的心理態度。之後首先是接納了新的資訊,然後從自己曾學到佛法的內容去印證,並且不要完全拋棄所有相違的見解,因為在某個真理的層面,可能要回過頭來去檢拾那些曾經被視為對立的概念,例如以下談到「聯想」,那似乎是對立面的概念在心裡會產生多角度思惟的平衡狀態。日後對於堪破一分 二元對立的分別性,從否定所否定的,不執對錯的層面上,那種能接受並不執取任何極端的心態,亦將提供相當放下偏見的協調力。至於死抱自認為不可易改故有觀點的人,根本對於禪修一事,只能樂樂於一切自以為是的頑固中。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錄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 第六章,意思是:「不要認為佛法就是佛法,也不要認為佛法不是佛法。因為這個緣故,我經常說,你們這些比丘,知道我講的佛法,就像渡河的船一樣。佛法都應該舍棄,何況不是佛法呢?」對於《金剛經》的這一段文字,台灣亦佛亦道亦儒的已故南懷謹**及他的追隨者解釋得不俗,且有比喻。 這個   http://book853.com/  的網站,收納很多宗教哲理的著作,有暇可往閱讀。
**南懷謹的一類,雖說是儒釋道三者合流之說,然其所說的佛法,皆以後期支那一派的「如來藏」(人皆有佛性)為主要思想,而且,在他的著作中,顯然把佛家 佛性” (能夠成佛的因性) 儒家“天人合一”、道家“與道同體” 、還有西方“符合自然規律”因性等齊。
**在這一篇文章裡,我覺得有一段文字最令發人深省,摘下大家欣賞:

佛祖說法很有意思,講了半天,要這樣,要那樣,不要這樣,不要那樣,講到最後,一總推翻: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那么他是不是講了半天廢話?也不盡然。他講過了,在聽眾心裏產生感應了,跟沒講過肯定不一樣。這個道理,好比洗澡,先得往身上抹香皂,塗沐浴乳,還要使些勁搓一搓。搓完了,又得把沐浴乳之類用水洗淨,最後連水都擦幹。雖然往身上塗的抹的最後什么也沒留下,也不能說白忙了半天。如果覺得香皂、沐浴乳什么的都是好東西,價格還很貴,舍不得擦掉,那么它們反而變成了身上的汙垢。所謂“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好比是說,沐浴乳都得洗掉,何況是汙垢?
  所以,佛祖把所講的全部推翻了,卻讓聽眾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禮,跟沒講過是大不一樣的
  不過,佛法確實太玄奧了,越琢磨越琢磨不透。要是這么容易搞懂,滿世界都是活佛了。雖然搞不懂,還是得琢磨,因為搞懂一點,就有一點妙味,就有一點受用。打個比方,佛法就像一座須彌山,都是金子鑄的。你想把它全搬回家,恐怕不可能。花了很多心思,只要掰下一小塊,也是好的。
  佛祖曾用渡船比喻佛法,對這個比喻,南懷瑾大師的理解是:“你既然過了河就上岸嘛!過了河還把船背起來走嗎?沒有這樣笨的人。佛說:我的說法,都是方便,都是過河用的船,你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這種理解當然也有道理,只要過了河,到了“彼岸”,也就是說,成了佛,哪用得著把渡船背在身上。

有現在佛學禪修班的學員向我表示,每次在講座開始後半小時左右的時間,才能進入專注於聆聽的狀態,回想90年代在慈航淨院佛學班的一段日子,每一次出席,自己也遇到相同的情況,在師父開始講後的半小時,才能真正進入聆聽的狀態,那正好是一個意識「層次」的問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經久慣習於在一個描述生活需要的普通語言及概念層面(比較輕鬆而不在意、不專注),一旦要把腦子的思考層,從普通層面轉型(提升)到道理(哲理)的層次,需要一個適應的轉移過程,而那個過程,除非經過長久的鍛練 (禪定至初禪近分仍未可以,入初禪開始漸可,進入二襌穩可,無明有分心暫且不擔任操控前台意識的角色,於是心的極度專注力可令意識即時轉向,並且在進入二禪以後,毋須轉向地全方位專注),通常必須透過意識的轉向,而意識轉向不同的層次,一般人是需要時間去達成。所以,當我主持講座,每一次開始時,大多數先以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或活動去喚醒大家,令聽者從普通意識層面轉換到聆聽哲理的當下,得到一個好像「緩衝區」過程的舒適感,亦即有助於往後數小時的聆聽效果。至於專注,是配合提升意識層以外的另一回事,專注與年紀、健康、精神狀態、興趣、環境和講者的表達能力都有關。而我身為講座的主持人,所能做到的,唯有在講解內容之同時,留意學員的神情態度,大約講過了半小時,或眼見兩三人表現出多少疲態,即時給予小休機會(或講一些題外的笑談)

對於禪修,一是運用實踐檢討,必須要把所從語言文字中學到的融合生活。二是把融入生活的概念和觀念,以聯想的方式,連結到過去及現在所觸,這樣的做法,如果正如上述所形容的,先前並未執於似乎是在對立面的見解,那麼聯想的廣闊面自然不會是單向尋求,用文字去比喻,起初是1+1=2,漸進的通達是1+2=32+2=4。這個例子就正如上述我在午餐檯上聽到鄰座客人的談話,之後聯想起往日自己在初階佛學班聆聽的專注情記,再連到主持禪修講座的表達方式,把三者聯繫起來,因素皆是「緣起」,如果刪減了多少「反應」(無明) 的阻礙,則當了解到從某一個層次轉移到另一個的過程,當中是可以大大縮減轉向的時間。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金山神學版是在第六十九章的錯簡六及七),約解 聖人的道,是為了世人,而不與世人相爭。道家是 一神泛生” (一神是一因[本體],並非指如耶教上帝之創造者)學說的,怎樣以最簡明的文字去解釋 泛生呢?例如明白了佛家所說的萬法 緣生(萬物由條件和合之假有,但始終無說明第一因為何?因為教法以目前修行為主要實踐,追究第一因並非當務之急也),也知道基督神教的 創生說(萬物由上帝所創造),那麼,「」是一個無名無形無相的始基本體,自然世界由此流出,「」並且是養育天地萬物的母體泛生說是認為萬物從「道」(本體)流出,而並非由「道」創造萬物。流出是有自那𥚃生出來的意思,是父母與兒女的關係,然後「道」養育萬物。創造者與被創造者是主人與僕人的關係,賞罰的權柄由創造者所操縱,所以 流出 創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和論述,道家既稱為「道」或「神」,基督新舊教只稱為「神」,不稱為「道」,實則二而一,所分別者,前者的道家作為「本體」,後者基督教則是人格化的「神」。

聯想除了廣闊面,還有深入的見解,深入就是1A+1B乃至1A+2B等等, A B 是從之前從似乎是對立面概念裡拾回的見解,把它們加入聯想中,成為深入思考,所以1A+1B的答案,因為加入了 A B 對立不定的因素,於是得出來的結果都不會是決定的,這是漸次擴闊深入,更新自己對於事物觀點的提議。關鍵在於,在聯想的過程中,永遠延續於「如實反映緣起」及「不涉貪瞋的回應」,一旦背離「緣起」法則及牽涉到無明痴想的「反應」,結果就會是愈走愈偏的全盤失敗。由紐約布碌崙的猶太朋友問及老子的道家,及聞餐桌上隔鄰二人的談話,至憶起在講座中講者與聆聽者的互動,然後深入地了解到,如果想令聽者更明白自己的言語內容,務必使其意識轉換到某一個相同的層面。再者,遇人說理的機緣也十分重要,這一點在中國古代的禪宗個案最常描述,同樣一句說話,看準天地人三方面的環境,即待各樣條件都差不多去到,可以令那一句充分發揮其效用的時候才說出來,那是憑動心開口說者怎樣去掌握;在欠缺條件時說話,大多數是浪費;在不適當的環境開口說,那怕換來辱罵,或給他人揍打一頓也未可料。基督教的《新約聖經》也有差不多的告誡:「7:6[hb5] 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他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 [馬太福音第七章六節] 上述是1A+1B=2AB的例子。三四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聯想,開拓禪修融於生活中的概念,如果一開始便執於佛法 緣生說而道家為 ”() 之不合,抗拒了閱讀《老子道德經》的機會,那樣的聯想未必能夠成效。

    近代興說禪修,但禪修對於某些不善、不想、無暇去思考、習慣大意或抱執不肯放的人,修習是難有成效,其實說清楚就是,在未進入修習禪修之前,前行是要了解自己,並積極去破除上述的習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